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事情,这几日回到老家巩义市。那里有一条黄河较大的支流伊洛河,这几年通过治理污染,河里的鱼渐渐的多起来。要回老家了,爱好钓鱼的我,心里已经惦记着了这条河。
在动身之前,将钓鱼的装备简化了一下,带回了老家。待事情办完,当天的下午就到离家三公里的伊洛河看水情选钓位。到了河边只见河水涨的很大,河宽约一百米,水色很黄。因为上游下了一场大雨,致使河水陡涨。心想既然来了,就要试一试。查看了许多地方,找了一个钓位。在一个钓位钓了一个多小时不见动静,以为是钓位不好就又换了个钓位,结果一个多小时还是无动静。
询问亲友,言到:“涨河无鱼,落河鱼。水色黄,不好钓!”原来如此。
第二天下午又去,又看了几个钓位,找一自认较好的钓位下钩。结果整个下午,无论是用蚯蚓或是用商品饵,都毫无动静,真是让人既不得解又可恼。
第三天不服气的我再次前往,而且是上午八点就赶到,准备钓上一天,看看究竟如何?这天水落了近二十公分,水色也逐渐变青。在查看的钓位中,找了一个较为理想的位置下钩。然而一个上午过去了不见动静,各种饵料全用了,下午依然如故。下午我的亲戚也来钓了,也是不吃钩,他也感到不可思议。这真是沉重的打击!我开始怀疑的我的钓鱼水平和技能。沮丧的我就要离开老家了,这让我对伊洛河感到神秘又不服输!
失败就要找到失败的经验!通过了解、分析这几日钓不到鱼的原因有二个:由于涨河,水色黄,不好钓,这是这条河的规律;五月初河南的中部水温刚刚升高,很凉的雨水注入使得河水突然变凉,鱼难于适应。这证明了不仅仅是生水塘不好钓,生水河也同样不好钓!这可能是黄淮流域春季和春夏之交的一个规律。不知钓友们信不信,实践的验证让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