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七日
跟王老师约定六点半在泗阳林柴场那家渔具店门前聚齐。我从淮安出发,提早了几分钟,一路顺利,又提高了一点速度,所以六点就到了约定地点了。王老师跟我一样一辈子养成了职业守时守信的好习惯,六点,他也提早到了。到了湖边。那条通湖小河尚在,可几个月没来这里,滞洪区改造工程把地理形势改变了。陆路车开不进去。王老师说,走水路吧。他带了皮划艇。可我观察了良久,看天看地看风向看天气预报的风力,决定不在这里玩了。我说王老师,我们去另一条通湖的小河吧,那里避风。王老师说,好吧。 小河安谧平静,东南风劲吹,但河水深躺在河床里,风几乎吹不到,水面微澜,也不走水,适宜垂钓。最妙的是此地仅仅我跟王老师两位钓鱼人。不起眼的地方,而我喜欢清静,这里太好了。东南风会把大湖里无根的移动的草团自南而北送进河里,再一路向北走过来。我们在东岸,草团偏向西岸往北走。在我们选定的钓位北边约一百米处有人用塑料绳索给小河扎了根“腰带”,草团草块走到那里被“腰带”挡住了,那儿整个河面看不到水,塞满了草。草里放置了很多花篮。“腰带”大概就是岸边这家看鱼塘人扎的吧?为了逮鱼。我和王老师各自选点打窝。我在靠近岸边的有根的固定草前,浅水,打了五个窝子,王老师则打了个远水深水窝子,在近岸草前打了一个浅水窝子。他既台钓也传统钓。此岸草里每隔几米就有一个花篮,花篮已经被倒过了。我来时老远就看到有个人撑船在这里倒花篮。彼岸有一对男女在倒花篮。男的,自北而南,提起的蓝都是空的,女的自南而北,提的蓝也大多是空。她终于提到一个有鱼的蓝。大概有五六条鲫鱼在篮里蹦跳,被那女人倒入了塑料桶。会面了,男的对女的说,我倒的蓝都是空的。女的说,我也倒到不多。花篮逮鱼已经到了尾声。高潮在三四月,过去了。河坡上长满了郁郁青青的小芦苇,一两尺高,也有茵茵绿绿的野草。看不到泥土。植被青葱繁荣茂盛。春末夏初的野河到处都是勃勃生机,满眼都是绿,泼辣辣的绿,无尽的绿!河流,原野,整个被绿色包裹,绵延无尽!河里有红黄色的鲤鱼跳,也时不时地有月白色的大鲫鱼跳。我蹲下来洗手,看到岸边的暖水里有刚刚孵化出来的无数的密密麻麻的花针般的小鱼在浮游,我起初以为是蚊子的孑孓呢,再看不是,是鱼。这个春天鱼儿产的籽已经孵化出小鱼儿了!我用手捧了一把,手掌里有好多条小鱼,但很快就顺着水滑落,回到了河里。生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诞生,这么自然,这么生动,这么令人赞叹!我起身走上堤顶,往北走了几百米,观察河水,查看四周。东边能看到大片的养殖塘,三三两两的看塘小屋散布在鱼塘间。没有人,偶尔传来几声狗叫,这些狗在鱼塘间的土埂上行走,协助主人守护鱼塘。麦穗秀齐了,油菜成熟了,蚕豆荚鼓起来了;稻秧在风里摇曳,不久就将插秧了。可从冬天到现在,苏北一直缺雨,小麦油菜正在灌浆的时节,却干旱少雨。老天爷,你把雨水收留到何时呢?留到雨季下的吗?下个月就是苏北的雨季了。我悠闲地走在河堤上,踩着青葱的柔软的野草,东风是温暖的,是热烈的。我仿佛听到了夏的脚步声,铿锵而有力,急骤而匆忙。夏是成熟的季节,也是孕育的季节。她孕育的果实,到秋后就成熟了。徒步约半小时之后,我回到钓位,连接钩线,上饵,下钩试钓。五个窝子,一个有地笼,坏了一个子线钓组,窝子白打了。两个底下有青苔,窝子也白打了。还有两个清清爽爽,可是一口没有。我拿了窝料,走到北头,在大片浮草覆河的地方,寻了草洞打了三个窝子。再回来,王老师钓到鱼了。他在近岸草前的窝子里钓到了一条约二两的鲫鱼,在河里远处水深约两米四五的窝子里也钓到几条了。我的那几个窝子,仍然没正经口,没有一个钓到鱼的。王老师说,你没在深水打窝啊,赶快补打,鱼不在近岸浅水。我用十二米竿一竿远斜着左右各打了一个窝子,八字形。水深在两米七八。然后去北边钓草洞。左边第一个窝子,底下有地笼,又被摘了一组子线。右边的窝子底下有青苔,但是钓到了一条鲫鱼。中间的窝子优秀,连续钓到了五条鲫鱼,其中有一条小板鲫,约四两。 钓到六条鲫鱼之后,再也没口了。时间已经过去了约四十分钟,心想,南边的那两个远处深水窝子应该有鱼了吧?正待要走,突然听到轻轻的水声,低头一看,一只花篮漂浮在近岸,伸手可及。花篮在动,轻轻地颤动。我蹲下来伸手拉来花篮,花篮大动,里面有一只大龙虾。提高了看,里面还有一条黑鱼。我犹豫了一下,犹豫了几秒,还是取了这条黑鱼,放过那只龙虾。回到南边的钓位。后来称了,顺手牵羊的这条黑鱼正好一斤。黑鱼应该是蓝倒过后才钻进去的,因为早晨这些花篮都被它们的主人倒过了。钓到没?王老师问。钓到了六条鲫鱼,在花篮里捡到一条黑鱼,斤把大。你呢,钓到多少了?有二斤了吧?王老师说。此时已经十一点了。在我的两个后打的深水窝子里聚了不少鱼!连竿模式就此开启。不是说这个季节鱼都溜边在近岸草边吗?因此思维定势我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一鱼不钓。要不是王老师打了个远窝钓到鱼了,我可能还不会想起重新打窝,打远窝,可能还在空守无鱼之窝呢!野钓啊,到底还有多少钓鱼人解不透的迷! 两个窝子,一个站位,左右开弓,简直忙不过来了。从十一点多干到十三点,一个多小时,一直在提鱼。鱼头大的少,小的多。大多在一两左右,小鱼不足两的,随手放入河里。钓到四五条大点的,有二两多。一钩红虫一钩蚯蚓,都吃,干脆不上红虫了,只穿蚯蚓了。省事省时间。水深两米七八,上了鱼,手感特别好。上了大于一两的,或者二两多的,那手感简直如上了大鱼。 钓到十三点,鱼口稀了。提了下鱼护,除了小黑鱼,目测已经有二三斤了。王老师那边高潮早过去了,我在十二点多上鱼高潮迭起,他那边有点儿冷清,他在远水仅打了一个窝子,又是短竿长线,不好逗引。他放下竿子来我身边,说,这阵子你提了不少啊。我说,好像也有二斤多吧。我说,你该补窝了。他说,是的,回去补窝。我感到肚子饿了。补窝,吃饭。 面朝西,下午的太阳晃眼。水面反光,光线射到了脸上,火辣辣的。戴上墨镜。拉下渔夫帽的面巾。好多了。三级东南风,上午风力强劲。现在好像刮累了,风向没变,但风力小了不少。对岸杨树林沙沙声小了。杨树花正是开放的旺盛期。风大的时候,花絮不知去向,风小了,花絮纷纷扬扬飘落到了河里,漂浮在水面上。沾到线上立漂上,死死缠着不放。花絮团沾得多了,大了,浸湿了,有了分量,改变了立漂与铅坠的配比,导致鱼讯不准了。得用手把那些该死的杨树花絮捋掉,剥离钓线。不断地沾,不断地剥离,浪费了不少时间。下午的鱼口也还不错。频率虽没有中午高,但等口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下午水温升高,白条活跃了,钓到的不仅仅是鲫鱼了,还有鲳条。 几点走啊?王老师问我。快到三点了,我说三点收吧。王老师早就想走的,被我阻止了。上午他那边鱼口稀的时候就想撤的,我说继续玩,玩一天,别走!他留下了。王老师当年和我一个办公室,我兼任年级主任的时候他是我的下属。是个忠于职守业务精湛的忠厚老实人。他去年刚退休,比我迟退休九年。但他说一般都是钓半天鱼,钓一天就感到累。呵呵,我在他这个年纪曾经一个星期连续钓,从周一钓到周五,周六日才休息。连续钓个两三天,三四天的也是常事。时间还没到,王老师开始收了。我坚持到约定时间才收。收竿鱼也钓到了。 我走南路回了淮安,王老师陪我走到分岔的路口,互相鸣笛道别。垃圾带回。
文字优美,叙事流畅,鱼获颇丰,钓技高超,更多就不言了
又见校长深度好文!
图呢???
谢谢!谢谢兄弟谬赞!
大须谦兄弟在苏州阅读小帖给赞!感谢!
唉,我在笔记本上发的,PC版钓鱼之家有两个发帖窗口,一个是什么经典版,跟手机发帖一样,粘贴一段文字,插入一幅图片。可是它总是嫌我的图片大了,我裁小了发,还是嫌大!无奈,我在另一个窗口发,右边的那个,它可以整篇文章粘贴,包括图片。粘贴好了,我就发送了。哪知发表出来,确是这样!扣留了图片,也不给分段,整篇文章一大段!
确是,是却是之误
完了,没有图片,上不了首页了
可以想象
又见校长的美文了
谢谢你的欣赏!
嗯,兄弟想象力丰富!
我都打算把“钓鱼人”删了。谢谢校长给我在闲暇之余带来的乐趣。文章不分段也好,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一般都这样。钓鱼的过程也要学会调整,近的没鱼就钓远处,鱼货不错,加上那条黑鱼应该是收获颇丰了。可惜了,看不到景了!赞
文章写的好,画面感很强
谢谢褒奖!
别删啊,我的帖子还指望你点赞点评呢!老大最近收获好吗?
好久不见,胜是想念,大家好!
洪泽湖水位下降的厉害,估计是防汛需要,鱼获是“与日俱减”哪!3号那天只有2斤8两
你好!最近保护了吧?我也想你呢!
不错哦,我四号只有二斤半,比你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