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生活了四十多年,身边的朋友时不时会提到一个县城——镇远,在我去年真正踏上镇远县城之前,我就纳了闷,几十年来,怎么可以固执到不让这个美丽的山城哪怕住足一刻在自己的脑海中?尽管潕阳河流经镇远县城画出的那幅S太极图我见过很多次。
镇远是湘黔铁路的上的一个站点,火车奔驰在架空的山谷桥梁从县城头顶掠过,正好可以俯瞰青砖黛瓦、沿河而建的古城民居。印象中匆匆而过,又在无意识中忘却。
去年九月初秋时节,我独自从上海开车到贵阳,路途中的第二个夜晚住在玉屏。离开玉屏原想直奔贵阳,怎奈初秋清晨的美丽景色着实让人感动因而游兴大增,何不就此去镇远看看呢?顺路而又不太想早早回家,正是一个难得的借口。
我离开国道沿着潕阳河溯流而上。从青溪镇到镇远,新修的柏油路在江边蜿蜒起伏,江风吹开河面的雾气,一舟一人一网,渔翁与山水交融,构成了一幅悠远古朴的秋景图,这一刻,我感受到与国际都市的钢筋水泥的强烈对比,一种久违的乡土气息让我直想落泪。
安顿好住宿,信步于幽巷古宅,探访码头渡口,镇远人的娴静安适,让人简直不可以思意,古镇仿佛不属于这个星球,没有竞争、没有浮躁、没有灯火酒绿。穿过古镇,信步来到老大桥,老大桥也称之为祝圣桥,桥上突兀建有一座古亭,历经沧桑,斑斑驳驳的立柱记录着踏曾经的繁荣和辉煌。桥南的中河山麓上,即是大名鼎鼎的青龙洞古建筑群。站在桥上,东望远山黛色,绿水相依,真切就是一幅天然成趣的水墨写意画;西面吊角飞檐的民居顺江排去,那景致让你联想起旧时的江南。
眺望漫江碧水,观钓翁挥竿垂轮,我忍不住自报钓趣爱好,凑上前与钓翁大侃鱼经。
潕阳河在十六年前流经镇远县城的时候,还是沙滩起伏,流水潺潺。1989年下游筑坝发电,镇远县城的这段水域遂成为一个微型水库,平常水深有4-5米,水流平缓,各种鱼类在天然环境中迅速繁衍,有鲤、草、鲫、鲮、黄颡、溪哥、白条等十多种。这里也成了镇远市民休闲垂钓的好地方,一年四季,站在自家后院,抛上几支海竿,挂上响铃,以逸待劳,自有大鱼上钩。盛夏时节,也可站在桥上,海竿挂上七星串钩,专攻溪哥,经常一竿四五条鱼,一小时可以获两斤鱼。傍晚,太阳落山后,河边桥上,钓鱼人浩浩荡荡,成百上千,像军队守卫阵地,长短竿,把守着只要能够下竿的每一寸河岸,那情景,让人瞠目结舌。有专攻黄颡的,也有非大鱼不钓者,此起彼伏的上鱼吆喝声响彻小城夜空,这也算得古镇夏季一景。三五十斤的鲤草几乎天天被钓起来,无论春夏秋冬。这样的小城,这样美丽的景色,这样多的鱼获,这样与世无争的地方,不正是钓鱼人追求的神仙之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