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不用鱼钩,专钓塘角鱼(胡子鲶),最多的时候,几个小时30多斤!吹牛?骗人?还是天方夜谈?!且听我细细说来.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了.过来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哩.北方的情况我不清楚不好说,单说我们南方的,塘角鱼,简直是随便往个水坑里摸一摸,也可以摸个三五条上来.就是在那种历史时期,在我的家乡的夏天,常常有人施展这种无钩钓鱼.
详细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挖了一至二斤的活蚯蚓,放在盆里候着.然后寻一根火柴梗大小10厘米长的小木条,一头缚住一卷缝衣线的一端.便拿那小木条去穿那蚯蚓,一条接一条的直穿完一盆的蚯蚓;这样就都有了十来二十米长的蚯蚓了.把那"蚯蚓绳'来回的折叠,勿令线断,香肠也似的卷做一堆从中以一根较牢固的小绳绑了.再寻一条拇指大30_40厘米长的竹竿,一头绑住那堆蚯蚓的小绳(把那把蚯蚓紧住,非吊着!).再提来一铝桶,即可上马.我二哥便是本地闻名的高手,因此记的十分清楚.
那一夜,繁星满天,热浪逼人.晚饭后,我跟二哥每人各提了一串蚯蚓一个锑桶,来到村边的水沟.那沟很窄,宽不过两三米,最窄一米都有.终年流水灌溉,沟里尽是密密麻麻的长满了芦苇水草.水也不深,不到一米.哥弟俩各寻了一个位置蹲下,左手把桶拿住,右手便持那串蚯蚓泡在水里.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听见二哥那桶"叭啦叭啦'的响_上鱼了.忽然我右手也传来轻微的拉动感,马上一提,左手拿的桶抄过去.就见那塘角鱼咬在那串蚯蚓被带进桶去了.就这样,一有感觉便"起竿',桶里都有了十来条便再无动静,需要换位置了.在新位置没多久,手竿就传来很强烈的晃动,提起来一看,哈!好大的黄蟮哩!赶紧把它钳住,心想它跑的恶,只得把它在桶里敲死了罢.不知道玩了多久,二哥便叫收工了,说是得的多了快满了,再上鱼鱼也跳出来了.煤油灯下一过称,二哥那桶带皮33斤,我那连桶合鱼共6斤多.记得我们当时也没什么喜悦,毕竟每斤只值块把钱,还得为明天怎样走老远的路去卖发愁呐.
我是认为,这种渔法跟钓如出一辙,钓者有钩尚有伤鱼,我兄弟的做法对鱼毫发无损.虽然说没钩没漂的,但是该法亦有竿有线哩,锑桶也是抄网鱼护的雏形啊,缺点是对象鱼过于单一罢了.是否属于"钓'的范畴,就请各位评论评论吧.
很遗憾,现在电毒当道,沟里的鱼密度不再,这种钓法已是罕见.希望钓鱼之家的朋友有条件不妨依样一试,没实践条件的朋友都收藏了罢,以免该绝技从此消失江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