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难忘城边的小河(五)洪水退后好钓鱼

中华剧院2014-09-11 02:10:37

  磨楼以下到中医院后面,“城边小河”被分成了两条河,被分割的中间形成了“孤岛”。上面是一片沙枣树林、芦苇丛和水草丰茂的草地、大大小小的水坑。关于这些水坑的来历,好像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们取土、采垡(以前的人们在野草地上挖出砖一样大小的土坯,晾干后。作修围墙用)后形成的。小河的两岸草地上都有这样常年形成的水坑。听说在70年初,城附近的生产队,还将“孤岛”上沙枣树林中的一个大水坑,挖成鱼塘养鱼,后荒弃。这样的环境里,那儿曾经是钓鱼人的乐园。

  每年清明一过,水草返青,杨柳吐蕊,苇笋冒芽,大小鱼儿在泉眼中、苇塘里、小河内来回窜梭不息;时到端午,芦苇荡荡,沙枣花飘香,到处莺歌燕舞,人们踏青来此,采粽叶,觅枣花,以过端午瑞节……

  一场大雨之后,洪水泛滥,将泉眼、苇塘、鱼池、水坑、草地、树林,淹成一片汪洋(鱼池废弃也是这个原因吧)。雨过天晴,洪水退去后,正是钓鱼的好时候。

  记得92年6月的一天,也是雨过天晴。一大早,我和钓友祁朝辉、张乃明3人来到小河边,洪水刚退,草地泥泞。眼前的景象,让我们目瞪口呆,草地上,河边上都是拧报成团的泥鳅团,几十条、上百条的报成一团,翻滚、扭曲……到处是鱼跃扑嗵的声音。我们三人来到中医院后墙外的一个坑里,这是我们的老钓位了。坑中长满水草,坑的中央生长着一大丛芦苇、菖蒲等挺杆水生植物。尽管我们都知道,河边到处的坑里都有鱼,但这个坑里的鱼最多,个也大。因为这个坑是河流改道形成,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很深,常有大鱼藏在其中,等待下次洪水的泛滥,以逃到河中。我们三人各自找好钓位,以酒泡小米为诱饵,红蚯蚓为钓饵,每人一根7.2米长的玻璃纤维手竿。长竿短线,传统钓组:三米长的鱼线的一端拴上双钩(无锡绿波318鱼钩),保险丝锤扁,裹在下钩上端3公分处,赛璐珞小号筒漂。1米多深的水线。我的钓点在坑中央菖蒲和水草的中间,是碗口大的一个草窝,我用打窝器将山奈丁香酒泡的小米打入窝中,做好鱼窝,试试水深在1.2米左右,垂直将钩下到窝里,不多时,浮漂被轻轻送起,我一抖手腕,一条大鲫(大约有400克),被我钓起。此时,对面的张乃明钓到了一条一斤左右的草鱼,而小祁,早已是‘鱼儿满仓’,鱼护里已有不少鲫鱼,只是个体小点。正在我偷看钓友们的战况之时,忽见我的浮漂上下抖动不停,我毫不犹豫,扬竿起鱼,原来是一条黄色的大泥鳅。在竿上扭个不停,鱼线缠身,我费了老劲才将他从鱼钩上摘下。这时。只见我的鱼窝附近,水草起伏,水草下一条大鱼正游向芦苇丛中,将芦苇轻轻向两边分开。我不禁叫出口,“好大的一条鱼!!!!!!”。小祁告诉我,这坑里有好几条大鱼,估计在每条都在3、4斤左右,但从不咬钩。有一次大鱼不小心挂到了钩上,因为我们用的都是鲫鱼小钩,坑内水草密布,根本拉不出来,最后只是挂下一个大鳞片……我们只得望大鱼而兴叹!!!!!!!

  那个坑也无法下网,所以网捕根本不可能,要到如今,早被电鱼人捕个精光了。

  那天的垂钓小祁在数量上领先,张乃明,在个体上居上。而我,最不行,只钓到了四、五斤鱼。不过,品种却很齐全,鲫、鲤、草、面鱼、泥鳅。样样都有。

  接下来的日子,河水一天比一天小。我们每天下午下班后,都到河边坑里钓几个小时。后来坑里的鱼已不好钓了。

  一天中午,大约1点多钟,骄阳似火。同事小田来喊我去河边钓鱼,本想离上班只有一个钟头,不打算去了,但架不住小田的忽悠和钓鱼的诱惑还是跟他去了。骑车5分钟就到了河边,看到日益枯小的河水,河中水草塌在河底,我的信心不是很大。既然来了,还是扬竿钓鱼吧!小田比我有经验,选了一处较深处下钩,大约60公分,我怕挂钩,选了一处明水,一下钩就是泥鳅,间或上条小鲫鱼,一条接着一条,一会儿就五六十条,钓了放,放了钓,刚放的泥鳅又有上钩的,嘴上还流着血,我都不忍心再钓下去了。回头看看旁边的小田,蹲在河边,戴个很大的草帽,几乎遮盖了大半个后背,一手握着鱼竿,一手抽着香烟,两眼盯着河中间、水草缝中的那一点点红红的浮漂头,忽然间,见他起身扬竿,一条大鱼被钓上来。开始我们都认为是一条鲤鱼。摘钩一看,原来是一条罕见的大鲫鱼(在我们当地来说),回家称后,是一斤三两。

  那天的大鲫鱼被路过的人看到,以前不屑到这小河钓鱼的钓友们,从那以后,都在夏秋的黄昏来小河边垂钓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