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不详
钓鱼之家说明:该文章整理自钓鱼之家历史文库,因为数据转换原因,作者可能不符,特此说明。
选点是水库冬钓大草鱼的关键。钓点一是要选择远离人群,远离噪音之地;其二钓点要选在水湾、山沟、林木茂密的岸边1-5米处,太远无鱼,尽是靠边;其三钓点水深2-6米为佳;其四钓点处岸边若有水红花等冬生和长年生植物,或水边有被淹树木、刺丛,或岸边有突出树枝伸向水面处为理想钓点。
二、养窝
每隔三日左右向所选钓点定时投放草鱼喜食之物,如酒糟苞谷(玉米,下同)等,投放是越大越好。一般投完两次即可择日施钓,必获丰收。
窝点可做2-3个,但相距要远,一般在百米以上。其好处是:一可提高上鱼概率;十可防一个窝中获大鱼时相互影响;三可走钓,即当甲窝中获鱼惊窝后,立即转到乙窝钓。了可不事前做窝,垂钓时临时撒窝,只不过蹲守垂钓时间要长。临时撒窝的常用有效诱饵为:将1千克鲜韭菜用刀切细(半厘米)后与麦麸相糅合,至能手抓成团即可。些为钓草鱼专用诱饵。
三、钓具
钓具要牢固,一般常用直径0。3毫米以上钓线,伊豆12号单钩,钩后轻坠,散漂,5米长海竿。爆炸钩、串钩不适用。一般单钩挂酒糟苞谷或单钩挂大粒鲜苞谷。不遛鱼,鱼上钩后若不很大,一气呵成快速拖上岸,如些不惊鱼,一个窝中有时可连钓几条大草鱼,若惊窝立即走钓别的窝。
四、择时
选择气温相对高的冬日垂钓,有太阳、无北风的清晨最佳。
五、进点
垂钓者要隐形无声进入垂钓点,否则前功尽弃,因冬日水库水清如镜、透明度大,加之冬日万物无声,一有响动,鱼即远遁。
六、隐钓
垂钓时要藏身隐体,或躲于树后,或伏于枯草之中,或穿暗色衣服蹲坐于地,不得出声、走动或晃动身影等。
选点宜静不宜动
鲤鱼性敏捷、好动,相当“滑”,稍有响动便直线向深水区逃窜。俗话说:“钓鱼怕参观,不钓大路边。”若把钓点选在大路边,人畜往返不断,最容易把鱼儿吓跑。钓手钓鱼多,会引来人参观,钓到大鱼更有人来看热闹,发表和自的“高见”。这样,鱼儿受惊会拼命逃窜,稍处理不慎,就会脱钩、断线面逃跑。选钓点首先要考虑幽静,尽量做到隐蔽,选择岸边无干扰的弱光区,如树荫下、竹木桩处、暗水草旁及遮蔽物边缘投食,让鲤鱼进窝后有一种安全感,延长停留时间,增加吃食机会。
水位宜深不宜浅
有条谚语道:“深水钓大鱼,浅水钓鱼苗。”钓鲤鱼钓深水,的确要胜过钓浅水。春、秋季节通常的水位为1。5-2米,盛夏、初冬3-4米为宜,过深过浅都不适合,鱼窝离岸的距离必须在5米以外,水色以深暗为佳。当然,钓浅水也不是绝对的不行,比如,秋收以后,稻田里还剩下少量的谷物,这些谷物就是鲤鱼的美味佳肴。被淹没后的稻田,水下有稻庄做掩护,只要水位在1米左右,在那里布窝必有收获。
水温宜高不宜低
鲤鱼同其他鱼种相比,更能耐热,水温高鱼儿就活跃,摄食就旺盛。在布窝时,钓手要考虑到水温的因素。水温低于10,鲤鱼变得不活跃,食欲减少;2以下进入冬眠,很少觅食;在15以上,鲤鱼能正常摄食,并随水温升高咬钩率逐渐提高,钓鲤鱼的最佳水温20-28。故每年的春夏之交、盛夏、初秋、仲秋摄食强度最大;早春、暮秋稍次之;南方到了冬天有时还能钓上鲤鱼,北方因气候寒冷却很难钓上鲤鱼。钓手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水温变化,选择最佳水温布窝,充分利用钓鲤鱼的“黄金时间”争取多钓鱼。
投食宜多不宜少
鲤鱼喜合群,若在水库、小河垂钓,钓鲤鱼撒固定窝,一般选2-3个钓位,窝与窝的间隔距离500米左右,喂窝的时间7-10天,采用定时打“重塘子”方法投食,最初几天一个窝投食在1。5-2。5千克,最后两天减少投量。诱饵要以当地出产物为主,各种商品饵为辅,这样更经济实惠。夏季撒窝用当年新小麦、嫩玉米粒、玉米耙;秋季用新米饭、土豆块、煮到七成熟的红心薯丁,并尽量做到钓饵和诱饵完全一致。
鲤鱼虽说是杂食性鱼种,荤、素都吃,但投食时,切不可荤、素饵同时投放。鲤鱼偏爱素食,不能今天投玉米耙,明天投红薯丁,后天又投新米饭,天天给它变口味;也不能把几样诱饵混在一起投入窝内,给鱼加餐。这种投法会使鲤鱼的口味无所适从或有所“警惕”,造成鱼儿白天进窝不吃食,夜间赶来在会餐;了有时出现鱼只吃诱饵,不吃钓饵现象,影响其垂钓效果。
钓位宜平不宜陡
在布窝时,必须考虑到既安全,又便于起鱼,钓位要力求平坦,接近水面,便于站、坐、后退和左右走动,放线、收线不受阻;钓位旁边要没有高压线、低矮的房舍竹木;钓位过陡、过高,因钓手操作不便,最容易失误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