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陆军
钓鱼之家说明:该文章整理自钓鱼之家历史文库,因为数据转换原因,作者可能不符,特此说明。
鱼丝拉力是钓上来鱼重量的极限吗?
我们在渔具商店购买鱼丝的时候,在同样直径的鱼丝中都会选择拉力大的产品,有的店主为了说服购买者,往往“现场”表演:一般用若干重量的秤砣悬空以示鱼丝拉力。初学钓鱼的朋友往往以次作为钓大鱼重量的一个选择。
当然,我们一般会在同样的拉力中选择更细的鱼丝。在目前伪劣假冒产品充斥市场的目前,这种方法也只是一个直观、静态的选择。
我想对喜欢钓鱼又刚刚学钓的朋友们说;不是说您买的鱼丝包装上说明的拉力是多少就等于您可以在其极限范围中钓到的鱼的重量!
鱼在水中,水对鱼的浮力是鱼的体积排水的重量,由于鱼瞟(就是鱼肚子的气囊——俗称鱼泡)的作用,鱼在水中是悬浮状态,它的重量就是同体积的水的重量,和鱼在岸上的重量是不一致的,一般地说,大鱼的体积大,重量相对也就大。有人以为,有多大拉力的鱼丝才能钓多大的鱼。
不是的!鱼的重量不等于我们钓到鱼时鱼挣扎的拉力!
同样重量的鱼;不同的鱼种在上钩的时候其挣扎的拉力也是不同的;一条一斤重的中华鲮在水中的力量就比一斤重的鲤鱼要大,而同样重的鲤鱼,雄鱼的力量要比雌鱼的力量大;凡此种种……这是许多钓友的实践体会。
只要钓鱼的方法正确,选用的钓组科学,钓上来的鱼的重量是能够大大超过所用鱼丝承受的拉力;
杨明老师有一种说法;想用细线细钩钓到大鱼,就别把鱼弄疼了,鱼疼了反抗的力量就大。我问中大生物系的张教授(也是一个钓鱼迷)是否有道理?张教授说,鱼头部的神经丰富,鱼上钩时由于疼痛和受到惊吓会有本能的反应,其表现是与钓鱼人鱼竿相反的方向逃窜,绝不会乖乖地任你摆布。
但为什么有的人能用小拉力的鱼丝钓上来大重量的鱼呢?
各种鱼丝的拉力是不一样的;以“竹”为例:1号线的强力顶峰为2.5公斤;0.8号线的强力顶峰为2.05公斤,有人用这样的组合就能钓上4公斤的草鱼,而我在使用同样的钓组,在与鱼形成“拔河”状态的时候,半斤大小的中华鲮就能把子线拉断。
鱼在水中的拉力大于自身的重力,这是和鱼挣扎游动的速度有关,也就是能量的大小取决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同样是汽车,速度慢的时候碰撞同一物体和高速时的力量就相差极大;换了自行车来碰撞同一物体,结果就更不一样。钓鱼起杆时也是一个道理,起杆过猛,同样大小的鱼,鱼丝受到瞬间的作用力比稍慢拉时容易断。有次钓鱼,我不小心把钩挂到浮在水面上的一条树桩上,因为舍不得刚绑的钓组,只好绷紧鱼丝,小心翼翼地慢慢地往回拉,按说,可以承受2.5公斤的子线在平地上绝对无法拽动那根起码十多斤重的树桩,但由于树桩是在水上浮着的,只要水对树桩滑动的摩擦力小于鱼丝的拉力;小于鱼钩的折断力,我相信鱼丝就不会断,后来树桩果然被我拉了回来。一条没有动力的万吨巨轮可以被一条千吨甚至几百吨的拖轮拉动,也是这个道理。
既然大鱼在水中的拉力大于鱼丝的拉力,我们为什么又能把鱼钓上来呢?
我想可能是;鱼上钩挣扎的时候,除了鱼丝本身就有一定的弹性外,形成弯弓状的鱼竿富有极大的缓冲力,一根好的鱼竿在弯曲的时候,能有效地保护极细的鱼丝在水中不容易被大鱼拉断。但您要是把一条大鱼放在旱地上提提试试!非断钩断线断竿不可!如果在静水中,一条三十斤重的死鱼飘在水上,我想用0.8号甚至更小的鱼丝也能把它拉到岸边。但鱼与鱼丝、鱼竿呈拔河状时,鱼竿起不到弹性缓冲的作用,光靠鱼丝那点拉力弹性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失手绳,断线、断钩、跑鱼是必然的!
我喜欢钓鱼,就在于钓鱼的学问太大,每次钓罢都有新的体会,没有哪次是一模一样的经历。期望、失望、惊喜、上大鱼时之得意忘形、跑大鱼时之懊丧万千;我相信钓鱼人几乎都经历过。钓鱼涉及的知识面太广;春夏秋冬、天南地北、鱼类凡凡种种、钓技流派成千上万,一辈子也学不完,不是一顶“大师”的帽子就容得了的!
人是“学而时习之”而又“温故知新”的,钓鱼的技艺是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提高的,大师们原来也是“小师”,我想他们在开始时也是“瞎钓”,小平同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在钓鱼方面也不庸俗。
不知我的“砖头”能否可以引来“玉”?
请各位老师指教!
陆军2003 年8月4日
本文章相关历史评论如下:
------------------------------
1、2003-8-4 20:28:16 艾薇 发表如下评论:
非常精辟啊。支持你!!!!
------------------------------
2、2003-8-4 20:47:49 苏岩 发表如下评论:
好文章,人顶!不过钓鲤鱼时提竿该怎么掌握?我从来不敢用小号的子线,主要毛病出在提竿上。很苦恼,提轻了来不及,提重了用小号子线就切线,请各位高手指教。
------------------------------
3、2003-8-4 22:04:26 张援宇 发表如下评论:
文章写得长而不乱。你好,你是哪里的钓友?
------------------------------
4、2003-8-4 23:58:25 黎军 发表如下评论:
能自抒己见,很好很好!
------------------------------
5、2003-8-5 9:32:45 阿土仔 发表如下评论:
写得很全面,很好,送花一朵!
------------------------------
6、2003-8-5 9:55:22 华欣 发表如下评论:
不是砖头而是玉!
同意你的观点。不能单纯就钓线的规格去争论拉力,同一种钓线,同样重量的鱼,成功与失败就在于你的渔具的组合与溜鱼的方法。
------------------------------
7、2003-8-5 10:32:23 武郎 发表如下评论:
精辟!同意你和华欣的见地。四两拨千斤,而钓鱼要过的瘾,要享受的这是其中之一!很重的一!(因碰到大鱼的机会不多)
------------------------------
8、2003-8-10 7:52:32 zhaojian 发表如下评论:
钓线的拉力与鱼的重量完全是两码事。就像马拉车,马对车的拉力和马自身的重力能一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