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生活所迫没时间去钓鱼。干脆在回忆中总结下经验。也许人的行为习惯是一出生就规定的,但你某些举动会突然改变了你的命运。
很少有人会记得第一次开始钓鱼,说起我第一次开始钓鱼真就是玄龙门阵,朦胧中:水牛拖着犁头,大二哥(堂哥)大声吆喝着,水很深……小钓杆线上绑的是小青蛙……。这一幕从没有人知道,我不会说起。肯定没人相信,因为当时我只有两参岁的样子。当天的事成了老辈人闲聊的话题,发现我是中午一过路的美女(我母亲叫她仙女)呼喊:沙塘谁家的孩子淹死了(浮在水面)。母亲捞起我,四爸装我入的渊兜(装土的竹编)没得救了,三爸偏方多用布料堵住屁眼放于是牛背!最后倒吊在核桃树上。都因太阳太大母亲抱我回屋。多年后母亲告诉我那天晚饭我照常吃。如今老辈人大多都作古,我却没有后福。
塘里河里游泳追鱼,救落水儿童等等,也许就是因为那一次,钓鱼成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事。水性,鱼性,能感觉到鱼在哪儿,却说不出所以然来。钓鱼很简单,说起却复杂深沉,春复秋冬早中晚天气情况,水位地形,鱼的口味喜好,风向湿度气温等等天时地利人和,钓杆钓具线组,调性,饵料配置……等等太多!
小时候有一杆斑竹鱼杆真的好拉风,斑竹的粗细长短轻重顺直度等手感总不是能轻易找得到合适的,再用煤油灯调直每一竹节并留下美观的图案。挂于梁上自然阴干经历的时间越久越好。每次钓完回家是不能随便放置鱼杆的,放置不好鱼杆就会变形,鱼腥味可能引起鼠害等。七星漂只能采用鸭翅上硬羽制成。鱼钩用绣花针做成,柴火煮饭时用火剪等烧红制成占火。
家乡河或塘中几乎所有位置均已钓过,记忆中却只有那么几个地点(钓位)钓获最多。父辈在找钓位常讲:池塘进出水口,滩,树阴水草处,深浅结合处,四角……会者钓经验,新手钓方便。热钓沱,冷钓边,不冷不热钓中间。河流:静钓流,流钓静。有草钓无草,无草找草钓。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流水钓边边,静水不钓弯,鱼窝鱼道才好钓。钓位不嫌浅,藏鱼要条件,向阳背风草中间。现在想来,经过了走一处钓一处的经历,其实钓位的选择还有很多外部条件的,不能一概而论,地形,深浅,水流路线,地气,水色,气味,环境等等条件而论。就像钓饵的选择上,列举川渝人吃麻辣,四川辣偏重麻,重庆人偏重辣。江浙人口味又不同,外国人口味更稀奇。一番江水一番鱼,一方鱼吃一方饵。春荤夏素秋自然。所以我初到新水域都准备了不同的饵,蚯蚓万能首选,商品饵(问当地钓者),自制饵料,面粉,小麦玉米等。不管是钱塘江、千岛湖、黄土高原水库、云贵川等,专找淡水野钓,收费养殖倒反味。反正走一路肯定钓一路(如果在养殖塘中钓的话装13的成本高哈,收费不养殖也钓但闹心,笑看啥竞技打比赛全是打广告),首先走走 目的找钓位。问问 目的看口味,人烟稀少还只有试试看,不过人少鱼肯定多哈。先喂窝子后钓鱼,脚步轻捷慢慢提。上鱼好时莫补窝,当心惊走这一拨。钓鱼不可死等候,东河无鱼西河走。水肥天热用淡食,水瘦天凉配香饵。明水远钓竖漂好,草窝近钓散浮妙。细线轻坠加小钩,提竿瞬间把腕抖。天悠悠,地悠悠,钓鱼的人儿无忧愁。钓鱼、钓鱼,境界为钓意。
境界者,山美、水美、人美、景美。
钓意钓获者,心境美、愉快、环境人际美、钓野生鱼获心跳的感觉和意外,野外环境空灵,没有一点燥音或虫鸣声可直刺你脑水的感觉。非斤塘钓多少买走自己处理所谓的手感,非广告美其名曰竞技打比赛之追名逐利。
美文一篇,作者是很有文学修养的。
谢谢
文采很好,说法很精辟
德阳东湖可以钓不?
东湖和南充的北湖公园一样,是不可以钓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