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张泽狂拉瓜子鲫
周末公司有客户要来审核,双休日被迫加班。眼看着晴朗的天空朵朵白云飘,想着肥肥的鱼儿轻快的在水中游,我心里好一阵激动又好一阵遗憾,这个八月十五双休日的出钓计划看来又要搁浅了。
周六一天,从早上上班到晚上下班,都闷闷不乐。晚上回到家,一个人无精打采地整理着饵料,整理着钓具,爱不释手地不住抚摸,如果明天能去钓鱼该有多好啊。我心里一直在想着,吃过晚饭,正在钓鱼网站上溜达,同事打来电话说,明天客户不来了。我心里一阵狂喜,又打电话给人事科,确认周日也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不上班后,就欣喜若狂地开始弄我的饵料,又给钓鱼协会的几个同事打了好一通电话,一致同意,明天也就是中秋节,我们出战张泽一野塘,目标是野生大鲤。
把闹钟调到凌晨四点半,又到楼下仔细检查了车子,该打气的就打了气,该换零件的就换了零件,又到超市里买了水和干粮,回到家又检查了一遍各种钓具,最后才打开灶子,开始蒸饵料。我准备了下面的饵料,想在天亮后钓大鲤的时候,顺便再钓起些鲫鱼来。
我把玉米面用水和了,揉了几个大团,放在蒸屉上,蒸得大概有八成熟,我都能闻到香味了,就熄了火,让它自行晾凉,等用手试了不再烫手,就把黄豆面和蚕豆粉一层一层地摊上去,又在料盆里和了拌匀,用手捏了捏,感觉还行。就又掺了些颗粒饲料,用蒸料的水拌了少许,就放在料盆里了。反正明天一大早就起床了,赶到钓点就可以开钩。
我做的这个饵料,在我的印象当中,集窝料和钓饵于一体的,不论是打窝子还是挂在钩上,都能钓到鲤鱼或鲫鱼的。还有,我还另外准备了其他的两种饵料,一种是钓浮鲢用的,就是商品饵918野战篇加上花生饼外加面粉做成的饵料;另一种是商品饵蓝鲫外加鸡蛋面做成的钓鲫专用饵料,这两种饵都是集窝料和钓饵于一体的,我只是这样准备的,因为我知道我们要去的张泽这个塘子,一向都是鲤鱼居多,不过都是早晨8点钟以前咬钩比较疯狂,只要用饵对路,肯定能收获不菲,而过了八点,那些小鲫鱼就会出来,尾随鲤鱼来闹窝子砸场子,这个时候你眼看着下面不停地冒着鲤鱼星,而上钩的常常是这些傻乎乎的小鲫鱼——我在这张泽这个地方,钓到最大的鲫鱼也不过刚刚三两多。
另外,到了中午,如果你采用浮钓,肯定能钓到那种白白胖胖的大鲢鱼的——因为我到现在为止,去了已经不下十次了,对那里的鱼情,我已经基本上摸得八九不离十了,所以,我在饵料方面作这样的准备,是事出有因的。
等到我洗刷完毕,用温水泡了脚,倦意连连地倚在床头翻看钓鱼杂志的时候,已经是半夜将近十一点了。忙急急地熄了灯,躺在床上想睡过去,可心里想着力搏大鱼的激奋,又睡不着了,翻来覆去地好一阵辗转,才在纷乱的思绪中睡去。
闹钟一阵紧似一阵的喔喔啼叫,我才在睡意缠绵中醒过来,摁灭闹钟,赶紧穿衣,洗脸刷牙,提东西下楼推车,于晨曦蒙蒙中驶出了院子——等我到达公司门口时,钓鱼协会的几位同事已经等在门外。相互寒喧过后,在门口的那些小摊上喝了一杯温豆浆,吃了一根热油条,一行六人,一字排开,顺着香泾路就朝南进发了。
天还没有亮,路上已经有了稀疏的行人了,或是晨练的,或是趁早出远门,都远远近近地迎着我们过去了——不远处的黄浦江上,那些沉重的马达声,以及在黎明的薄雾中传得老远的汽笛声,仿佛都颤悠悠宣告着黑暗即将结束,黎明已经来到。我们骑着车,听着路两旁那些高高直直的沙杉树上间或的鸟鸣,谈论着今天能有什么样的收获,就过了松浦大桥。越过叶谢农贸市场,转了弯,朝西面的叶谢苗圃基地进发,好一阵猛踏紧踩,苗圃基地那个高高大大的牌子在晨曦中露了出来,我心里一阵欢呼,要到了。
看看手机,才五点四十分,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大家都分散开,各自去找自己喜欢的钓点——其实这一段窄长的塘子,原先是黄浦江岔过来的一处沟渠,后来由于修路,两头就堵截了,几经沉淀,里面的水质清澈而富有营养,加上这里几乎就没多少人垂钓和电鱼,所以这里的鱼都几乎呈完全的自然状态,那些一两斤重的野生鲤鱼以及两三斤重的白鲢,总能看见跃出水面——这些都是最先发现这个钓点的黄师傅说的,其实我们来过几次之后,就知道,这里确实如此。
我还是去我以前的那个钓位,那里靠近桥洞,水面上常有树叶草屑吹落,想来也是聚鱼的理想场所,想着便过去了。拿出昨晚做好的玉米面饵,相距五六米用打窝器打了三四个窝子,在等待发窝的时候,我在双钩上挂了蚯蚓,抛到水里诱鱼,将竿固定好,自己去弄鱼饵。我就看了看水,又看了看岸,两边的草在丰沛的降水里已经疯长得垂到水里了,再加上苗圃园那边,隔了铁栅栏不让人攀越的地方,那些草更是长得一发不可收,而且正值金秋,好多的草上都顶着花冠或草籽苞,风过处,常常有花絮和草籽摇落入水,我一看这不是正好钓鱼的最佳所在吗?!
便想着先不用钓鲤的饵料,现在天刚亮,先试着钓鲫看行不行。想着,便拿出蓝鲫,打开生蛋,拌了面粉,三揉两搓就和好了饵料。试了试,柔韧与松软程度刚刚好,便轻提鱼竿,谁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鱼咬钩了,等我意识到有鱼的时候,其实已为时过晚,眼看着已出水的小鳊鱼挣扎着掉进水里,心里好一阵喜悦——选对钓点了。
并没有遗憾产生,我知道刚开始,还不知道天这么早,这块水域到底逡巡着什么类型的鱼,所以当看到鱼脱钩逃跑时,我反而有些许的高兴溢于言表。自言自语说,好,有鳊鱼啊。赶紧搓了两粒饵裹于钩上,抛过去,又顿了一下,提上来,接二连三抛了四五钩下去,等第六钩装上抛进去,我就紧握着竿待鱼来咬钩。
还好,没多久,就见星漂动了,有鱼咬钩。看着浮漂轻顿的感觉很是小心翼翼,我也吃不准咬钩的是什么鱼,只见轻顿之后,猛地星漂就上扬了两粒,完全顶漂,典型的鲫鱼咬钩漂像啊,忙轻提竿,有鱼,已经中鱼了,不大,提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条小嘴阔身的小鳊鱼啊,有三四两重吧。好,开门大吉啊,忙摊开鱼护,扎在水边,取鱼入护,捻饵上钩,扬竿就抛进窝点。
我看水面,有鱼星,星星点点的冒出,很小的气泡,但很密集,一会儿一阵儿,我一看好啊,鲫鱼群来了。便盯着漂,生怕有一点点的疏忽而错过了提竿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一直以来,我钓到的都是鲢鱼或草鱼,好久都没有与这鲫鱼轻舞飞扬了,我真想找回以前的那份感觉。眼看着漂又顿了,这次却是很轻很缓的那种,就顿了两下,就来了一个大黑漂,还没等我扬竿,那漂又慢慢地从下面漂上来了,我不知其所以然,也没敢提竿,上来的漂竟一动不动地浮着,我想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便轻轻提了竿,上岸上我才看到,那是一条中指那么长那么粗的透明的河虾,呵呵,河虾也来凑热闹了啊。
取下来,有些失望,巴望中的鲫鱼竟然还没有粉墨登场呢。又揉了揉饵料,搓出两粒黄豆那么大的两颗,顺手就扬竿抛了过去,还没有等漂稳住,我就感觉有鱼追着钩在咬了,看着浮漂一粒一粒地沉下去又漂上来的当间,我当机立断,就提了竿,好啊,终于有鲫鱼上钩了,金黄色的小鲫,漂亮极了在水面划了一道弧线就上了岸,取鱼入护,就又下了钩。
裤袋里一阵紧似一阵的手机震动,让我赶紧掏出手机,摁响接听键,同事小唐兴高采烈地告诉我,黄师傅上了一条大鲤了,三斤多呢。我听了心里一震,乖乖,来这里还不到半个小时吧,虽然天已经大亮,但是上鱼也太快了吧。我直后悔用了钓鲫饵了,但又看着咬钩甚猛,就没有换饵——等手机装进口袋看鱼浮的时候,七星漂竟全部浮起在水面了,完全顶漂啊。
肯定又是小鲫一条,漫不经心地提竿,谁知,当我正要提起竿子里,水下咬钩之物猛地一个发力,把我没有伸出来的杆体全部给拉了出来,而且随着它往前冲的那个力量,差点也把我拉到了水里,好在我手扶着了桥墩了。我一看不好,中钩的绝非一条小鱼,能把我整个儿扯动的鱼想来也绝非等闲之辈啊。怎么办,眼看着线就要绷紧,如果再往前冲的话,不是线断就是竿折,怎么办,我得想想办法了。我定了定神,右手借着它往前的冲力让它往左边冲去,只要它不往对岸和桥洞下面冲,我就不怕,左边是长长的水面,右边是桥洞,我只有让它往左面冲了。
还好,没有跟我进行誓死的拔河游戏,它竟然乖乖的顺着竿子带动的方向,向左边游来,我又将它向岸边引来,来回翻腾好几个回合,总算将它遛倒,一手举抄网,一手扬弯竿,把鱼给弄上了岸,天啊,这家伙很像鲤鱼,却更像鲫鱼,金黄色肥厚的身体,整齐有序的鳞片,少说也有两斤重吧,可它在水下的力量远不止两斤的鲤鱼那么大力量吧。从抄网里弄出这条我也不知是鲫鱼还是鲤鱼的鱼,放进鱼护,它很兴奋地潜到护底,又想从鱼护里往外窜,扑楞水的声音甚是激烈。后来在回家的途中,孙黄两师傅看见,倒是大吃一惊,说小子不错啊,这条罕见的绝迹鲤鲫鱼让你给钓上来了啊。我才知道,这家伙原来名叫鲤鲫鱼啊,莫非是一条鲤鱼与鲫鱼杂交出来的优良品种?!
我没管它,接着就还是裹饵下钩,这一下,那个漂像倒很像小鱼闹窝的样子,可提起竿,却是瓜子小鲫鱼,一二两重的样子,取鱼。接着连续,没空过一下钩,接连上了十多条纯一色一般大小的瓜子小鲫,都是金黄色的身体,都很是兴致勃勃的样子。这些鱼我几乎是飞竿就提,一提必中,我就开始怀疑,为什么只有小鲫上钩,大鱼都哪去了?
八点多了,小唐又打过来电话,说孙师傅上了四条大鲤鱼了,都在两斤左右。我一听直咋舌,我咋没能钓上来呢。但我又不怎么服气,提提鱼护看到,除了那条半鲫半鲤的大鲤鲫鱼外,我这鱼护里到现在为止,少说也有五十条的瓜子小鲫了,沉甸甸的感觉,倒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从八点我稍作歇息开始,我就把刚才那条大虾从鱼护里拣出来,捏头去尾捏碎,揉在了蓝鲫跟鸡蛋面的饵料中,我想试一下,鲜虾是否能起到一定作用,我看看手中还有鸡蛋那么大一团饵料,也就没敢多用,每次上钩就以仅能裹住钩尖的点到即止,抛钩下去,谁知比刚才可猛烈多了,几乎是下钩必有鱼,而且全是比刚才稍大一点的鲫鱼,鲫鱼的颜色也换成了银色的了。我频频扬竿上鱼,引得早上过路的行人驻足观看,有几个开车的人也停下车,站在桥看我轻拢慢捻地伸张自如。
眼看着鱼护里已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