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鱼是怎么被钓上来的

snakejian20082014-09-11 01:08:03

  文章来源:陆军

  钓鱼之家说明:该文章整理自钓鱼之家历史文库,因为数据转换原因,作者可能不符,特此说明。

  鱼和其他陆地上的动物不一样,鱼在水里是靠腮而不是靠鼻子呼吸的,而进入腮的含氧水要从嘴巴吸入,当水里的氧气严重不足的时候,鱼会浮到水面上,大口大口地象人在剧烈运动时用嘴巴帮助呼吸一样,这时,您想钓它是很困难的——除非您的鱼钩刚好凑到它的嘴上。

  我们人主要是用鼻子呼吸的,在鼻子忙不过来的时候,嘴才会来帮忙。人的嘴巴主要干的工作是说话骂人接吻吃东西。虽然,它有时也和鼻子一起偷偷摸摸干点“不务正业”的事;比如抽烟呀、吸毒呀什么的。可鱼的嘴巴干起活来就比人的嘴巴敬业!呼吸吃食全靠它,而且鱼的嘴巴比人的嘴巴要灵巧得多;鱼可以在呼吸的同时兼顾吃东西,人就不行。

  有时,我们在吃东西喝水的时候研究国家大事、或者讨论四个代表什么的,总有人因为边吃边喝边说边呼吸,经常会被食物噎住、被水呛住。人的食道和气管由咽喉一个什么机构(我忘了在人体构造上的名称)严格把关,对食物和空气进行分别疏导。人身上的器官分工太细,太专业,本来是生物进化的优点,但这个优点有时也带来了麻烦;一旦食物和空气跑到了它们不该去的地方,人就会出现咳嗽;胃涨气然后就放屁的现象。鱼就不会,我从来没有见过鱼咳嗽和放屁。

  鱼也有鼻子(严格讲是鼻孔——起码我到现在为止没有见过哪种鱼长有和人一模一样“真正的”鼻子),鱼的鼻子就比人的鼻子专职得多,鱼鼻子唯一的功能就是嗅觉——闻东西。在这一点上,比我们人要强。我们都有过切身的体会;当您感冒鼻子不通气的时候是最麻烦的;这时,您不但不能呼吸,您可能连红烧肉和大便的味道都分辨不出来。这时我们只好和鱼一样靠嘴巴呼吸,但绝对不能做到象鱼一般呼吸自如。

  鱼的嘴巴虽然“一物两用”,有着许多说不完的优点,但它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就是它们时刻会被人利用它的这个优点被我们钓上来!

  鱼的嘴巴由于要兼顾呼吸和吃食,所以一条鱼在孵化出来到死,一辈子它的嘴巴每时每刻必须不停地一张一合;鱼的嘴巴在张开的时候,由于有一个内外水压差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一个“负压作用”,水就被吸了进去了。除了“掠食性鱼类”外,我们在钓吸食性和滤食性鱼类的时候,一般都是利用了这个物理原理,尤其是在钓大头鱼(鲢鱼类)的时候特别明显!

  大头鱼是“滤食性鱼类”。您想,大头鱼的嘴巴多大呀!它的大嘴一张开所产生的负压比任何鱼都大,鱼钩很顺溜地自然就顺水被大头鱼吸了进去。这时浮漂的动作就是有规律的上下沉浮,这时候您提竿,鱼钩一定挂在大头鱼的嘴上!

  吸食性的鱼也差不多,鱼饵在水里雾化,以鱼钩为中心散发出“诱鱼”香味儿,那贪吃的鱼儿就过来了,吸着吸着就把鱼钩吸到嘴里去里了,它们自己以为捡了什么便宜,扭头就跑;有的向上——比如鲫鱼;有的向下——比如鲤鱼,这时,漂的反应就是“顶漂”或“黑漂”。所以钓鱼老手们虽然看不透水底,可他们却能从“漂相”上知道那看不见水里的是什么鱼在吃食。如果您的钩又大又重、或者鱼的嘴巴小,鱼嘴张开时产生的“负压”不足以使鱼钩、鱼饵被鱼吸进去、或者有小型掠食性小鱼在啄食的话,虽然您的浮漂上下左右乱动,一般是很难把鱼钓上来的。

  当然,掠食性的鱼吃食就不这么文雅,它们的吃相有点象狼,一旦发现猎物,瞄准了就突然一个大口吞下,就算一口吞不下去,也会咬住左右晃动把猎物撕开小块吞掉——象鲨鱼一样。

  传统钓和台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要在钓点上要形成一个“窝儿”。这个“窝儿”一旦形成,除了掠食性鱼类外,我们之所以能钓上来吸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的原因,都和它们的嘴巴张开时产生的负压有关系。也就是说,鱼嘴巴“一物两用”的优点这时就变成了它们的致命弱点了。

  有的“非目标鱼”被钓上来,其实是很冤枉的:有人想钓草鱼,明明用的是草鱼饵,可有时就钓上来福寿鱼;有人想钓鲫鱼,明明用的是鲫鱼饵,可有时偏偏大头又上了钩。于是,有的钓友就以为钓鱼用饵不一定要有针对性。其实,尤其在水里鱼的密度大、用钩、线细小的情况下,各种鱼汇集在“窝儿”里的时候,有些鱼是喜欢在“窝儿”里“凑热闹”的,——和我们人一样。它们自己不喜欢吃,却喜欢看别的鱼吃。它们边看热闹边呼吸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的呼吸”,就把鱼钩吸进嘴巴里了,于是就被钓上来了。可这并不等于这条鱼什么饵都吃呀!不想钓的鱼被钓上来的事,在使用爆炸钩的时候经常出现,这种“歪打正着”的现象,就与您当年想和邻居家的姐姐结婚,末了却娶了她妹妹的道理一样。

  以前我钓鱼用大钩、粗线——为的是怕线断鱼跑;搓饵也硬——为的是怕鱼饵在水里快速融化,钩上没食钓不到鱼。结果反而就是老钓不上来鱼。后来高手们告诉我:大部分鱼,尤其是吸食性鱼类,形象地说,它们吃食的方式倒是有点象我们用吸管吸可乐。因此,线不能粗——粗了阻力大;钩不能大——大了鱼吸不进去;饵不能硬——硬了在水中不化诱不到鱼。

  我瞎想:按照这个道理,如果鱼在岸上,我们在水里;它们用“可口可乐”当“人饵”,里面再藏着鱼钩;给我们一支吸管,没准鱼会把我们钓上来!

  幸亏我是不用吸管喝可乐的!

  陆

  本文章相关历史评论如下:

  ------------------------------

  1、2003-8-25 10:01:03 金山渔子 发表如下评论:

  文章写得通俗易懂,还略带幽默。挺好,喜欢!

  ------------------------------

  2、2003-8-25 11:50:27 Alan Young 发表如下评论:

  精品

  ------------------------------

  3、2003-8-25 12:04:10 李先生 发表如下评论:

  漂亮

  ------------------------------

  4、2003-8-25 12:09:35 左其坤 发表如下评论:

  我并不认为把“非目标鱼”钓上来是冤枉的,它们也不是来“凑热闹”的。总的来讲,鱼是杂食性动物,没有只吃一种饵的动物,区别只是宽与窄。

  一般的鱼的确是把食吸进嘴里的,所以线要细,钩要小。

  ------------------------------

  5、2003-8-25 15:47:00 songhumin 发表如下评论:

  脑线的软硬程度.长度.如何考虑?

  ------------------------------

  6、2003-8-25 18:31:28 阿滋猫 发表如下评论:

  好!

  ------------------------------

  7、2003-8-25 20:21:30 陆军 发表如下评论:

  SONGHUMIN 钓友:

  如果单从鱼的吸食角度看,当然在脑线容忍的情况下,尽量用细脑线为好;如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话,脑线相对粗、长,对方便鱼吸食时漂的灵敏有好处;我在广州麓湖见过一个日本人钓大头的脑线居然有60公分!脑线长,摆动的半径也长,自然摆动的幅度比短的大(也就是扇面的弧度大)。所谓线的硬软是和线的长短有关系的,一般说,越短越硬——或者换句话,越粗越硬;反过来想软的情况,也是一样。软硬和长度有一个辨证的关系。

  ------------------------------

  8、2003-8-25 20:24:16 陆军 发表如下评论:

  但是脑线长的话,容易打绞,(闹线细也有这个麻烦)——又及。

  ------------------------------

  9、2003-8-25 22:21:38 李清风 发表如下评论:

  好文章!

  ------------------------------

  10、2003-8-25 22:28:36 娃子 发表如下评论:

  各位老师:一般情况下,脑线应该多长。新手请教。谢谢

  ------------------------------

  11、2003-8-25 22:38:16 三峡渔歌 发表如下评论:

  陆军的水平绝不亚于海军和空军,包括二炮。

  ------------------------------

  12、2003-8-25 22:59:17 亚亚 发表如下评论:

  简明意赅 通俗易懂

  ------------------------------

  13、2003-8-25 23:02:05 娃子 发表如下评论:

  这的钓友真不够意思,谢了半天也没有人指教

  ------------------------------

  14、2003-8-25 23:33:30 左其坤 发表如下评论:

  唉,唉,唉,好娃子,不要生气嘛,我来告诉你。

  1、有规定脑线最长不得超过350毫米。

  2、台钓刚开始的时候,脑线长300毫米。

  3、现在很多人的脑线都是120-150毫米。

  4、我现在的脑线一般都在120毫米左右。

  有啥来问我,他们都比较忙,我闲。

  ------------------------------

  15、2003-8-26 8:02:24 朱启杰 发表如下评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知道鱼体构造习性,才能有效的对付它。写的很细,也很有新的见解。

  ------------------------------

  16、2003-8-26 9:38:14 缺席者 发表如下评论:

  受益匪浅~~谢谢~~!!!

  ------------------------------

  17、2003-8-26 10:29:54 小鹭 发表如下评论:

  非常好,谢谢!

  ------------------------------

  18、2003-8-26 12:18:04 江隆年 发表如下评论:

  我最近感觉脑线20几厘米的比10几厘米的容易中鱼,不知为什么?

  ------------------------------

  19、2003-8-26 14:48:12 bananas 发表如下评论:

  脑线长则相对要迟钝一些,鱼的警惕性也相对的低一些,吃口较好,自然比较容易中鱼,不过可能比短脑线会失去一些微弱的鱼讯。我也比较喜欢用较长的脑线来钓鱼。

  ------------------------------

  20、2003-8-26 17:57:42 会长 发表如下评论:

  我这今天怎么看不到新帖子?出什么问题了吗?

  ------------------------------

  21、2003-8-26 21:50:42 sadman 发表如下评论:

  很有见地

  ------------------------------

  22、2003-8-26 22:14:05 娃子 发表如下评论:

  谢谢左老师!

  ------------------------------

  23、2003-8-26 22:40:53 钓翁乐水 发表如下评论:

  陆军,老战友,我72年底入伍的,当时在云南,82年调江苏“国防科工委23基地”的。我得电邮是:钓翁@高手,希望联系。

  ------------------------------

  24、2003-8-27 18:21:16 Alan Young 发表如下评论:

  23楼,这个邮址好,在那儿申请的,俺也想要一个。

  ------------------------------

  25、2003-8-27 19:48:31 乐水 发表如下评论:

  渔友,中文邮是在3721上网助手申请的,免费。

  -----------------------------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