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日这天上午,成都小郑准时到绵阳。我们是多年的同事加好友,好几年没见面了,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兴趣,一会儿我们就自然接触到正题。小郑对钓鱼是热情蛮高,但无奈时间不如我多,因此经验与玩法自然没我的多了。这次来绵阳,一是叙旧,二是垂钓。趁空闲时间,也就进行了短时间的集训。:)好几年不见,这家伙还成了地道的彩票迷,随时不忘记揣摩,研究彩票。可贺的是前几天刚中了大奖,得了1000元!:)
按照事先开具的清单,开始将各种装备装入包中。一些必备的配件、香精就直接从货架上下架备用。入夜,外国语学院的小刘老师老到我这里,相互介绍认识后,聊了下一些注意的事情与装备。根据小刘老师的情况,我们把时间改变了下,定于3日早晨出发。4日上午结束。就这样,我们几个没夜钓过的钓友组建了本次征途的队伍。按照垂钓的资力与经验,当然是我最久也最高,义不容辞的肩任了团队的领头人。
5.3日临晨4.30,与小郑进餐后,便告别了睡梦中的妻女,踏上了本次具有挑战的征途。在这个季节里,已进入初夏,气温一般在25-30度左右。清晨的空气特别凉爽,清新,借着两旁的路灯,沿途的宽大车道与绿化带令小郑赞叹不已。过了磨家就进入了郊区的农村。一路上的快速疾驰,很快就到了河边镇,拐弯就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道路。沿途已有不少早起的农民,我们每到一个叉路口,都得停车问路。翻过了钓友们常说的“穿心店”,果然陡峭,几乎是从山下开始全是上坡。好不容易翻过山顶,接着便是崎岖不平,凹凸狰狞的机耕道,摩托车栽着我们自己和工具,同样经受着最大的考验。小心翼翼的放着车下坡,不敢松动刹车。这一段不长的路程,竟耗去了半小时有余。但没料到我们一路放下山去,错过了开始准备垂钓的3号或4号沟。直接来到了水库的坝头(2号沟)。如果返回去,将是上坡面临狰狞的山路,商量后,干脆就在2号沟安营扎寨了。
找到一户农家,主人姓江,热情的招呼我们。我们谈妥了饮食等问题,便卸下了各自的装备,来到了水库的边上。这是一个有7个沟的大型水库。依山而建,从地理上讲,横跨绵阳与德阳两地。面对着这如画的原野景色,我们先合影留恋。接着便铺开了战场。我们选择了面向坝头的位置,背靠的是半山的坟地。由于同来的小郑、小刘对弹杆,海杆都不熟悉,也就只有我自己摆弄了。二人找了个位置便玩起了手杆。手杆窝料以农欢泡米做引子,103饲料为主。弹杆则以药麦子作饵。这里的鱼真如钓友的介绍,很容易聚拢。不一会,小郑就开张得鱼,十足的土鲫鱼。
而我这边足足花费了半个多小时,才把弹杆、海杆搞定。8:30分,小刘的新弹杆顺利开张,一尾1斤左右的小草鱼入护,第一次跟我到野外垂钓的他,喜得乐开了花。
开张倒是很顺利,接下来的一天却是郁闷之极。按海杆、弹杆的响动频率讲,蛮好的,也让人心动。却不再有份量的鱼上钩,上钩也是一些白条或空钩。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三个手杆,一直上鱼,虽说白条也多,但总比无鱼上钩的强。好磨呆磨到了傍晚,让我开始怀疑位置的问题了,靠近我们的几个钓友也是对着坝头下钓,一天下来,也无什么收获。就象下到了水缸,风平浪静。
我仔细的看了我们的位置,才发觉我们左边的水域就是被淹没的农田,并且明显的较之坝头位置鱼的活动迹象要多。并且仔细回想下,左边的水域下钩后,往往是挂上的是腐烂的稻草等,而目前的位置却是淤泥物较多。连忙趁天未黑之前,把荧光棒安顿好,并将阵地转移到淹没的农田位置,希望能有新的突破。
天慢慢的黑了下来。整个水库的2号沟只有我们在了。小刘老婆来了。我们搭起了帐篷,准备了一些干材,一天的垂钓就这样度过了,只钓得了一些白条与土生鲫鱼,连鲤鱼的影子都不曾见到。希望能在夜里出现吗。连自己都没谱了。
(由于没来得及写了,先上传这些图文,争取明天全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