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钓法灵敏度高、反应明显、稳定性好、鱼获量多。关键的一环是浮漂的调整,即浮力与重力调整。台钓调漂有儿个基本原则:在现场调,不要在家中调;在钓点调,不要在水边调;根据钓具、水情、鱼情调。
台钓浮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鱼漂的上端有用各种彩色区分的小格,每个小格叫一目。比方说台钓标准调漂就是调四钓二,“调四目”,就是通过调整铅坠的重量后,使浮漂在水面以上露出四个小格;“钓二目”,就是在钓钩包上钓饵后。浮漂在水面上只露出二个小格,原先浮漂露出水而的四个小格中的二个小格因加入钓饵的重量而沉入水中。
饵料的重量在调漂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饵团大了、重了、浮漂就显不出二日,甚至连一目也不显示;饵团小了、轻了,浮漂就沉不下去。水面以上可能是三日。浮漂应该调整到这一水平:第一,能保证浮漂立在水中的稳定性;第二,可使立漂反应准确,不至于过于迟钝或过于灵敏。 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就要靠不断摸索,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饵团不大不小。最基本的“调四钓二”程序可分以下五步:
第一步,把估计超过浮漂浮力的铅皮卷在错皮座上,浮漂移至比水深浅一些靠近铅坠的位置,投向目标点,使浮漂受重、全都沉下水面,此时最好挂上双钩。
第二步,把浮漂往下移动子线长度加10公分,这样做是为了在调整浮漂的时候钩离底10公分这样调整出来的浮漂,基本与钓底时线的重量等因素一致。
第三步,把超重的铅皮逐步剪去,让浮漂慢慢露出水面,直到稳定在露出水面四目为止(此时的钩坠均悬于平水、不应着底)。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铅皮要一点一点的剪,因为剪多了再加铅片比剪去麻烦、二要把风线全压入水中,因飘浮在水面上的母线将影响浮漂调整目数的精确性。
第四步,将饵团装到钩上(比垂钓时使用的饵团要大些),使钩下沉到底,这时浮漂将再一次受重,没入水中。
第五步,按传统调整立漂的方法,逐步把浮漂向上移,直到双钩装饵抛到目标点,母线压入水中时,浮漂在水面外露二日为止。
调四钓二带饵调还是不带饵调
我觉得应该不带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