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摘自《钓鱼技术问答》
钓鱼之家说明:该文章整理自钓鱼之家历史文库,因为数据转换原因,作者可能不符,特此说明。
答:乌鳢性凶猛、贪食,兼之生活习性与众不同,使之易钓,加上肉味鲜美,滋补性强,已成为广大钓者猎获的主要鱼类之一。可以说,在有乌鳢的水域,乌鳢比一般鱼类好钓,但在钓乌鳢时,除上面述及之外,还有以下几点需请钓者们注意。
(i)在发现乌鳢鱼窝:,前去垂钓时,脚步要轻,行动要隐蔽,下钩要小心,因为乌鳢一旦受到惊吓,便会跑掉,就很难上钩。
(2)乌鳢有一定的定居性,一般不会远离,因此,若在某水域发现了乌鳢,而又未钓上来,那它并不会跑远,过几天再去钓,仍可在其附近下钧,就有可能将其钓起。
(3)在乌鳍青窝或黄窝中垂钓,若乌鳢咬钧被钓住时,要注意须用力死死将钓线绷紧,不能让它乱窜。因为“窝”旁水草密集,若乌鳢窜入水草丛中)难免发生线断、鱼逃。
(4)乌鳢的上颚很硬,钓钩难以刺入,因此在提竿时用力要大,特别是用海竿钓时,因钓线较长,难以传力至饵钩,更需猛力提竿,否则,难以钩住乌鳢。
(5)小乌鳍群多在水体上层活动,它们也频繁地升至水面吸取空气中的氧气,它们所到之处,水面总有大片密集、大小相同的小气泡,若发现水面有这种气泡、那水面下必有小乌鳢群,也即告诉钓者附近有大乌鳢。因此,发现小乌鳢群是钓“黑窝”的关键。
(6)乌鳢性情凶猛,力大顽强,特别是个体大者,一旦被钩住,便会猛力挣扎,横冲直撞。因此,钓者应做好思想准备,不能稍有松懈,以免措手不及。
(7)乌鳢口大、口裂长、吞食猛,因此,在吞食时往往将饵、钧吞得很深,加之它口中布满锋利的牙齿,一不小心,便会将手刺伤,为此,在摘钩时要特别小心。可用木棍等将鱼嘴撑开,再用摘钩器摘钩。(8)在发现水面附近有乌鳢时,要盯住目标,看清头尾,利用地形、地物隐蔽全身,悄悄地举竿从其尾部接近,将饵钩自上而下地稳落在鱼头前方半米之内,乌鳢便会扎入水中追捕饵食,待其吞钩顿线时,便可大力提竿。
(9)由于乌鳢有隔一段时间要露出水面透气的习惯,因此,在钓到乌鳢后,不能将鱼护置于深水中,要放在浅水处放养,以免乌鳗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