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误闯马蜂窝遭蛰 备用红花油解危

日本人才爱大清2014-09-11 01:41:32

  在我的钓鱼包里有个小药包,里面备了一些常用药,如治感冒的“盖克”、治腹泻的“弗拜酸”、防中暑的“人丹”、治扭伤的“伤湿解痛膏”、治划伤的“创口贴”、治蛇咬伤的“季德胜蛇药”和治蚊虫叮咬的等,这些药都是我当医生的太太给出张罗的,并常换常新,用她的唠叨话说就是:有备无患。在这些药里“红花油”用的最多,夏秋季的傍晚在河塘边常遭花蚊子叮咬;其次是“创口贴”,钩伤了手,树枝划破了皮,都得用它;“弗拜酸”用过一次;“伤湿解痛膏”用过好几次,但不是贴在我的身上,而是缠在了钓竿上,竿折了,用“伤湿解痛膏”缠上对付着用;至于“季德胜蛇药”,不但没用过,多年来连毒蛇都未见到过,蛇已经被人吃得难觅踪迹了。这些药不一定都能起作用,但外出野钓不能不备,否则一旦出事,不但钓不成鱼,而且极有可能危害健康和生命。前年暑假,我遭遇马蜂窝,若不是备有“红花油”,后果就难预料了。

  那天,我一人去“友谊河”钓鱼,之所以一人去,是因为其他钓友没有暑假。天有些闷,不上鱼,在老钓点钓到中午只上了几条小鲫鱼,看来没戏,只好另觅钓点。我骑车沿河堤向南,河堤的两侧长满了杉树和灌木丛。我边走边向左右张望,向左看是找“友谊河”的钓点,向右看是希望能看到田野里有可钓的河塘。“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我看到河堤右侧有一口塘,塘里长了不少的水草,看来有鱼。我下车,抽出钓竿,把诱饵瓶装入口袋,准备到塘边看看,可是堤坡上的灌木和杂草长得密密匝匝,难以下去,前后找了找,也没有下去的路,看来只有一个方法:钻。于是找了一处相对稀疏的地方,又打量一番四周,见没啥危险,就用左手和右手上的钓竿拨开树枝,用高靴趟开或踩倒小树丛和杂草,往下钻。钻了一多半,发现身边有几只马蜂飞来飞去,立即停下来往高大的杉树上和周围的树枝上反复查看,没有看见马蜂窝,于是放心地继续往下钻。突然,我抓树枝的左手食指一阵剧痛,不由地一下缩了回来,还没有来得及看,左腿内侧靠膝盖处又是一阵火烧似的剧痛,空着的左手下意识的扑打了过去,眼睛也跟着看过去:啊!一只马蜂!我抬头时,身边已有十多只马蜂在飞舞,再向前一看,我的头皮都炸了:三、四米处的灌木丛中,赫然有一只篮球般大的马蜂窝,我在劫难逃了!我一动也不敢动的盯着马蜂窝,众多的马蜂在马蜂窝旁飞舞,好象还没有被惊动,于是我一边盯着马蜂窝,一边悄悄地、慢慢地往上退,谢天谢地!终于退到了堤上。这时才感到左腿发胀,被蛰处火烧火撩地疼,赶紧脱下长裤查看,被蛰处有一个眼,向外冒着血,四周红肿起好大一块,摸上去滚烫,再看左手食指,肿得象个胡萝卜,但疼得稍轻些。我单脚跳到自行车旁,从包里拿出小药包,取出“红花油”,一屁股坐到地上,连忙将“红花油”倒在两处伤口上涂抹,过了一会儿,又用“红花油”搽抹一次。休息了个把小时后,觉得好了些,这才起来收拾收拾,慢慢地骑车回家。说来也怪神的,到了家也就不太疼了,“红花油”的功效确实不凡,只是腿上的伤口,老不收口,半个多月后才好利索。

  那次遭马蜂蛰的教训是:马蜂窝不仅能在高处树枝上,也有可能在低矮的灌木丛中,钓友们钻树丛时一定要小心!经验是:各种药品,有备无患。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