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天地苍茫,你我皆为过客。你若简单,生活便简单;你若淡然,人生便洒脱。
时值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季节!秋意已浓,钓友们勿忘添衣加裳!煮一壶秋色,看夜色从容!思念若有形,秋叶落不尽!岁月如歌,尽享时光深处的秋意!你安好,我无恙,小日子,如日蒸上…...
人食五谷杂粮,必有七情六欲!此刻老农夫之欲,莫过于鱼获满仓的奢望……
周老汉手捏着的早餐烧麦,在外乎也是来自于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五谷,泛指粳米(稻谷)、玉米、麦子,大豆、薯类;杂粮,指除米和面粉之外的粮食。
传说《论语》中的记载: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气兜兜的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岂能称夫子?”。其实孔子晚年的思想是很鄙视劳动的,也瞧不起劳动人民,将人分为治人者食人者和食于人者,其实这种偏见是很不公平的,所以,农夫周老汉也是被孔夫圣人瞧不起的小角色。
时光匆匆,就这样我们一个转身,夏天就变成了故事。而一次回眸,秋天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只是山野万里,藏不住秋天的爱意。秋风凛冽秋意斓珊,再也藏不住心里的你——— 我那肥肥美美的大鲫姑娘!
煮一壶秋色,斩大鲫从容!但万万没想到,小鲫却可以锚中它们的腮帮子擒获!
古渔谚语有“秋钓霜降后,冬钓下雪前”之说,古人果真没有欺骗我们,这是前辈们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鱼儿活跃度降低,但唯有鲫鱼在霜降后咬钩依旧积极。
请直视周老汉手中拿捏着的小小鲫儿,而不是将目光聚焦到周老汉自改自涂的阴天漂!
浅浅聊聊晚秋擒大鲫的方方面面:
1. 晚秋时节,多数鱼儿向深水区游离,但在水草丰茂之处,因鱼类的趋温特性,仍然有可能在较浅区域活动。
2. 若垂钓水域水草稀少,可选择向阳小水面、老河道以及深浅交界处。
3. 小水面水质清且无草障,应选水域中间较深处打窝;小水面有水草或水质浑浊,可选择2 米左右水深打窝垂钓。
4. 阴天或小雨天,整日温差小,全天均可出钓。
5. 大晴天宜钓稍浅的区域,同时浑水优于清澈的水。
6. 选择温差不大的天气垂钓。
7. 商品饵可选浓腥款,蚯蚓、红虫等活饵也佳。
8. 在钓竿选择方面,鲫鱼多在远岸深水,鱼竿不能短。小水面用 6.3 米左右,水面宽则需 7.2 米。
9. 线组用细线小钩,当然,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
10. 鱼钩选 3 - 4 号袖钩,蚯蚓钓用小号伊豆钩。(周老汉常用0.3号千又倒剌钩)
从霜降到下雪前,是钓鱼黄金期,大鲫鱼频繁吃食吐钩,然后上岸咬人!
秋色虽美,却不堪醉。我总试图留住这不紧不慢的时光,捕捉秋的温暖记忆,深深珍藏于心底。秋天,在不经意中,一寸寸地老了,又会悄然从指缝中溜走。
风裹着落叶,瞬间的降温带来的凉意,仿佛秋已过,冬已至。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是渐染的,但寒冷是突然的,一雨方知是暮秋。
在这渐冷的暮秋中,最温暖人心的,莫过于对静水中藏匿着的大板鲫儿那份温暖的惦记。它如同老汉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归途,赋予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冷暖交替,季节变迁,愿我们心存安暖,不惧岁月寒凉。
2024年10月26日农夫周老汉凉秋从容斩鲫日记。
好文采
很久没有读到周大师的文章了,今日终于得见。一直一来很喜欢读大师的文章,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读大师的文章不仅能陶冶性情,还能学习钓鱼技巧,希望大师多发文章,多分享鱼获和钓技,最好还能分享一下钓点
文章胜于钓技,世外高人
周公佳作,才华横溢,妙笔生花
老汉鱼获羡煞老夫也!
开头那个包子我以为拿去打窝的呢?没舍得,自己吃了!
此篇从文章角度分析,一半抒情散文,一半说明文,风格不统一。
自古长江英豪多,文章与鱼都漂亮!
大师出品,必属精品!
最后一句画龙点睛之笔!
钓点是关键,资源是王道
请多指教!
请多提宝贵意见!至于钓点,高德搜“乌山派出所”,然后往北走300米左右直达,附近有七八条内河,均可全免费垂钓,同时网工电工从沒停歇过。
承让,承让!
惭愧啊惭愧!
每每看到周大师凯旋归来,久久按耐不住一颗躁动的心。
提着鱼获逛街,估计要挨打
与校长垂钓的水域相比起来,真是相差太大,因为此处网工实在太多。
零乱之美也是一种“境界”,矫情造作信口胡来甚至无病呻吟故弄悬殊也是一种习惯,千姿百态才构成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要是都统一了,岂能诸子百家竞相争鸣?所以周老汉山野莽夫一枚,不知戒律清规不识文体章法,自由散漫惯了,难成大器,校长所言极是,请不吝赐教!
岂敢岂敢,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