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河不是一般的小河,宽有七、八十米,位于江西省宜春地区奉新县内,水质非常好,河边绿树青草,风景十分宜人。
十一黄金周是我今年第三次来此地了。因为岳父母带着儿子住在这里,所以过来看儿子的同时我还把上海新购置的一副渔具带了过来,加上在南昌买的鱼护、鱼凳,设备也算齐全。
这里的钓友喜欢用甩杆,也就是海杆。在下游宝塔那边水有5、6米,只见岸边密密麻麻插满了甩杆,差不多5、6十根。我喜欢手杆,就专门在上游水浅的地方下杆子。记得7月底过来的时候,也就1米不到的样子。河里有鲤鱼、草鱼、鲫鱼、黄牙头,还有一种味道十分鲜美的小鱼——暴眼鱼,10公分大小,两眼有些外鼓,肉很厚实,刺不多,用油煎一下,味道非常鲜美,这也是我的主要对象鱼之一。
我最初用的蚯蚓,就是渔具店一块钱一包的那种细的红蚯蚓,用下来总的感觉是鱼咬钩不密,有时下水就拉走,有时要等个两三分钟浮漂才有动静。因为对象鱼是小鱼,这种咬钩频率是不能忍受的,我用了两次就放弃了。后来都用的918,效果好了很多,只是蚯蚓能搞定的黄牙头从此在鱼护中消失。
这个十一,我好好的过了一次瘾,每天一早就去,钓到晚上6、7点天黑了再回来,皮肤给晒的乌炭一般,后来还是问岳父拿了一顶那种圆沿的布帽子,小脸才得以保全,我还是穿着长袖去的,手背无法遮挡保护,是我受伤最严重的部位。
一天去钓的时候,边上20米开外一个钓友上了一根鲤鱼,用的手杆,他操网没带,急的在那里大叫,来帮一下!来帮一下!我迅速拿上家伙跑了过去,帮他搞定,他感激之余,过来递了根烟,和我聊了两句。从他口里,我知道了他用的花生枯(就是花生榨油之后剩下的渣)加面粉,还拿过来让我闻了闻,味道好香,他问我要不要,可以给我带几斤过来,我说好啊,就是这次不经意的邂逅,拉开了我叱诧潦河的序幕。
上钓鱼之家之后,我学了不少台钓的知识,领悟了台钓的精髓在于灵敏的悬坠线组和边钓边诱的饵料配备(讲究雾化)。按照我老套的思维,那么软的饵,可能在我甩杆的时候,饵料就飞了,所以一直坚持用钩的牢靠无比的蚯蚓,但一次和朋友去钓鱼发现他用918是那么的效果显著,我才开始尝试着用,并且一发不可收拾。918在潦河用的很好,如果我在里面加入花生枯呢?……
第二天,我到河边的时候,那个钓友已经把花生枯(已经碾成粉末)准备好,专等我过来。寒喧几句之后,我在918里掺了点花生枯,开始了试验。我用的线组是很普通的台钓组合,由于担心碰到大鱼,所以主线还是用的1.5,子线1.0,但这丝毫不影响暴眼鱼的进攻。我觉得用面粉掺花生枯效果肯定不如918,面粉疙瘩雾化极差,基本放在水里3分钟,疙瘩才能变软,我的918掺花生枯和的极软,真的就如同广大台钓朋友形容的嘴唇、耳垂的硬度,这样的饵在水里浸泡之后,半分钟几乎就散了,而在不断的提杆作用下,饵料在水域里大量的散开,鱼自然就越钓越多了。
我搓饵、装饵、甩干、最多不超过10秒(不管浮漂有无动作)就提杆,如此循环,暴眼鱼不断飞上,双飞更是经常。边上的当地钓友们大多用的是粗线、大钩、粗蚯蚓,往往半天没动作,看到我如此迅速的上鱼,都不约而同的围拢过来看我钓。有拉拉队观战的时候,我总是特别的兴奋,一分钟就拉上了7、8条,有不少是钩住了肚子、尾巴上来的。他们说,我的天,从来没看到这样钓鱼的。我频繁的换饵,频繁的提杆,此时此刻,我才发现,原来休闲钓如果要往竞技钓看齐,也是项不折不扣的体力活。
到了下午3点,鱼护里鱼头攒动,扯起鱼护一看,已经很沉了,估摸着有4、5斤。这时的我胳膊已经麻木。钓鱼这项活动(运动)是如此的有趣,如此的有挑战,如此的让人满足。我知道,回去还有更苦的差事等着我,几百条的暴眼鱼等我剖膛开腹……总不能让老人做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