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软与硬

鱼瓶子2016-04-18 18:54:48

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调制鱼饵,加水多,饵就软,加水少,饵就硬。鱼无手无牙,柔软的鱼饵便于入口,往往能更多地钓鱼。一般情况下,只要你的基本功够,能顺利把竿抛出去,饵又不脱落,饵应尽可能软些。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基本的要求,实钓时根据钓场环境会有所调整。拉饵又比搓饵入口好,能用拉饵的时候一般比搓饵上鱼快。水边有些钓友看我上鱼多,就到我这里来蹭点饵料去钓,但一会儿准说我的饵料用不来、不好用,抛竿就掉,入水没多久就化没了。其原因:一是钓组选配不好,尤其是选用的竿抛投不顺手;二是基本功不够,抛竿用力不匀称;三是鱼饵的认知问题,而这才是最主要原因。很多不大懂钓技的钓友都愿意鱼饵在水里能十分钟八分钟不化不散,等鱼上钩,甚至还希望提起竿来饵还在钩上,鱼不咬口或饵料没化掉是不提竿的。不懂得鱼饵入水声、下落的动感和声音以及化散的鱼饵招鱼留鱼的作用往往比饵料的气味更重要的道理,其钓鱼思路与传统钓法里小米打好窝、蚯蚓等鱼咬的方法是差不多的。而我扬竿频率是几倍甚至十倍于他们,天道酬勤,自然我的收获比他们多得多。

  野钓不可避免会遭遇小杂鱼的干扰,这并不单纯是件坏事,小杂鱼的抢食声、动静很能吸引鲫鱼和大鱼的注意,这种作用也比鱼饵气味影响大。为了抗小鱼中途拦截,保证鱼饵能到底,有时我们得把鱼饵做得硬点,这是无奈之举。小鱼的干扰程度在不同水域是不一样的,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通过换大漂、缩短子线、钓跑铅、搓大点饵、调粘点饵等方法能让饵料到底,则还是应该优先保持饵料柔软的入口状态。另外也可以算一笔帐,比如,如果十分钟内用硬饵只能两次咬钩上鱼,而用软饵每十竿有一半能到底,一分钟内就有咬钩上鱼,那无疑是用软饵收获更多,招鱼留鱼效果也好,只不过人更辛苦些了。

  野钓大鱼,我们常用散落饵,小鱼多时用干散,小鱼少时用软散,因饵团量大、散落快,保证窝里能留下较多的饵料,招鱼留鱼的效果确实不少,但干散饵把鱼钓上来的效果却不大好,不经大鱼吸吐、试探,还容易钩不牢跑鱼。这时可以从中分出小部分饵来,加点水,有时还加点面粉、粘粉、拉丝饵等粘合剂,单独做一块软粘饵,可以下钩挂软饵、上钩挂干散饵来钓,或者招鱼时用干散饵,大鱼进窝了用软饵钓,效果都会好多了。拉饵钓也一样,因拉饵窝里残留少,可以时不时搓两团大饵抖落到窝里,增加招鱼留鱼能力,要是另配有干散饵,这种交替运用效果会更好。使用包饵、蘸饵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