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我初中毕业,暑假在家没事,几乎天天去钓鱼。家门口就是池塘,一连串好几个池塘,彼此联通,环环相扣,池塘连着小河,小河通向大河,大河通向黄河。黄河一涨水,我们这里就河满塘满,关键是还会来好多鱼,有鲫鱼、鲤鱼、草鱼、黑鱼、白条、鲶鱼,岸上芳草萋萋,水里鳞光闪闪,给我们提供优质的野钓资源。其实不光是九六年,整个九十年代,野钓资源都很好,有时在池塘里游泳,一个猛子下去,闭着眼睛在水草里乱抓,竟然也能抓到小鲫鱼,真的。
那年夏天,河里又来水了,水还比较大,灌满一串池塘,再灌下一串池塘。西边那串池塘与东边那串池塘之间有一条窄窄的、浅浅的水道,水从这里过,鱼从这里跃,晚上坐在院子里吃饭,能清晰地听见大鱼越过那条水道时“啪啪啪”的声音,就像鲤鱼跃龙门一样。我突然想到:它们会不会跃上岸呢?第二天一大早,我跑过去一看,果然有一条大鲤鱼躺在岸边,还没死,慢慢张着嘴呼气。我好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极了,准备明天再捡。然而,东边那串池塘很快灌满了,后来再去看,也没有鱼跃出来了。
那年来的水里草鱼比较多,也比较大,有时候中午从池塘边走过,就能听见一片“吧唧吧唧”的声音,池塘里的浮萍被鱼咬得此起彼伏。但是草鱼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鱼种,那时没有什么钓技,很少能钓到草鱼,也不知道怎么钓。我们钓的最多的还是鲫鱼,挂一条蚯蚓,往水里一扔,也不打窝,一会儿就能钓到一些鲫鱼。那时的钓具也很简单,就是一根竹竿、单钩通线、塑料浮漂。竿子其实是废旧的蚊帐杆,大概两米多长,现在还在老家放着。鱼线和鱼钩都是在我们村一个老货郎那里买的,他看上去有五十多岁,山东人,老实憨厚,总穿着中山装,长年租住在我们村里,推车卖一些杂货,有汽水、针线、鱼线、鱼钩,还有避孕套,小孩子买来当气球,吹得很大。鱼线鱼钩买来自己绑,我从家里一本《家庭日用大全》里学到了绑钩的方法,与现在的绑法基本一样,绑得漂亮又结实。浮漂刚开始用的是泡沫,看哪里有旧泡沫撕一块就行,后来货郎开始卖塑料漂,鱼线上穿一截气门芯,当作漂座,将浮漂插在气门芯里,也很好用。鱼饵从来都是蚯蚓,在地里挖一些,装在罐头瓶里,能钓一天。铅皮是用牙膏管做的,剪下一块儿,就在鱼钩上方裹起来,离鱼钩很近。至于钓技,那时没什么钓技,也没地方学,都是自己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不像现在手机上一大堆。那时水质都很好,清清的稍带浑浊的塘水,看起来很舒服,我们经常能看到水里的鱼,总感觉鱼不在底部,所以鱼钩基本都处于离底状态,很少有人钓底,也很少打窝,不过有时也用麦麸打窝。找一个比较适合的钓位,挂好蚯蚓,往水里一扔,就开始钓,只要出现顶漂或者黑漂,就赶紧提竿,保准中鱼,每次都能钓一些鲫鱼、白条,很少有空军的。
一天午后,天气很热,蝉鸣阵阵,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远处的玉米都被晒得蔫头耷脑。我拿着鱼竿去离家稍远一点的一个池塘钓鱼,因为天热,还没人去,四周静悄悄的。池塘边有不少浮萍,一群大鱼在吧唧吧唧的吃草,看样子应该是草鱼。本来我是打算钓鲫鱼的,看这情形,我准备钓钓草鱼试试。挂好蚯蚓,漂调得很浅,小心翼翼地往浮萍上一扔,鱼线就搭在浮萍上,鱼钩落水一点。不一会儿,鱼线开始动,我屏住呼吸,握紧鱼竿。鱼线又被鱼往里拉了两下,幅度更大,似乎要被鱼拽走,我赶紧提竿,顿时感觉竿子好沉,中鱼了!而且是大鱼,我使劲往外拉。那时用的都是粗线大钩,类似于现在8号或者9号的伊势尼钩,钓到鱼都是直接飞。大鱼哗啦啦挣扎着,动静很大,我使劲拽着,那感觉真是爽极了!一会儿大鱼被拽上来了,是一条五六斤的草鱼。我竟然连网兜都没带,没办法,只好先提着鱼回家。路上碰见一个妇女,她十分羡慕地说:“这孩子钓这么大的鱼。”我把鱼放回家,等回去再钓,草鱼都跑了,钓了一会儿也没钓出来。
一天上午,天气比较凉爽,我独自在家门前池塘里钓鱼。已经快到中午了,想着甩几钩试试,能钓到最好,钓不到回家吃饭。挂上蚯蚓,浮漂调得也比较深,约摸着快触底了。刚下钩一会儿,浮漂顿了两下就黑漂了,赶紧提竿,感觉比较沉,估计又中大鱼了,心里一阵惊喜。飞上来后,是一条一斤多重的草鱼。当时没带网兜,往草里一扔,继续钓。一会儿又钓上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都是七八两到一斤多的草鱼。自己拿不住,大声喊兄弟过来拿着回去了。
有时我们也钓黑鱼,用小青蛙钓,单个的不好钓,领着一群小黑鱼的一对儿黑鱼最好钓,这样的黑鱼基本都是围着小黑鱼转,不会跑远,吃钩也非常积极。如果发现这样的黑鱼,我会立即去草丛里抓一只小青蛙,挂到钩上,朝着黑鱼一扔,它很快就会冲过去,张开大嘴就吞下了。几分钟的功夫,两条大黑鱼就会全部上岸。但是鲤鱼不好钓,我们很少能钓到鲤鱼,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懂技术。那时几乎都是用蚯蚓钓,也不知道钓鲤鱼要用玉米,即使有时能钓到,也是很小的鲤鱼。有时人少的时候,站在岸边高处,能清晰看见一群大鲤鱼像潜水艇一样,静静地从池塘深处浮上来,发现有人又“呼啦”一声全跑掉。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暑假很快过去了。上了高中之后,学习日渐紧张,钓鱼的时间少了,到了大学,时间更少,家乡的小河和池塘也受到了污染,水质慢慢变差,鱼越来越少,不好钓了。参加工作之后,到了远离家乡的城市,虽然陆陆续续学到不少钓鱼知识,也买了现代化的渔具,但是能野钓的地方很少,有几个野钓的地方,鱼也被钓滑了,很多人都去黑坑里钓。自己也去了几次黑坑,也不是很好钓,而且水质不好,黑乎乎的,看着就影响心情。能找到一个资源较好、开心野钓的地方,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想想少年时代,真是幸福。好想回到九六年!
九六年我育红班
以前的资源真的好,小河沟都是大鲫鱼,可惜那时候太小,不懂钓鱼
鱼多还好吃!
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