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杂谈(七)
周一忙回家接待远方来的同学,鱼获不够,全部放归,馋鱼又让我周四再钓。
翁昭的水涨了,码头阶梯的上侧也能钓。上侧是一块大田,杂草疯长,密不透风。靠河是河堤,有些地方还没被淹。河堤口有几个夜钓的人,河水已漫至插竿架处。要从他们身后过,先同他们招呼一声:“兄弟们,整得好多了”。几个人回头,苦笑着说:“整得多哟,好几尾巴地花”“再等等,会起的”我给他们鼓劲,边说边通过。前面被水淹了,得往后绕,穿过比人还高的一年蓬、野茼蒿、蒿芝、土大黄和野油菜组成的杂草丛,河堤又有一段高处。堤边插着竿架,只有一个人在值钓。我问:“鱼护都下水了,整得不少了吧”他回头笑着说:“不多,全是黄辣丁和鲫鱼”我恭维道:“不错了,全是好鱼”。我继续往上走,水已经漫进田里,要往后绕很远才能过,越往上越严重,只好回头。回到一个人值钓的高地,见两组竿架间还有两米多宽的空地。我用商量的口气与这位老兄说:“我在这儿挤到钓一下,行不行”他爽快地答应了,紧接着又说:“我把上头这组竿架扒了,你在那儿钓吧”我心生感激,放下渔具包赶紧敬烟。我问:“从哪里来”。他说:“从贵阳来”我说:“说具体点,这儿也是贵阳”他说:“从头桥来”我说:不近呀。来几天了?他说:“今天是第四天”这老兄有钓鱼人的豁达,他还告诉我:他们一行三人,一个在睡觉,一个因家人生病已回头桥。
和饵、调漂、拉窝、垂钓,好一阵忙碌。喘口气,抽支烟,再给老兄敬上。钓粑粑很久不见口,自带的蚯蚓由于在车上没保管好,下车时发现全死了。我试着问这老兄:“你有多余的蚯蚓没有?能不能送两条我试试”他说有,并随盒子一下递给我,我一捞,还有半盒。穿整蚯蚓下水,立马就有漂动。我知道不是钩大了就是饵粗了。掐半节蚯蚓上钩,居然起来一尾巴地花。再把蚯蚓掐短,效果还不错,一会儿一尾,一会儿两尾,不停地上鱼。我赶紧给那老兄打招呼:“得到巴地花后不要丢,拿给我,争取钓巴地花做道菜”大约钓了30余尾巴地花后,突然不起了。大白条来了,大白条也吃蚯蚓。东一尾西一尾地起,到收竿时,有10多尾大白条。今天,下酒的油炸小鱼有了,做汤的大白条也有了。
老兄睡觉的同伴来和我相邻钓了很长时间,他俩也在起鱼。他们的目标鱼是大鱼,他们钓得远,钩较大、饵较粗还钓铅着底,起鱼的频率不是那么高。
回家把小鱼炸上,恰逢弟弟请吃,把它带上同家人们一起分享。鱼一上桌,侄孙女就和这小鱼杠上了,其他菜、饭都不吃,专吃小鱼。
把大白条煎熟、叉烂、熬成汤,用滤过的汤来煮紫花菌,以期达到山珍、海味的高度融合,求得极致的鲜。制成后汤色鲜艳、营养丰富、菌肉脆爽。但,没有获得极致的鲜,它们的生克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找来鱼肉的好搭档豆腐,寻来紫花菌的最佳辅料猪肉,使用了最容易提鲜的磁粑辣椒。制成后汤红菌靓、营养尚佳,肉嫩菌脆。但,极致的鲜仍然没得,如何激活他们的鲜还需努力。
通过两次试制试吃,我和夫人食后身体并无异常,这样的组合对我和夫人无毒无害,可以肯定。哪位网友还有高招?请赐教。
人曰:
人鱼之别
钓鱼人豁达随和好品德
湖中鱼羞涩孤冷坏习惯
菌剖开,用油煎炒一下水份
啊!这可以试试。谢谢!
这文笔不当作家都可惜了
呵呵!
厉害
一般般啦!
谢谢点赞和鼓励!
真的写的很好,赞一个!
位置特别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