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本次做钓的地点是一条资源匮乏,非常不起眼的乡间野河,经常有人下网,加上最近持续高温35度以上,我和其他钓友白天的鱼获少的可怜,更是几乎看不到鲫鱼的踪迹,加上河里藻类较多,夜间10点以后缺氧,几乎看不到鱼口。只不过好在最近连续下了两天的小雨,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气温骤降了10度左右,楼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雨停后下午四点找了一个较为安静的水域准备做钓鲤鱼(之前夜钓了几次有鲤鱼口),钓点选在近岸的草边,因为雨后小河水流较大,因此选择跑铅钓法,配置为4米5鱼竿2号主线1.2号子线5号伊势尼,60厘米,吃铅两克的行程漂,钓点水深大概在1米5左右,饵料选择为蓝鲫+红虫风暴开搓饵,窝料为红虫颗粒,整理好装备下杆之后,我首先打了两把红虫颗粒,经过了两个小时的等待,在天即将黑时,漂出现了一目左右的下顿,然后上顶一目,我集中注意力,发现浮漂长时间不下落,是一个死口!果断提竿,中鱼的拉力并不大,但是后续冲劲很足,我在中鱼之后立刻远离钓点,将鱼控制在开阔的水域便于遛鱼,拉出水发现是一条一斤多的草鱼,由于没带抄网,我卸掉鱼的力之后直接将鱼抓上岸,入护后立刻向钓点补了两把红虫颗粒,期间接近三个小时,一直没什么口,直到9点左右,发现浮漂出现了许多轻微的小动作,比如快速左右晃动,判断是鱼进窝,于是搓了一个较为漂亮的大饵团,轻柔抛竿入水,果然在下竿后约5分钟左右,出现了一个一目左右的顶漂,起竿中鱼, 在经过两分钟左右的战斗之后,发现是一条两斤左右的鲤鱼,在上鱼入护之后,立刻向钓点又补了两把红虫颗粒,又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漫长守钓,在十点半左右的时间,浮漂重新出现一些小动作,重复之前的步骤,才下杆两分钟,再次中鱼,拉出水发现是一条一斤左右的鲤鱼,可惜拉到岸边时忽然一个左右摆头,脱钩,看来5号的倒刺对这些大哥而言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收竿回家,两条大哥全部放流。
经过这次做钓,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在这样的小河夜钓大鱼的经验:1.安静的环境:做钓地点的环境,要极为安静,没有车辆或者人发出的噪音,如果发现有鱼进窝后,抛竿入水的动作也要轻柔,避免线组落水的声音惊吓到大鱼。 2.避免光源的影响:做钓的水域需尽量保持黑暗,除了浮漂的光源之外,尽量不要有其他光源,大鱼非常谨慎,一点忽然出现的散射光都会将它吓跑,因此在作钓过程中尽量不要打开头灯。 3.合理的作窝:一定要选择在天还未黑时把窝子做好,避免夜间做窝惊吓到可能进窝的大鱼,另外在起一条鱼之后及时补充少量的窝料,做窝的窝量需要看当地的具体情况,楼主认为本次做钓的小河,白天做窝三把红虫颗粒最佳,补窝两把即可。 4.留意浮漂的信号:在垂钓时注意浮漂的小信号,例如快速的左右晃动,轻微的上下点动,都是有鱼进窝的信号,在这时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因为楼主采用的是跑铅钓法,加上夜间鱼口比较轻,此一目左右的顶漂都可能是死口,发现出这样的口之后起竿,很大概率会中鱼。(本人是在读大三学生,野钓的次数比较少,经验有些不足,如果说各位大师发现总结的地方有错误之处,还望指点。)最后附上本次夜钓的鱼货。
善于观察和总结,该吃皮
可以,现在开始钓鱼,少走几十年的弯路
草鱼不止1斤,应该2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