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暮春时节,滇南处于温暖而祥和的气氛之中,碧水清波,鱼翔浅底,草长莺飞,大自然一派生机蓬勃……此刻我们踏上了游钓的快乐之旅——
1
凌晨3点半,我们一行4人匆忙往肚里倒下些面条便闯入黑奇奇的夜幕中,驾驶员潘树祥驾着一辆大蓬车载着我以及卢庭柱、代永祯,向百多公里外的也兔湖进发,此番目的,是要与此湖中的大鱼们谋面一次。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我们仅能每年夏季前到此游钓一二次,所以每次都怀揣着一颗强烈的搏大鱼心,并且多有意料之中的满足——哪怕断线或脱钩,也能大过中鱼之瘾!
也兔湖隐藏于崇山峻岭之中,是一座二百来亩大的天然湖泊,千百年永不干涸的湖水,养育了世代的野生鱼类,成为边关钓鱼人热爱和向往的钓场。该湖由于地处偏僻,环保尚处于良好状态,因此鱼资源较为丰富,个体普遍大,用手竿近岸钓,七八斤大的常可中钩,不时有一二十斤的断线而去,由于其是完全的生态鱼类,中钩后的力道是十分强劲的,非常的过瘾。在当代自然水域鱼资源锐减,连小鱼也难钓,大鱼更难钓的情况下,也兔湖不谛为一处钓鱼人的“世外桃源”之地。
游钓的心情是飞越的。经过长途拨涉,当黎明时分,我们来到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广南县境内西南部山区中的也兔湖畔,自去年5月初来过,今又见此碧水,大家飞也似地朝着心仪的钓点而去。
2
山区的阳光滑过山巅泻满湖面,一片霞光耀眼,也使人温暖极了。一大早就有这样的温度,我有些担心是个大热天,联想昨晚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说是今日气温13度~31度,如此大的温差,着实叫人对鱼的活动产生疑虑(后来潘钓友对我说,当天水很凉,鱼可能不爱咬钩,果然这天的结果是4人都没有鱼获)。不过,在钓鱼人中也有“天大热鱼大咬的说法”,上鱼不上鱼,谁也不能断定,关键看个人的技术发挥了。
因不到春栽时节,湖水很满,潘到一处约2米的浅滩做了几个窝,代在潘的右翼50米处一块巨石上扎下营地,做手竿窝又支海竿,卢去得最远,在湖的西南角,距停车的地方有20分钟的路程,我则在代和卢的中间,该处四处礁石错落,是一个犬牙状的石屿,人都是蹲在半岛上钓鱼,蹲位下便是三四米深的深坎,是操作较为艰难的复杂钓位,不是老手是不敢贸然一试的。以前我曾多次在此断线跑了大鱼,所以每次来都以此为主阵地,撒下大窝,以诱大鱼来咬。当一切按意志做完后,我便提竿返回到停车的路坎下,这一带水有深有浅,我想借上午天气凉爽时,鱼爱靠近岸浅水觅食的机会,先拉它几条养着晚上有清汤鱼可吃,因为这一带是人们生活的常洗涮区,二三斤的大鱼甚至更大的鱼也会来此游弋,并且吃食很快。我很快做了四个窝子,稍做休息后便下了竿,但几个窝轮钓了一遍,除了有刺嘴佬碰钩外,全无大鱼咬钩的迹象,观察窝中也倒不时有较大的气泡涌出,分析是有鲤鱼在水底活动,但任你如何调整钓法和饵料,就是不见张口。别说人充满了智慧,就拿这水中精灵没治,叫你见得着,摸不到。眼看已到午时,如赶集一般跑了几趟窝,这鱼们就仿佛约好似的缄口不食,我无奈之中只有“提前行动”了,提着钓具来到3里外的大山脚早先做窝的深水处,这本来为明天准备的预备窝,能否为我带来鱼讯?我倒没了信心,不过“有效无效责任尽到”罢了。经询问他们3人也“尽在不言中”,似乎谁也没有带来好运。
接下来天气更显炎热,风势很弱,空气沉闷极了,但无丝毫要下雨的意思。在这半岛上仍是无半点鱼讯,相继撒过几次诱饵,只有小杂鱼不时闹钩,由于头晚睡得少的缘故,头被晒得昏胀,眼皮老撑不开,几乎瞌睡了失身跌下水,我猛一惊醒,意识到危险性,见身后有一大石缝能容二三人,便钻入进去靠着石头闭目养神并昏昏欲睡过去……挨至下午4点,当阳光偏西,暑气稍退时,人的精神才略有提起,我又提竿钓了起来。这时来了一伙娃儿,几年来我到这儿垂钓,他们都会到湖边与我玩耍,都是叫得出名字的,一年见一面,不觉中已快成少年了,都围着我要钩线,自然都一一打发,便在山屿间猴爬似的嘻闹起来。钓鱼我是不忌讳热闹的,因为人的喧哗声在空气中传播几乎对水底之鱼无影响。已是4点半,起了点风,水面轻波漾起,我换上新饵下竿,但落点偏向了左边,因长期无鱼讯也不想重投,不想才过了1分钟,就见漂尖往下落,我马上扬竿传来重力,并随着竿的扬高而上浮起来,但水底之鱼是不愿见天的,它在中层就掉头往深水猛冲,我仗着钓具粗牢,硬撑着竿不让它把竿尖拉直,果然它虽拼命下蹿就是掙不断,如此反复3次,一条硕长的草鱼浮出水面,至少有10余千克大,几个娃儿顿时欢呼起来。我正想着今晚有清汤鱼吃了……说时迟那时快,手中的竿力突然消失,使见竿尖复平,再瞧水面大鱼却依然躺着,至少呆了3秒钟,这眨眼的一刻我脑一发热,几乎要扑上去按住这行将得而复失的大鱼,但终被理智克制……
傍晚时分,我们都成了空军司令,在离窝时我一古脑把酒糟和一包饿鱼精统统倾倒于窝里,反正要回家也无心情带走了。来到车边大伙一合计,钓得好累约,走人得了。便都爬上了发动的车正欲一走了之,村里一小伙在车门说了句“你们今天撒了窝明天保准吃。”我们一想是呀,大老远跑来连鱼毛都未得一根就走也是心有不甘,好歹再守一天。他3个又下了车提着诱饵闯入黄昏里做窝去了。
一夜山风轻呼,入眠农家木楼,人感觉清凉爽快极了,这彻夜的凉风把白天的万般暑气荡尽,我们都思量着明天会是鱼动的好气象了。
3
一觉醒来,这天恰好正是清明节令日,果然天气清爽极了,起床后卢郑重地对我们说,“昨夜我算了一掛,今早要到8点才能去钓鱼,否则钓运不佳。”卢是易经爱好者,所测之事十有八九沾边,信其有也未尝不可。潘吃过早歺到湖边一摸水,欢快地叫了起来,原来水是温热的,大凡钓鱼人都懂这个规律:当早上我们摸水有温感时,这说明当天的气温和水温很接近,即使到了中午前后最高温时,也不会与水温形成较大的温差,而鱼是变温动物,较小的温差使鱼处于一种很活跃的状态,活动觅食十分积极,自然对钓鱼人十分有利了。而如果一早摸水很凉甚至有冰冷感,那说明这天将是个大热天,越到午时气温比水温更高,也必然形成更高的温差,鱼在这种环境中其生理机能是一时难以适应的,因此往往出现鱼在较长时间内食口不佳的现象,4日这天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我仍来到半岛间的钓鱼台,兴冲冲地在一3.6米深的窝里投下第一竿,时间正好是8点过5分。这是个多云的日子,不见太阳露脸,又轻拂着凉风,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想必水底鱼们也在感受着人们同样的舒畅吧!睱想是惬意的,鱼讯是快捷的。才过2分钟,一个轻松的闷漂在微澜中传递得十分的清晰,我已把竿在手,眼到手到,一个中力上扬,已知大鱼在钩,几经奔突来回牵引,很顺利地徒手(未带抄网)抓上一条2千克的大鲤,一瞧是个年青“小伙”,难怪很有几分冲劲呢!这处钓点我每次来都必到此一钓,多有大鱼中钩断线,也知道大凡一早就上鱼的这天,多会有良好效果,故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的欢快的。又等了一二十分钟仍不来鱼讯,我便撒了诱饵提竿翻过石屿去右边另一4.2米深的窝下竿,仅等了10来分钟,又来了闷漂,竿起鱼中,只见鱼奔突往暗礁底处钻去,我马上大力扯竿,仅2个回合鱼使领到脚下,任它翻几下使没了劲,又被双手擒入网中,这原来是位“久藏深闺弱女子”,再看表才9.15分,照这个上鱼的速度,今个儿我可要锦鳞盈兜了。稍等不食我使续饵换窝,这是增加上鱼机会的最佳战术,我是多年屡试不爽的。
当10点我又回到3.6米窝时,便有了一种“这鱼不就是信手拈来”的轻松感觉,因为凭直觉,这一竿下去又有可能中条更大的家伙。湖面几乎水波不兴,我的那支长40厘米的狼王台漂露出3格,十分的醒目,就只见漂尖正十分缓慢而不停顿地往上顶起来,初一见这漂讯我很陌生,既不像鲤又不像鲫,更不会是草鱼,但已来不及去追究了,当顶出了4格时,我已耐不性情,猛力扬起了竿,给人的感觉是中了条不大的鲤鱼,正要松懈遛意,水底之物一掉头向右侧的深水区蹿去,其猛劲真犹“势如破竹”,我急速用双手紧握竿柄并使竿竖成约70度角,鱼第一冲已把竿尖拉进了水面,因此次是为大鱼而来,所以钩是9号伊势尼的隼钩,主线是拉力为9.5千克的3.5号金百利纯碳线,口线也是耐力9千克的金百利金刚星1号蜘蛛线,连接环则是狼王最新品种,竿子是光威鲤竿,总之是一套货真价实的上乘钓组,便成功地化解了蹿逃。容不得多想,第二回合又发起,更是如泰山压顶般,我已铁了心,全拜托钓具了。一切竟遂了心愿,后来的五六次冲逃,都在强劲的竿线上失败。卢钓友提着相机穿山道过来拍拍地按下快门,一场精彩的人鱼大战定格在山水之间;代钓友从300米外手持抄网跌撞着跑过来了,但我已把大家伙制服,死一般躺倒脚下。大家望着大鱼都大感惊讶:这是条啥子鱼?包括尾鳍在内所有鳍都是粉红色的,那嘴唇略往下勾,又硬又厚,口幅很小,那钩子已吸入四五厘米深,难怪掙不脱,体色腹部银灰,鳞呈金红略暗,就体形看流线型,很像草鱼,从中钩后的逃蹿力度比较,是常见淡水鱼之最,耐劲也是最长的,此鱼从中钩到入网用了20分钟——原来它就是一条大野鲮,我们这地方极少见过和钓过的鱼种。该鱼偶在市场上出售,食之味美,其价格是当地鲤草的1倍以上,连也兔村的人都没有见过如此之大的鲮鱼。
4
山区里的太阳终于在11点多现出了柔和的光芒,和协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美好的景象也总是接踵而至。 2个小时后的12.40分,仍在这个窝里,当一名叫杨伟的男娃来跟我要鱼线、我爬上礁石正取给他时,始终未离开漂子的眼睛瞧见漂子先是抽出了2格复又下落半格,我扔下线板刷地跳到竿边操竿就提,水下竟像挂了个兜了水的塑料袋似的,晃悠悠不冲不撞地跟了上来,从经验上我已知道中了条怀籽的硕大之鲤,果然随着竿的上举鱼已来到上层,可见到身影了,哇!好大的鱼,我施展把鱼放在上层遛的技法,只一去二来三回首,鱼就翻了身,这时小杨伟从卢处拿来抄网,几次抄不住,我叫小杨伟把网摆在水边,等我把鱼遛得无气了才顺势拉进了网。这是条大腹便便的雌鲤,遛鱼仅耗去5分钟时间,事后弹簧枰一称4.2千克。
1点20分,我涉水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