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露钩?不露钩?!

guquanjiang2014-09-11 00:22:25

  露钩?不露钩?!

  我小时侯钓鱼,也就是钓些蓝刀白鳝什么的。我的“师父”——也就大我几岁,钓龄也就比我多几个月——说:鱼比人狡猾,眼睛比人尖:要是你的鱼钩不藏在饵里,它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时你想钓它们,没门儿!

  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按我五十年前的师傅教导的这样:尽量把钩尖藏在鱼饵里去钓它们的。

  十年前,我“跟风”学会了“台钓”;也看了一些海钓的做法,慢慢我怀疑“师傅”的这个理论了。

  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现在怎么看,好象也不是钓鱼时鱼钩的位置非得“藏起来”是“唯一的标准”不可!

  鱼的觅食方式绝大多数只有两种:一是吸食;一是掠食;以我们在淡水里钓鱼的鱼种来看,好象没见有一些是您只要放下空钩放下就抢着吃的那种鱼!(我说的是一般:但我也在特定的水域里空钩也“瞎猫碰到‘死耗子’”过,所以,大家不能把这种特殊的意外收获当成您的技术或者运气。)

  我以前老是贬鱼的智商,经常在《钓鱼之家》上发表类似《鱼有脑子吗?》、或者《鱼的眼睛到底能看多远呀?》、要不就是《我怀疑鱼的智商》之类的什么老是挖苦嘲笑鱼的聪明和对它们的调侃小文,我现在有点后悔。

  但我不用从智商方面去考虑鱼的聪明:我只是从我的朋友和我们的朋友的实践经验上说:要是我们想“钓”它们的话:没必要把我们的钩“露、或者不露”看得太严重。我们要从我们和别人的实践上看——不是在钓鱼的时候,非要把鱼钩的尖藏在鱼饵里!

  小蓝刀是一种集体“群狼”式攻击掠食的鱼种。按我师父说的那种方法:“要把鱼钩从苍蝇的脑袋插入,又从屁股的排泄管穿出;而且一定要把钩尖藏在里面!”为的是怕蓝刀“看出来”!大了许多的时候学“台钓”,有的师父又说:那粉饵得把钩“全包”:要不鱼看见了的话就不会吃!

  以前我这人特别老实,基本是人家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师父挥手我前进!”

  后来觉得很累!按师父的教导的规定,有时“犯规”了以后自己觉得好象有时也不都是师父说得对:小时侯我钓蓝刀,有时偷懒,用半个苍蝇挂钩也能把蓝刀钓上来;后来在部队鱼塘里半夜“鬼祟”偷鱼,天黑心虚,没见那蚯蚓是不是真的“包”在那蚯蚓的屁股上;那鱼也不按我师父教的:露钩的一定不能吃的教导,老是上当!

  学台钓的时候用拉饵,“拉饵”方式更能说明钩尖不是非得要“藏”在鱼饵里道理;

  在广州蓝刀群居的地方用“七星钩”空钩钓鱼,蓝刀就是傻得抢食空钩!当然:空钩前面有一个装食的小篮子:

  又或者,在网上见有人介绍在篮装酸饵下的多钩任凭大头囫囵吞枣似地把鱼钩吸进去——很象海竿的那陀“大饵成窝”的钓法,于是我对师父说鱼的眼镜比人尖的说法开始有了困惑。

  西方有一个痴迷钓鱼而且也出了一本呕心沥血“大部头”的《钓鱼百科全书》的英国人胡比斯老先生在图解里表现,钩应该挂在动物或者昆虫的什么地方上,也明显地表明鱼钩是“外露”的!尤其是我们在《渔乐圈》的电视节目可以看到,在海钓的拖钓里,许多小鱼做饵,鱼钩是一定得露出来的!

  于是我就想:我们用台钓的时候,为了“诱钓合一”,当我们抛竿入水的刹那间,尽管您的哪个钩怎样被饵包得如何“严实”,在饵的下降过程中,一定会不断地溶化;尤其是在鱼饵较软、水较深的时候,您怎么知道那原来被饵料“包”得严实的鱼钩尖沉到水底的时候不会“露”出来呢?

  速钓时,万一配料不当或者技术不到家,拉出来的饵,多半有钩尖包不紧:更别说它们在入水的过程中,那钩一定会“露”得更加狰狞!!!

  鱼的鼻子比眼睛好,即使在晴朗无云的时候,人要是能看到200米外的一只鸡是公是雌的话,就鱼来说,在水清的时候,鱼的眼睛也就能看见十来米就很不错了,要是那鱼的眼睛真的“尖”的,可以看到鱼饵外露的钩的话,我想那鱼一定是个“远视眼”!

  况且,我们在深海钓鱼或者“夜钓”的时候,考虑过鱼的眼睛是不是和猫的眼睛一样的呀?

  因此,我们钓鱼的时候,无须过多考虑鱼的眼睛的功能;我反倒提醒朋友不如研究它们的鼻子作用!

  陆军

  2005年10月31日星期一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