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鱼星下钩,跟着鱼群指向标走
鱼星是鱼类最常见的一种活动迹象,它是鱼类在水下活动、呼吸、觅食、身体翻动等行为造成的气泡上浮的结果。
有鱼星的地方往往也意味着有鱼群的存在,而在寻找钓位和发现目标鱼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鱼星来进行判断,说它是钓鱼的指向标完全没有错。不过彩色的泡沫,一触就破,像刹那的烟火,想要把握好鱼星可是很不容易的。
【鱼星的特质】
鱼星是鱼类在觅食,游动,翻动身体时搅动水底的泥沙而涌起的沼气,或者身体吐出的气泡,它的出现,虽然和鱼类在水下的活动拖不了干系。但是它在上浮到水面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破碎,消失的情况,可能水底早就一片混乱,但是水面只是星星点点两三个气泡,钓鱼人也会因为误判而错失钓鱼的良机。
从形态上而看,鱼星多是单粒出现的,但是也不乏成串出现,或者连片出现的。这一般是水下鱼群大,活动较为频繁造成的,尤其是一些大鱼在水下争抢食物,或者鲤鱼之流翻动水下淤泥事的结果。而大小来看,我也遇到过盆子大的鱼星,虽然我当时并没有想到那会是鱼星,因为太大了;也遇到过小的不起眼的鱼星。
很多人都认为鱼星的大小,就和水下鱼群的多少,大小有直接的相关。但是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完全的相关,那些神秘的鱼星并不会轻易的透露水下的真实情况的,还需要钓鱼人自己多把握,多揣摩,多分析才行。
虽然有人喜欢强调,鱼星和自然产生的沼气泡过于相似,无从辨别,以鱼星为寻找鱼群,确定钓位的标准会出现错误的。但是我常年都是跟着鱼星走,是不是沼气完全不关心,因为沼气的形成就是各种可腐败分解的物质聚集在一起造成的,而这种地方往往食物也比较多,是鱼类觅食的一个好地方。沼气泡多的地方,并不意味着没有鱼,反而说明水下的食物多,鱼类在这里觅食的可能性大,是钓鱼的好地方。
当然了,虽然我不顾及是否是沼气,但并不代表我辨别不出来什么是沼气泡。沼气泡是水底的腐败物质分解而成,产生于天气较热的时候,所以在冬天的时候看到气泡就可以直接排除沼气泡的可能了。因为鱼类的生存规律的原因,鱼星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冬天鱼类新陈代谢很慢,鱼星出现的可能性也很小的。夏天的新陈代谢速度快,呼出的气泡量大,恰好和沼气泡出现的时间撞在一起了,所以想要从时间上确定气泡确实不容易。
另外,由于沼气泡的性质,它在出水的时候速度较快,露出水面即很快破碎,至于具体的物理或者化学原因,我不懂。而鱼泡上浮速度较慢,而且因为是鱼类自然分泌的产物,有时会携带一些粘液,最终在浮出水面时能够保持更长的时间。
【常见鱼类的鱼星特质】
鲫鱼:它每次分泌的粘液较多,所以突出的气泡能够保持很久,一般在窝子附近出现的单个,或者双个,不断移动位置的鱼星多是鲫鱼的产物。大小也不大,小鱼多不到一厘米,一斤以上的鲫鱼能够到一厘米以上。
鲤鱼:多是气泡群的形式出现,但是在大小方面并不是均匀大小,在气泡浮现的同时,伴有杂志枯枝淤泥出现,这是因为鲤鱼觅食喜欢拱食的原因造成的。
草鱼:草鱼鱼星多是均匀出现,大小也在一厘米一下,看起来和鲤鱼挺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