时间:2006.6.10全天。昨晚就住在张岭的三峡酒楼,早上我不到4点醒来,赶紧去叫他们,却发现芦之洲看了一夜的世界杯,根本没有睡觉。4点半天已经亮了,我们分装好昨晚准备好的食品,驾上机船不到5点就来到了钓点。
钓点:练鱼沟。共有2层夹沟梯田,上面那一层已经没有水了,下面这一层最深处也没有4米深了。我在沟北,他们在沟南,但相距并不远,言行举动都清清楚楚。去年,比这个水位稍低,我们曾经在这里疯狂过。今年在这条沟里死守,也是为了找到去年的感觉。
钓友:芦之洲、古印、我
天气:预报是晴,36度气温,西北风4级左右,但大水面最大风力不下6级。10点左右起风,一直刮到将近晚上7点。练鱼沟也不太背风。天上没有一丝云彩,但伞下的我们却是利利飒飒、凉凉快快、舒舒服服,没有出一滴汗,早上甚至还有些冷呢。
水情:开始我钓3.5米深,芦之洲他俩钓2米多。一天内水位下降了60多公分。浪大,不好看浮标。
鱼情:鲫鱼2-4两,鲤鱼上钩不多,不大。
垂钓有效时间长度:5:00-19:30
饵料:根据个人习惯,自制面饵。我用的是颗粒饲料 蜂蜜 芝麻酱 鲫鱼散,芦之洲用的是蓝鲫 918,古印也是面饵,但比较杂,我和芦之洲的饵他都用过,但他用蚯蚓还可以,面饵用不住,关键是不会调浮标。
窝料:颗粒饲料、酒米。不过我没有用这些,直接是诱钓合一。
钓法:台钓,搓饵底钓
钓况:
我开始在水面的东北角,那是去年的最经典的钓位,一到那里,我就十分自信地修好钓位,伸开现成调好的3.6、4.5钓竿,先用昨天剩下的饵料开钓了,心想去年的感觉马上那个就要找到了,不曾想深一标浅一标怎么都找不准底,还时不时地挂钩呢,没有多久,3.6就挂钩切了主线。天大亮后站在高处用偏光镜一看,妈妈呀,底下都是一根根指头粗的草棒竖着,不挂钩才怪呢!...
趁太阳还没有照到钓位,我又到西面20米处查看地形,有一处也是去年的经典钓位但还没到水位不好坐人。先拿来4.5试试底,试了5-6次,浮标都是一般高,想着就是这里了。我收竿、换地方早就练成了神手,不到10分钟,换位结束,虽然坐得很勉强。水深3.5米,我先只用了4.5竿,细尾“风之灵动”调9钓2,不到20分,第一条鲫鱼出水。这时,他俩还在辛辛苦苦找地方下竿,也是在找去年的感觉。
10点前,风平浪静,浮标顿口明显,往往顿半目就能飞鱼出水。10点起风后,麻烦紧跟着就来了。抛不到位,挂钩,提空竿过猛钩线上树,抛到位了却发现底却忽高忽低,风浪中根本看不到顿口。水底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挂钩,有4次都是从8字环那里脱了线,铅坠、8字环、子线、双钩连赔4付,飞线上树6次,搞的快把周围的树丛(干死的树枝)剪完了。后来我在连接8字环时,故意留长了一点多余的线头才解决了脱线的问题。以前曾遇到比这还大的风浪都应付自如,今天不知道是怎么了。简直是心乱如麻!
为了抗风浪,我反复调整浮标,调4钓4,调0钓2,底坠跑线,全都试验过,就是找不到稳定的鱼口。曾经怀疑是饵料问题,后来坚决地否定了。一直折腾到7点左右,风浪渐渐地稳定下来,调9钓2,找顿口,才一条接一条地找到了感觉。
芦之洲那里今天简直爽歪歪了!开始他找不到那个隐藏在水下树丛中的钓点,也是断线贴钩无数,我在他的对面,根据我的回忆,从我的角度给以纠正后,他才找到正确位置。12点开始到天黑,那里几乎没有停止上鱼。但稍大的提不上来,因为正确钓点是水下树丛之间的缝隙,鱼稍大,不能直飞就会挂树断线。他是4.5调5钓2,抓送标。我就纳闷,为什么我调4钓4,调0钓2都不送标呢?
古印用面饵野钓不多,掌握不住浮标,钓获不多,但他那根挂商品泡玉米的6.3长竿却中了2条约半斤的大鲫鱼。可喜的是在他不上鱼到处闲逛时在上面的梯田里发现了一处小水洼,竟然在里面捉到2条3两多的嘎鱼,还有3斤多虾,收获出人意料。他说,那水里几乎全是虾了,随便一抓一把,他抓了3斤多,里面还有好多,他不想抓了。他离开后我们发现那里去了好多喜鹊,没多久再去看,喜鹊把剩下的虾全吃完了。
鱼获:芦之洲96条鲫鱼,20多斤;我获鲫鱼33条;古印不到10条,但有2条半斤的鲫鱼。
分析:1、芦之洲之所以赢,不是赢在饵料上,而是在钓位上,这是我们的共识。
2、想不到落水时鱼也疯狂,可能是天气(温度、风、水中含氧)非常适宜鱼类摄食,弥补了落水对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