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记录,上次出钓是6月9号,已经一个多月没摸竿了,也没法摸,40多度,烫手。去年六月还在纠结小鱼嚣张,钓不过跑铅的大哥,今年干脆闭门不战了。而时不时的写文字记录一下出钓也有这好处,看过往的经历,就好像多了一份参考,经验应该就是这么来的。算是一点写钓记的动力吧。
这一个月中间也次降雨降温的机会,但一边搬着砖着急赶完好去河边,一边看着飘走的云和蹦出来的太阳,才感悟到,这不是机会,我只是被天气撩了一下而已。
但这次不同了,提前就摸好了底,但这个温度范围大体不会错了。雨来没来,却已经早早把情绪调整到位了。
终于,这次老天诚不我欺,一天阴雨,潮湿但是凉爽,一心就等着下午的一个时刻,想着岸边是不是非常湿滑,鱼口会不会也像前年那次雨后………期待本身都成了一大乐趣
而现实嘛,总还是会把人带回现实的,下雨放水正常,放这么多不正常了,草也秃了,但水还没澄清,应该有搞头的。水情就这样了,就算没搞头人都来了,我不得支了椅子坐会儿啊。
【第二十七钓】
时间:2023年7月12日,17:40点多~20:30点
地点:清河
天气:26℃,风力0级
鱼竿:2.7鲫刀
钓组:主线0.6+子线0.2,1号袖,换.8主/.3子/3号袖
窝料:通杀腥+酒米
饵料:通杀腥+酒米
鱼是懂人情世故的,久不相见,也是热情,鳑鲏神兽到访我也欢喜,毕竟总是会有别的鱼诱来的。
上个四五条后就感觉不太对,清一色的鱊,连个麦穗都没有,虽然能看出它们有些差别,但按名字来区分还是叫不上来。应该是赶上这波了,而且是斧头帮式的一群,没道理可讲的。
少不了这种大物
“Patience is the key in life”翻译过来就是『我忍』,就这样搞了一个小时,除了几个闹窝的鲫鱼、溪哥、马口,剩下的就是鳑鲏。所以趁子线打残一个,改一下战术,换大钩。
子线改短。
效果立竿见影,空竿率立马上升,上来的还是这些货,所以窝里确实都是鳑鲏,甚至天黑下来上的鱼还是以它居多,不过中间也有一条大鲫闹窝,只可惜拎着拍照的时候自己放生了。
钩子大小其实拦不住它们的热情。
虽然是鳑鲏,但它是夏天的鳑鲏,和小鲫比起来好像也不弱,手瘾是给足了,扎扎实实解了一回毒。
这是生擒的一部分闹窝的鲫鱼
总结:
1、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因为周末去公园踩点看到打捞溺水的人。去年那片水域也有。再次见到真的怎么强调安全都不过分。尤其雨后湿滑,水边务必小心。
2、现在是小鱼的天下,浅水能感受到鱼分层的现象是很明显的。上层麦穗、鳑鲏成群,但鲫鱼也会被下层的饵诱过来。所以颗粒诱鱼的效果还是在的,只要到底,就会有机会上鲫鱼,这是共识。但反过来看,只要开口好,这么浅的水,在频率的加持下,大概率是可以把下层的鱼诱起来的。而当它们起来后,虽然还是有小鱼在闹,但夹着正经鱼,就不会那么烦燥了。
3、而开口好这个事儿呢,姚老道有个总结,冬天看温度,夏天看气压,我深以为然。
这些都是钓鱼人的希望,喜闻乐见。
水印加上
刺身
就是生吃呗……
熬汤,绝对比鲫鱼汤好喝
剁椒鱼头
我开始想筷子夹这鱼头的难度的……
感觉有点像真的呢
大火,垮炖。
烀一锅
垂钓经理真实自然,收获也相当不错,老道的视频必看,尤其对气压湿度温差有全面的分析,有不错的指导意义
嗯,做水下视频还是比较系统的。很多可以参考。共同学习呀
这鱼获太敞亮了。
时间长点应该还有机会上个台阶,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