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对王胜所说下顿动作产生原因的补充

冬晴2014-09-11 01:08:03

  文章来源:陆军

  钓鱼之家说明:该文章整理自钓鱼之家历史文库,因为数据转换原因,作者可能不符,特此说明。

  对王胜所说下顿动作产生原因的补充

  周春泉钓友的文章观点在我们这个友好的大家庭里引起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

  我以为许多直观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一些是不需要非亲眼见过、或者是非亲手做过实验证明才是绝对的真理。

  就周春泉同志和发表评论的各位讲的下顿现象产生的原因,我敢打保票:他们各位肯定都没有亲自潜到现场水底;一只眼睛看到周春泉同志说的那条鲫鱼是怎么吃食、并且同时一只眼睛又爬出来看到浮漂是怎么“顿”的。

  我们钓鱼人聪明就聪明在能够逻辑判断、“举一反三”;言传身教是重要的,偷师也不是不行,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瞎琢磨”。说是“瞎琢磨”其实也并不瞎,也是一个推理方法。

  如果双饵到位——一饵到底、一饵悬浮的情况下,外露在水面的“目”,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它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可事实上,我们在岸上看的“外露目”是有许多变化;抖动、下顿、顶漂、黑漂等等。许多“漂相”产生的原因,钓友都是知道的,我只想在这儿把“下顿”动作产生的原因按我的理解补充一下。

  我同意王胜的观点。

  王胜说得对;别争了,只要浮漂水下的主线、子线、钩、坠任何部位受外力一动,就会产生下顿的动作(我理解并且放大了王胜的意思——没有取得王胜的同意)。

  我要补充的是:“外露目”以下的任何部分受到突然的外力作用,必然会产生“外露目”的反应,但这个力作用的方向不同,外露目的动作是不一样的;只要力的方向不是垂直向上,漂的动作必然会下顿!

  饵(我指的不是蚯蚓或者其他什么动物饵料)在水中是会慢慢融化的。台钓一般的情况下(水深1米5——2米间),对饵融化的要求是要在两分钟内基本化完,(残留部分不算),这个时候如果没有鱼的干扰,漂的表现一般会呈现慢慢上升的态势(除了真的狡猾的鱼算计我们而外)。水下钓组是垂直在水中的,影响漂目的外力在水下(水面以上不讨论)总的就是只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我在上面说了垂直向上的力的只能使漂产生“上”的动作,可是,有什么样鱼是在双饵基本到底的情况下、从下面抬头,并且一直向上吃饵、吃了就向上跑(游)的呀?

  台钓双钩的距离,小的是钩的1点5倍,大的有10公分,甚至更多!(所谓底、浮钓合一)在淡水钓中,除了浮钓和掠食性鱼类以外,向上垂直吃饵的鱼几乎没有!

  因此,我们可以同意王胜说的:只要有一个突然触动钓组水下任何部位的力量出现(无论是什么方向——垂直向上除外),“外露目”必然会产生下顿的动作。

  也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用量角器去量鱼是用什么“攻击角度”去吃食的,——事实上也没有人傻得(或者执着地)趴在水底去偷偷地量;再说啦,就算是真的有人愿意这么干,也先得问问鱼小姐同不同意呀!

  陆军

  2003年8月25日

  本文章相关历史评论如下:

  ------------------------------

  1、2003-8-27 19:20:35 左其坤 发表如下评论:

  投你一票,特别是王胜的那句话!

  ------------------------------

  2、2003-8-27 19:21:22 王胜 发表如下评论:

  你说的很对,我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没说清楚。

  ------------------------------

  3、2003-8-27 19:22:14 王胜 发表如下评论:

  老左,你是我的老朋友了。不要高抬我了。

  ------------------------------

  4、2003-8-27 20:56:11 王伟巍 发表如下评论:

  陆军的意见,包括王胜的意见,就是我的初衷。只是我与周钓友探讨的是鲫鱼吃下钩时,漂上的反映。他认为难以有漂相,我认为只要调漂好,也有下顿。再次感谢各位钓友!

  ------------------------------

  5、2003-8-27 22:06:33 三峡渔歌 发表如下评论:

  本人也是这种观点,只是在前述中稍加理论化了,使用了“支撑”和“平衡”两个概念。强调了地球引力的存在,任何对这一平衡的破坏,唯一结果就是----下顿。

  ------------------------------

  6、2003-8-28 8:14:58 会长 发表如下评论:

  鱼吃食是用嘴吸产生负压使食进口,这个过程也就是从一个管子口拽鱼钩,由于管子头的固定作用,只要漂调的合理,鱼吃口好,理论上无论鱼在那个方向吃食都是下顿。

  ------------------------------

  7、2003-8-28 9:43:35 华海 发表如下评论:

  讲的很有道理!

  ------------------------------

  8、2003-8-28 11:25:50 陈铁林 发表如下评论:

  不见得非得下顿吧?试想如果鱼是从上面吸食双钩中底下的那个钩,漂相就不会有下顿,只会上浮,我常遇见这种情况。

  ------------------------------

  9、2003-8-28 13:18:01 三峡渔歌 发表如下评论:

  看来陆军的任务还重的很!

  ------------------------------

  10、2003-8-28 13:19:12 三峡渔歌 发表如下评论:

  而我们海空军可以休息了!

  ------------------------------

  11、2003-8-28 13:27:03 周春泉 发表如下评论:

  谢谢陆军.道理是越辩越明的.但是从我们实际中鱼索饵下钩的第1口是很难观察得到的[大饵粒钓法中饵料刚入水的情况].

  ------------------------------

  12、2003-9-23 20:11:04 马小波 发表如下评论:

  我认为8楼的朋友如果你的漂相一直是上升的话肯定是调漂有问题.其实三峡渔歌讲到了,“……任何对这一平衡的破坏,唯一结果就是----下顿。”我同意这一观点,你忽略了水流对子线的阻力,也许吸食底钩造成的下顿幅度较小而且很快浮漂会上升,但下顿依然存在你说是不是呢?

  ------------------------------

  13、2003-10-15 1:34:49 wj 发表如下评论:

  未必:

  线组受力大多数要下顿 ,但如果鱼从下往上,拱台钓剩余浮力作用漂会上浮。

  ------------------------------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