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刘渔
钓鱼之家说明:该文章整理自钓鱼之家历史文库,因为数据转换原因,作者可能不符,特此说明。
22、饭粒防虾
有经验的钓者,都知道河虾对钓鱼的干扰,非常令人厌烦,除了你采用专门钓具、钓饵并备有相应的抄网,专门钓虾,否则你无法安心钓鱼。
一次,我到一个堰塘,水面相当于目前一般的养鱼池。看水情定有鲫鱼。忙即撒窝下钩垂钓。鱼饵用的是蚯蚓。下钩不久即有鱼咬钩,随即钓上提条约150克的鲫鱼。再下钩,很快又是一条。心中十分高兴。心想这会定会丰收。再下钩时,浮漂又动了起来,一见托漂,忙即提竿,却空空如也。再下钩时,浮漂忽上忽下,忽而横向移动,忽又全部托了上来。不管如何提竿,都不见鱼。我耐心适应,终于钓了一条小虾上来。以后,仍是这样乱动,非常烦人。我当时还带了米饭粒心想不如换饵试一试,于是去掉蚯蚓,换上饭粒。钩放下去十几分钟没有动静,我到借次机会清静一下。十几分钟后,富漂突然轻轻点了一下,随即慢慢拖了上来,一提鱼竿,钓上一条约300可的鲫鱼,再下竿,不久又钓了一条150克左右的上来。此后,每隔几分钟一条,再没有小虾捣乱。前后共钓20余条,心满意足的回家。用饭粒防虾钓鱼,以后在上海等处也获得同样效果。
23、一日一鱼
我在金刚坡时正在上大学,暑假是钓鱼的最好机会,寒假时那里虽然不结冰但气温偏低,鱼不大咬钩。我父亲特别喜欢吃鱼,但当时重庆鱼很少且贵,郊区更是这样。父亲想吃鱼,我喜欢钓鱼,虽是冬天,也决心试一试。
距我们住处约3公里处有一堰塘,里边鲫鱼教大,鲤鱼也有,热天较好钓,冬天则基本不咬钩。心想要钓就钓大一些的,即使碰上一条,也够老父一人吃一顿的。为此每天10来点钟做在池边,用酒泡的玉米粒当饵,虽然很少咬钩,但说也凑巧,连续数天,每次都能钓着1--2条,250-400克的鲫鱼或鲤鱼。回家家人连忙宰杀烹制,因此每天中午我父亲的餐桌面前都有一条他爱吃的鱼。他十分高兴,说:想不到现在冷天每天都能吃上鲜鱼。我听了既得意又安慰。
24、春钓嘉陵
我读的大学是在重庆北部的北碚,是当时的文化与旅游区。北碚镇有许多文化单位,学校隔嘉陵江与北碚相对。嘉陵江是长江支流之一,源于陕西省风县东北嘉陵谷。其南流经四川省南充市、合川县到重庆与长江汇合。全长1119公里,流域面积`15.978平方公里。
嘉陵江上游水流湍急,下游较为平缓,特别是枯水季节,春天和秋后,在我们所在的北碚一带,水流既缓,又碧绿喜人。我常寻找徊流有大岩石处垂钓,虽上鱼不快,但也常有收获,以鲫鱼为主。
一次,周日无事,携带鱼竿站在礁石上垂钓,鱼漂半天不动,我正无聊走神,四周了望,猛一回头,发现鱼漂径直钻入水内,急忙提竿,却纹丝不动,心想定是挂在石缝里,正在考虑如何办?鱼线却突然动了起来,我想者是鲤鱼打桩,但还未等我回味过来,鱼带着鱼线急向水深处游去,我忙握紧鱼竿,却无法控制,加之礁石湿滑,一下摔在石上,手一松,鱼竿被大鱼带走,我站起来时,鱼竿已被拖至10几米开外,很快没入水中,我正在无奈,却又发现鱼竿浮了上来,且向我站的方向游来,我喜出望外,急忙站到水边等待,那知它又变了方向,如此几经反复,鱼竿终于停在远处不动,等了多时再无动静,显然鱼已脱钩而去,我只得怏怏而回。
25、惊魂北温泉
北碚上游不远有重庆的著名景点---北温泉。风景秀丽,倚山傍水,且有天然温泉可以游泳、洗澡。
一次,我的姐丈趁假期来学校找我去该处旅游。他下午到来稍事休息我们便乘船出发。他与我一样也是钓迷。我们带着钓具、饵料同行。当晚我们住在北温泉的一家旅店,到温泉游泳池游泳,夜间睡的很好。
人家说山上堰塘很多,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满怀希望顺着山坡,爬了上去,找到好几个堰塘,但不是水放的所余不多,就是水色浑浊,经请教当地人,原来是缺水大都用于灌了稻田,有的是趁水少淘了鱼,故而很浑。我们只有继续找下去。忽然,发现了一个堰塘,水色很好。对面有一排平房,塘边有几棵小树,坑边有一些苇子,真是好的钓鱼环境。我们急忙选窝,试水深浅,撒窝,下钩。没有多少时间,鱼漂即送了上来,我忙提竿,一条约150克的鲫鱼钓了上来。姐丈也随即提了一条。我这里一会儿钓一条约300克的,一会儿400克的,姐丈也不示弱,时间不长,我们带去装鱼的布袋即装满了。我把装鱼具的书包,拿过来装鱼。正在这时,平房那边蹿出两条大狗,狂吠着想我们奔来,我们慌忙抵挡。人家说,好狗经不住三猫腰,即你猫下腰做捡石块状,狗就不赶冒然前冲。我们正在与狗搏斗,平房里出来两个国民党军官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恶狠狠地问我们是那里的?我们说是学生。他说你们干什么?我说钓鱼。他们指了指池塘当中一个短木桩说,你们没看见牌子吗?我这才注意到木桩上确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旧木牌“禁止钓鱼”,接着问“鱼呢?”我们无奈指了一下装鱼的布袋,他拿起来一下都倒在坑里,并把布袋扔到很远的沟里。另一个人指一指平房说:“走,跟我们到那边去!”我们一看不好,忙解释说实在没有看到牌子。倒鱼的那人说:“算了,让他们走吧。”另一个说:“下次再来非把你们抓起来不可。”我们只好悻悻地收拾鱼具回了旅店。其实书包里还有三条大鲫鱼。我们找了一家饭馆,叫了两个菜,并把鱼送给了老板。老板非常高兴,听我们说了经过,他说,你们还算运气,上次有两个人因为钓鱼,被他们扣了三天。为了答谢我们,老板特为我们做了一个味道很好的鸡蛋汤。这次旅游十分败兴,吃完饭后忙收拾东西回了学校。
26、井中钓鱼
46年春节我家人都搬到北方,只有我留在北碚继续读书。寒假大部分同学去回家过年,我留在学校很无聊便拿着鱼竿去钓鱼。重庆的冬天不结冰,但还是较冷,鱼不开口,走了几处一无所获,只好回来。半路上看到一口水井。实在无聊便把鱼钩甩到井里。井里水深近2米,井口直径1米多。我不经心地看着四周。忽然,鱼漂轻轻一抖,一会儿又动了一下,接着托了上来,我一提竿一条约25毫米的鲫鱼钓了上来。鱼儿虽小,总也减轻无聊的感觉。再下竿,一会儿又上来一条。约一个多小时,钓上了十七条,总也算过了把钓瘾。回来找了一位同学到附近一家小馆,请他们干炸了,又要了两个别的菜、2两酒,两人痛痛快快吃了一顿。
27、鸟换炮
1946年我读的大学决定迁回上海,我乘机回家休假。当时家已在天津。这是抗战胜利的第二年,日本鬼子已经撤走,街上摊贩和商店有不少日本人走时卖的东西,也有许多美国货涌进了市场。我在四川的钓具离开那里时已全部扔掉。来到天津,常遛市场,发祥许多新型钓具,陆续置换一些。钓竿不再是原来自制的独条竹竿,而是竹制或江苇做的分节插竿。商店里卖的五颜六色由赛璐璐制造的立漂,很是好看。但开始我很不习惯,很长一段时间我仍坚持自己制作的鸡毛蜈蚣漂,因为它灵敏,易于发现鱼讯。差不多一年多以后才慢慢适应。但仍带一根蜈蚣漂的钓竿钓近处。这种情况差不多有十几年。看来人的习惯改起来真难。
鱼线也改用尼龙丝线代替原来的生丝线。鱼钩则完全用的进口机制钩。什麽江户、伊势尼、勺把等等,主要是日本货。说老实话,比过去的钩韧性、灵敏度、倒刺等都强多了。还在旧货摊上买到美制的绕线轮,这是我钓鱼以来鱼具第一次革命,显然是“鸟换炮”,不仅携带大大方便,钓鱼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更增加了我对钓鱼的兴趣。
28、魂飞魄散惊钓鳗
学校开学来到上海。学校附近有一个“叶家花园”,多年失修,有些破烂不堪。花园里有一个不小的池塘,里面有些散乱的荷花。我有空闲时常去垂钓,但很少有满意的收获。后来,在花园外面一个茂密的树林当中,我发现了一个长条形的池塘,看来是一个小溪的一段,因时值枯水季节,上下游水均干竭,只剩下这中间一段,鱼也积聚于此,比较好钓。但上过一阵后,忽然没有咬钩的了。我旁边有一农民看我钓鱼,喃喃地说怎麽不上了,我也正在纳闷,鱼漂忽然躜入水底,我一提竿觉得很重,接着鱼游了起来。我忙用力控制,鱼游动的动作很怪,不像平常钓到的大鱼,我用力领它游,终于控制住,拉到边上,鱼头一出水,我大吃一惊,忙喊:“哎呀,不好,是条蛇!”说着手一松。鱼又回到水中。旁边那位农民说:“拽住它!这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鱼。”我说:“是蛇。”他说“不,是鳗鲡,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鱼。”我这才重又打起精神,用力控制鱼的游动,终于拉上岸来。那农民帮我摘钩,把鱼放到我的鱼袋里。并说,它也叫鳗鱼,或白鳝,是最好吃的鱼。我忙谢了它,并送几条鲫鱼给他。回到学校找了几个同学,拿到一家小饭馆,用称一称竟有1200多克。请老板做了,又叫了一些酒菜大家畅饮一番。鱼确鲜美,肉极细腻,只是因是河沟出来的,略有些泥腥味。但也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