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钓友在垂钓时,都是窝料抛投在何处,就以其为钓点进行垂钓。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这种诱、钓同窝的钓法,往往钓获的鱼个头较小,钓绩欠佳。有时打窝,花了很多诱饵,还没钓到鱼。其实,采取喂近钓远,诱钓分离的办法,有时却能有意外的收获。
有句钓鱼的俗话:“喂近钓远,鱼篓装满”。在黑坑,钓鱼爱好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鱼基本上都被钓猾,久经风险,鱼类也变聪明了。
大鱼(鲫鱼、鲤鱼、草鱼等)老奸巨猾,停滞在窝点外等待时机,一般都不轻易入窝觅食,担心被擒。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有小杂鱼胆大,没经啥风雨,则贸然进窝抢食。
农村人都知道,当农民在场地上晒麦子时,鸡去吃麦子只吃边上的,很少有跑到场中间去吃的。其实鱼类也有这种习性。
根据一些垂钓高手实践的探索,大鱼一般都在窝子周围游弋觅食,待小鱼儿品尝离开后,看没有风险才入窝,停一会儿又离开窝点,故有“小鱼惊慌逃,大鱼快来到”之说。
因此,在垂钓时以钓点为圆心,在半径一米的远处(前方、左、右、近岸),即窝子周围都会有鱼上钩,离窝点越远,鱼会越大。
“钓鱼钓窝外,大鱼上钩快。”采取诱近钓远法进行垂钓,会不会有意外收获呢?钓友们不妨一试。
楼主说的不错,大鱼一般都压窝外口,但真正的原因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