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海竿能否用手抛
海竿也被钓友们称之抛竿。其优点不言而喻,即:可以将鱼饵抛到手竿无法达到的较远的水域,以提高垂钓的效果。就抛的方式而言,有竿抛和手抛。前者,技术要求高,不易掌握,多为熟练者使用;后者,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多为初学者使用。可以说看一个熟练者打海竿,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身体微微后仰,手臂高高扬起,挥竿迅速灵活,只听见“嗖”的一声,鱼线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飞向远处,“扑通”,打破宁静的水面,激起一朵漂亮的浪花,鱼饵落在了预定目标——真是赏心悦目。但是由于初学者难于控制竿抛的方向和力量,所以,往往以手抛代替竿抛。不用说,因为力学的原理,手抛当然不如竿抛远;因为动作的不同,手抛自然不如竿抛好看。于是手抛常常被钓手们所鄙视,斥之为旁门左道。
笔者从80年代末学习使用海竿,虽说到如今仍打得不算很好,但倍偿竿抛的益处,可以说是个竿抛的执著者。可是我并不鄙视手抛,并且偶尔用之。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不合理中往往包含着合理的因素,切不可一概而论。虽说手抛饵食投不远,但在不需要投远的情况下,对于初学者而言,手抛易于投准目标;当然这点对于熟练者说来仍然不屑一顾,因为他们用竿抛近投投得更准。
不过我倒经历了一次近投竿抛无法代替手抛的体验。
大约10多天前,我在一口大约8亩的水域,用三根海竿垂钓,由于“麦莎”的影响,上午只钓了一斤左右的乌鱼和鳊鱼各一条,下午天渐渐放晴,鲤鱼纷纷上钩,连续钓上一二三斤重量不等的鲤鱼5条。可是到了傍晚忽然海竿没有了动静,根据鱼情分析,鱼靠边了,必须改远投为近钓。而此时这时用来起粘和作用的面粉偏偏用完了,看着那疏散的菜籽饼我一筹莫展;无论我用手怎么捏,饵食就是成不了团,竿抛根本无法操作。眼看着靠近岸边鱼群在水下觅食的鱼腥,我不甘心收竿。情急之中,我想到了手抛——于是我将饵食体积增大,约有平时的两倍,捏紧,弯腰,贴着水面,轻轻地用手抛出,大概投出10米远,饵食入水时似乎散了,但我坚信即使饵食略散,但落入水底一定聚在钩组周围,不会影响垂钓效果。果不其然,不到10 分钟的光景,铃铛骤响,挥竿,沉,结果钓上4斤多草鱼一条;如法炮制,又钓上三斤左右鲤鱼两条。笑逐颜开,满载而归。
写此文,我并无贬竿抛之意,也没有扬手抛之心,只是强调一点,钓鱼也要讲点辩证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要能钓上鱼,不管白猫黑猫,都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