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游戏里有个“蛇蛇争霸”,突发就觉得,这跟任何一个水域生态系统很相似。
大概就是一个场景里,一群玩家从小蛇开始在相场景里吸食资源,慢慢长大,相互之间还可以互啃,赢家吃掉输家变的更大,慢慢开始有更大的蛇,如果就只有场景里随机慢慢产生的资源,那很长时间里,即便是这最大的蛇,也不会有多大,因为资源少,只能在这些玩家中相互内部循环。游戏中途分几次刷“恶龙”,相当于给场景里扔了块肉,最终它会被玩家干掉,于是周围的玩家会疯抢“尸体”,于是很快出现了更多更大的蛇。
假设一片水域,偶然或人为原因,里面有了鱼,各种水生物,花白鲢,鲤鱼,草鱼,鲫鱼,黄辣丁,餐条,趴地虎,麦穗,螃蟹,虾,田螺,水草,微生物等等,就是一个生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任何鱼类死了后,尸体重新分解到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干预,这个水域就成了一个闭环,鱼类的数量和大小由该水域整体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这就是为什么,河流,水库里产几十斤的大鱼的几率远高于小池塘。
随着城市变大,人口增多,以及别的原因吧,这些年钓鱼的人猛增。我们在野外钓鱼,通常情况下,都会把鱼获带走(当然留大放小是正确的),带走了鱼其实也就带走了这个水域里的一部分能量,随着越来越多的鱼被带走,总的能量变小,也就会导致鱼群的数量和大小下滑,当然电鱼和网鱼是更大的因素,这帮人该拉去枪毙,这里不去讨论。很快城市及周边的各大水域钓鱼都变的很困难,很多之前好钓的场所都变成了空军基地,我不是专业人士,可能理解的不全。假如,我说假如啊,每个钓鱼人,在带走鱼获的同时,拿出个一两斤小鸡饲料倒回水里(小鸡饲料就2元一斤),又或者是过期的饵料,哪怕残羹剩饭,随便吧,把带走的能量给补充回去。这些养分慢慢被水里的生物一层层的循环,最终鱼群的数量和大小不受太大影响,下回再钓鱼,也不至于空军几率很大。这当然只能是理想状态,非常反人性的事情,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都是希望从大自然免费获取资源,又有几个愿意回馈呢,又有几个意识到这个问题呢。许多人连带走钓位上的垃圾都做不到。经常看到有钓友发鱼获照片,就会有别的钓友问位置,这种往往不会有答案,因为不能发出来,知道的人多了,这里很快就不好钓了。
文化有限,如果说的不对,别喷,谢谢。如果有钓友看了这篇文章,能明白我想表达的,给我点赞啥的,我也没白忙活,如果有钓友开始带走钓位上的垃圾,或者开始有意识的投喂,那当然就更好。
钓鱼的时候买点鱼苗放进去
弄点过期饲料倒进去都未必是大多数人做的到的,写篇牢骚文章改变不了现状,希望慢慢往好的方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