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日
一,选点
收到钓鱼之家营销专员的微信,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之家一款新品窝料和钓饵的测试。当然愿意啊!这是一款能钓到大物的宝贝!去哪儿测试是个需要寻思的问题!去传统钓有水草的水面肯定不行,上了大物挂草怎么办?正在踌躇,十日傍晚突然接到表侄儿夏的视频电话。他开了一只冲锋舟正在成子湖上寻找考察垂钓的地点,让我看看怎么样?
我问水有多深?他说一米多。好啊!我说,就那儿吧。
这个点在马化河南端的大湖里,几年前我曾跟老何进去钓过鱼,那次钓得不错。
今早六点半到了这片水域,环境美不胜收。蓝天白云下,万顷碧波。有稀稀拉拉的浮水荷叶,有大片的明水。附近有一片藕地荷花怒放,色彩红艳!我对夏说,就这儿吧。荷叶间隙钓鲫鱼,明水钓大货。
打了一个窝子夏就连接钩线下钩了,我用夏的窝料给他再打了一个。用自己的酒米在荷叶空洞里打了两个窝。然后拆袋,用嫩玉米打了一个,用老坛五谷杂粮打了一个,都在明水。
我想,既然是测试,最好的办法是比较。所以昨晚我特地买了一袋老坛纯玉米发酵窝料。在我们行业内如果搞研究试验,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对比。设若干个实验班,再设若干个对照班。实验班用新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对照班用通常例行办法教育教学。记录实验的对比数据,比如学生德智体美劳成长进步学习考试成绩等等的数据,与同时记录的对照班的同样数据进行对比,经过设定时间的试验,孰优孰劣,一清二楚。新理论优则推广,劣则废止。
要是只用嫩玉米钓不到鱼呢?是资源不行还是嫩玉米不好?说不清。两种窝料都钓不到,那大概率是资源问题,或天气原因导致鱼不入窝不开口,其中一种窝料钓到了另一种钓不到,则优劣不言自明。所以,设立对照物进行测试得到的数据和结论更有说服力。
夏突然大呼,操蛋!水太浅了!我抬头看了下他的浮漂,真得很浅!仅有不足八十厘米深了。我心里不禁打鼓,这么浅的水,鱼能好钓吗?
嫩玉米大袋里装了两小袋,大概是一斤一小袋。有一小袋封口破了,拿它先用,玉米粒粘粘的汁水都漏了出来,顿时冲锋舟里弥漫起浓郁的煮玉米的香甜味儿。水浅,我用羽毛球打窝器,打了三下嫩玉米,做了一个窝子。再用老坛玉米做了一个,同等数量。
我花了大约半个小时做窝,忙清了,稍事休息,喝茶。
把抄网安装好,准备拿大物!夏说一定能钓到大的吗?我笑道,为你准备的。
看夏钓鱼。只见他的浮漂在跳芭蕾!每提必空!常常黑漂,提钩还是没鱼。夏抱怨说,已经用掉半袋蚯蚓了,还没钓到一条鱼!
抬眼北望,这里离北岸约八百米。北岸边我许多次去玩过,在那儿发过财。春天在那儿钓鱼,每天都钓十多斤。有一次三月天用小钩细线竟然钓到一条六斤三两的大鲤鱼。往西不远有条河叫肖河,它的南端湖口我去钓过鱼。再往西不远有条河叫五河,有年初秋,也是教师节后,在五河南端入湖口的湖里,我一天钓到八条鲤鱼!最大的三斤八两,最小的一斤八两。加上鲫鱼那天钓获二十多斤!
也是初秋,也是教师节后,今天钓情又会怎样呢?一切都是未知,一切也充满了希望和憧憬!野钓对爱好者的诱惑,堪比美女对登徒子的诱惑!
夏还是不断上蚯蚓不断提空钩。
我开始钓鱼。
先钓鲫鱼窝子。用的星漂朝天钩。情景跟夏一样!但我钓到了一条小翘嘴。
两个窝子都是小鬼鱼闹窝!
换上大线大钩穿嫩玉米钓大物!久久没有动静。也有小鱼闹,可是玉米吃不进嘴,漂微微动,那种没出息地动,那种不用理它的动。
换上老坛玉米作饵钓老坛玉米的窝子,也久久没动静。有点动静也是小鬼鱼瞎闹。
都说守大鱼,守大鱼,钓大鱼要死守对吧?如果夏钓到目标鱼了,我就去钓荷叶洞里的窝子,现在我就死守嫩玉米和老坛玉米的窝了。来来回回倒腾换钓饵,后来我想之家的嫩玉米钓饵不用换吧,直接把钩子来回倒腾到窝子守就行了。守了一个小时!夏说,走吧?一包蚯蚓用光了,没钓到一条鱼,说明这里耗水之后鱼走了啊!好吧,我无奈地说。
走!去钓航道,那里水深。
二,深水有鱼
马化河是一条灌溉排涝河。前年开始在成子湖大堤北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节制闸。两层楼,飞檐翘角,中国风格。闸南又修建了一座漂亮的桥。如今工程基本结束,工人早已撤退,但是,还有些工程留着没有扫尾。比如通向节制闸的路是土路,通过大桥的路也没做完,两边都留一截,没搭上大堤。我猜是政府欠承包商工程款,承包商便留些工程做“人质”,好要钱。
河也被疏浚过了,比较深。我测试一下航道也即河心有两米多深。
固定好冲锋舟,再次打窝。
夏还是只打一个窝子,他是攥成团投下去的,打的重窝。我打了三个。一个嫩玉米的,一个老坛玉米的,一个自制酒米的。酒米的窝子打在浅水,靠近水草,其余两个都打在两米多的深水。
夏已经钓了一个小时了。他钓到了一条金黄的昂刺,个儿还可以。看到他上鱼我才下钩。浅水的窝子水深不足一米,情景跟在藕地一样。不钓它了。挂嫩玉米钓饵,或者挂老坛玉米粒钓饵,钓大物,但是,毫无动静!漂一动不动。失望!
然而,这里是有鱼的,而且有大鱼!夏的窝子附近有大板鲫跳跃,不远处的草边有大鲤鱼跳起来露出金黄的肚皮。酒米窝子我没去钓,不知受了什么刺激,从里面突然跳出一条有三四斤的鲤鱼,飞了有一米多远,落在嫩玉米窝子附近。远处大鱼跳起跌落的砸水声也此起彼伏。
可是,大鱼不进窝子。
不管是煮熟的嫩玉米还是老坛发酵玉米,都无大鱼问津!
我一钩挂玉米一钩挂蚯蚓试试如何?
下钩就有口了。
嫩玉米的窝子里诱进了鲫鱼。
老坛发酵玉米的窝子里也诱进了鲫鱼,还有昂刺。
两个窝子换着来。可是钓了许久玉米粒始终没有鱼吃,我想,别大姐不出嫁耽误了小姨子!干脆全部换成了双钩挂蚯蚓。这下好了,随即就钓了双。
夏钓到了一条昂刺之后,再也无鱼咬钩。漂成定海神针了!他说。
你没用小药啊,还是小药下多了?我不无讥讽地笑着问。
夏扑哧一笑,坦言道,下多了,死窝了!
夏是现场制窝料的。一个塑料袋,装了大米玉米面菜籽饼颗粒,往里面倒了好几种乱七八糟的小药,加水,下手拌拌,勒勒,捏成团往下抛。从来不用打窝器。
跟我一起钓鱼,我常讥讽他没了小药就不会钓鱼。典型的小药滥用者!夏反唇相讥,表叔的窝料里不也有中药吗?我这中药其实都是草本香料,你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化学小药能比吗?我说。夏不再吱声。
补窝。吃饭。
夏又钓到一条鲫鱼。两鲫。他叹息了一声。说,看来,今天手太背了!
补窝用的料一个是嫩玉米,一个是老坛发酵玉米。结果,煮熟嫩玉米的窝子,补窝后又钓到了不少,而老坛发酵玉米的窝子,也不甘落后,鲫鱼昂刺都有上钩。二者几乎不分伯仲。
有点儿走水,水往南走,往大湖里走。我立马换上大漂重铅,钓滑铅,抗走水。
夏也在那边调漂,加铅,一会儿加重了,一会儿又剪掉些,嫌轻了。一会儿换上大漂,一会儿又嫌大了换了支小点的。一直在穷折腾!却没钓到一条鱼。
我在他左边,我在两个窝子里轮着钓,一会儿钓到一条昂刺,一会儿又钓到一条鲫鱼。
夏的浮漂没有一丝一毫的动静!逗钓!他说。拿出另一套钩线,竟然不用蚯蚓,用什么泡沫珠,绿色的,鹅黄色的,粉红色的,花花绿绿一瓶子。拣两个挂在钩子上。放下去,一会儿提下钩,一会儿提下钩。还是没钓到鱼。最终,仍然换上立漂双钩挂蚯蚓钓。
我这边不紧不慢,过几分钟就会上一条,或者一两条两三条小连一下。
鱼都不大,鲫鱼昂刺都在一两左右,大的也有一两五到二两的,少。但是个个出水都很漂亮,皮毛靓丽,雪白。我因为要写帖留点素材,有时会拍照,被夏讥笑了:钓点小鱼,还要拍照!我哈哈大笑,小鱼总比没鱼强吧!夏撇撇嘴,继续他的垂钓。
一条铁皮船从大湖里开上来,瞎了眼似的贴近我们的竿尖处走,搅起了波浪。夏没钓到鱼,心情不好,骂道:瞎逼带眼的,没看到哥在钓鱼啊,往那边走走离远着点儿会死啊!柴油机突突突地大叫,冒着浓烟,估计开船的那厮也根本没听见,夏白骂了。被船桨一搅和,我这窝子也好一阵子没口。
二级东风,整个上午到下午两点都在刮,湖上风,无遮挡,比预报的要大一些。觉得舒爽,凉快。夏支起了钓伞,我则戴了渔夫帽,一直裸晒。没感到多热。可是两点以后,风停了,天上逐渐布满了乌云,太阳半遮半掩。此时只见湖面上大群的无数的白条跳出水面。跳起来,落下去;再跳起来,再落下去。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持续了很久。夏说,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鲳条啊!要是有条丝网,下一网,就不用钓了。
风停了之后开始感到有点儿闷热。毕竟最高气温还在二十九度。白条乱跳,是在“作天”啊。天气预报明天有中到大雨。夜里就会下雨。雨前,鱼会有反应的。
但是,水深,两米多深处的鲫鱼和昂刺还是给口。
十五点之后,没有风,也没有了太阳,鱼口反而密了一阵,每隔分把钟就会上钩一条。
夏钓到了他今天的第四条鱼,鲫鱼。
到了十五点半,我说,再钓一条收竿鱼,收啊?夏说,随你,你说钓到什么时候我都陪你。
果然钓到了。收!
我把蚯蚓袋我的食品包装袋牛奶盒等垃圾装进了一只塑料袋,放在舱里,对夏说,靠了岸你把这袋垃圾放进垃圾箱。岸上有一户看鱼塘的人家,门前有垃圾箱。哪知夏说,垃圾还不扔掉!随手拾起扔进了北边的水草地。我顿时不悦!批评道,你怎么可以随手乱扔垃圾!一个老板竟然一点环保意识都没有,我真感到惊讶!言教之后继之身教,我拿起钓竿把垃圾袋钓了回来,放进了我的钓具包。带回。夏被批评却没有吱声,笑了笑。我的批评估计会有用,至少下次不敢当我面乱扔垃圾了吧?
夏的四条鱼给我了。
本次嫩玉米窝料钓饵测试过程就是这样。大物窝料却没钓到大物,有点儿遗憾,但也属于正常,许多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才导致如此结果。测试表明,嫩玉米窝料诱鱼力还是不错的,钓到了鲫鱼和昂刺。从效果上看,嫩玉米比它的对照品老坛发酵玉米,虽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优势,但也不比它差多少。二者的诱鱼效果差不多。从数据上看,同等条件下,我一共钓到了三十二条鱼,从嫩玉米的窝子里钓到了十五条,从老坛发酵玉米的窝子里钓到了十七条。差不多。
这两种窝料今天各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下次找个地方再试。
本文完。请您动一下金手指点个赞。谢谢!
到底是用玉米钓小鱼还是守大物,我还在纠结中。所以这几天不停翻看你们玉米试用报告,希望能找点经验技巧。你为什么喜欢打三个窝子,钓位换来换去太累了。
谢谢斋白读帖。我是传统钓,传统钓的长处是不固定一处,走钓,甚至跑钓。不拘一处,多打窝。尤其是冬天,我都打十来个窝子。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我会有死窝,也总会有丰窝,不会空军。因为在冲锋舟上,不能行走,只得用长竿打三个窝子。
测试很严谨,评价很中肯,科学可信
是的,既然是对一种窝料饵料的效果的测试,我想还是理性点儿比感性的好!以免误导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我们的测试结果既是生产者调整配方依据,也是消费者购买的依据。您的点评好,一个严谨是巨大的鼓励!谢谢!
我被“擒大物”蒙蔽了,忽略了准备二字。仔仔细细看到底也没有看到博大物的戏。
有鱼打不打窝都一样
哈哈,没想到蒙到了你!没钓到大物。
你说得对,鱼头密集哪用打窝?但是一般的钓鱼人怕钓不到鱼都会打个窝子。钓徒自然也打了。谢谢点评!
先点赞,再欣赏
感谢大佬拨冗看帖!
先点赞,后欣赏!
感谢大须谦兄弟点赞欣赏!
判断完毕,校长鱼还没长大就被你钓了,所以此地没大鱼
来了老哥,今天收获杠杠滴,晚饭怎么也得整个三两酒,不然对不起这么美味的鱼儿
哈哈有大鱼啊,不进窝,无可奈何!
还是老哥想的周全景美鱼美文更美
收获差强人意,真的喝了二两洋河梦。
谢谢!那是职业积累的经验使然。谢谢鼓励支持!
终于又等到老哥发帖了,
哈,谢谢!一个等字表明了兄弟的期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