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 12月8日 晚上
地点:广州大学城中心湖
鱼竿:5.85m禧玛诺博大师glv2
浮漂:渔具实验室2.1g0.40mm细尾漂
线组:东丽A78L0.8主线+A78N0.5子线
鱼钩:0.8金阿矶
窝料:红虫蚯蚓颗粒
饵料:大学城钓鱼俱乐部自制冻饵+鲮鱼饵
上期搓绿豆大小冻饵钓麦鲮意外取得成功,一直想再钓一场验证一下该钓法是否真的有效。考虑到上次钓白条的2号袖在将鱼迁离窝点的过程中屡次脱钩,这次作战换了0.8金阿矶,绑总长70cm的0.5号子线。
0.8阿矶钩门宽度跟4号袖差不多看着像金海夕,但钩柄比袖钩和海夕短,钩条也更细。这样的钩型钓鲮鱼非常合适,既容易入口,又不易脱钩。
这是我常用的小老头浮漂,不是打广告,只是这漂真的太好用了,忍不住安利一下。这个漂唯一的缺点同时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漂尾太细,0.4mm的尾说是全网最细也不为过。我用了一年多,愣是把50度近视给治好了。去年我用0.4mm的2.7m都看着费劲,现在白天能看清3.9m,晚上6.3m也看得清清楚楚。
我也曾是为了追求灵敏度买了一堆黄金眼的野钓选手,自从换了小老头以后,这些黄金眼都束之高阁沦为观赏品了。
下面进入正题。首先来报道的是目标鱼麦鲮,提竿时还以为是锚到大头呢,拖到水面才发现是麦鲮。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麦鲮是锚尾巴上来的,两分多钟彻底把它体力耗尽遛到翻白肚,进鱼护以后都缓了十几分钟才能正常游动。
本来感觉这么细的线锚尾巴没什么机会呢,之前同等个体麦鲮锚尾巴1.2的线都切过,没想到它发了几波力愣是没切,这就是软竿的优势呀。
上完这条鱼以后就进入了一段空窗期,浮漂基本上没啥动静,连平常闹窝的小鲢鳙都没有了踪影。眼看时间已到9点,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果断抛弃了避小非的纯鲮鱼饵,换上了掺了自制冻饵的鲮鱼饵。
一换饵立马奏效,浮漂到位一个半目小点顿,中鱼!半分钟拿下,入抄一看,这不是我上次心心念念的斑点飞吗!上两周鲜甜可口的纯冻饵你不吃,这回掺了大半鲮鱼饵你倒是吃得挺开心,是山猪吃不了细糠吗?
接下来就开启了连竿模式,小个体的斑点非和吉利慈鲷一直狂口,时不时来一条大的。值得做笔记的是,一目以上的大顿口和各种火箭口全部都是小的,半斤以上的几乎全是半目到一目的小点顿上的。
连竿了两个多小时,鱼够吃了,也钓过瘾了,眼看时间不早就见好就收了。老样子,摊开我的不伤鱼神器(园艺地垫)来拍照装逼。
挑了些大的带走,剩下的垫子兜起来放流。
处理干净,分装好放冰箱,又是不用买鱼的一周。
是不是搞错了,哪来的斑点非
斑点非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口语化的叫法,也有叫花非、白罗非、奥杂的,可能你认为这个称呼特指花鲷吧。一般这种小嘴宽身身上有斑的我们这都习惯叫斑点非。而且这鱼在不同环境下斑点的深浅也会不一样,你看最后一张图是我去鳞杀好的,鱼肉上的斑点就比较明显了。
你这个冻饵能不能采购一些
你买战神的肝味就好啦,区别不大的
大师厉害
大学城有个菜地专门钓罗飞,真的钓吐了,空军次数多了就回去找手感
可能我肤浅了,斑点非对水质要求特别严。广州好像只有增江正果段才有。
同意你的说法!
吃鱼三步曲,珠江进货,大学中心湖净化、吃鱼
中心湖水质现在非常好,也有钓到跟花鲷斑点分布一样的,但比较小。我感觉这种小嘴宽身摸起来比较软的跟小的是一个品种,吃着味道一样,都是肉比较厚实、鲜甜、脂肪多,骨头和鳞片也比较软。怀疑是成长环境影响了肤色,有些花鲷老了斑点会连成一片,我养在鱼桶里的小斑点有时也会整条发黑。
是这么想的,但感觉不管进多少货一个周末就被搞完了我放了几百斤大嘴非,至今一条都没钓到过
你可以百度一下斑点非,看看那图片再和你钓的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我知道你指的是哪种,我有拍过照,但这里发不了图,下次发帖顺便发张图吧。我就是因为比较了解它,特别钻研过这种鱼的钓法所以才会认为是同一品种。如果你说的是花鲷,那我我只在大学城广大的湖里遇到过,而且我感觉花鲷头部跟罗非长得挺不一样的,都不能称之为“非”了。但如果是说嘴又尖又小,鳞片上有点阵状黑色分布的,那大学城就很多地方都有了。
你仔细看看照片里绿色垫子上比较小条的也能看出来身上的斑点,我抓手里拍的还有抄网里的那个我也知道不是,那些应该是各种品种罗非和吉利慈鲷杂交的产物
麻涌华阳湖大把,而且大
中心湖哪个位置?n年没去过了
多大的非?以前菜地多,数年未去了
不是住附近不建议来中心湖,不是特别熟悉情况很难钓到什么鱼的,没必要大老远跑来鱼这么少的地方玩。大学城每个闸口都很多斤非公斤非
别吃到自己的放生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