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一年没有更新说说了,踌躇了很久,决定还是要写点什么,记录一下点滴生活。
昨天的天气还算适宜,也正值端午节放假中,半夜醒了两次,没有等到四点半闹钟醒,三点半就起来收拾,准备四点出发。唉,这个毛病有点伤啊。
天刚亮,路上的行人很少,车子也是屈指可数。风驰在湖滨路上,甚至有点一骑绝尘。
前几天刚下完大雨,这片低洼之地,已没有落脚的地方,老钓位看来是没戏了。这一个月在这里钓了几次,时多时少,几乎没有空军过,不过上周倒是徒劳而返。这里鱼土腥味有点重,放生或送送邻居,过过手瘾。听人说太湖鱼好吃,这不也去了一次。
标准的大水面,三人行抽了四个小时,没有半个鱼口,权当看看风景了。看别人海竿有上鱼的,大头鱼,艳羡不已。看个头十五六斤,对我来说,是手竿的天花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回到老钓点,看抖音晒图,这里好像才是手竿钓鲢鳙圣地。
李大师也是用实力证明了这一切。
四小时,上岸十七尾,这明显是把鲢鳙当成鲫鱼钓,妥妥的实力派。
抽了一小时后,来了第一尾,也算是开张了。
雨天太滑,遛鱼时还摔了一跤。
鱼口很小,因为白鲢个体不大,吸力不强。饵不能放的太大,小钩细线效果很明显。这也是跟李大师学习的,他走心了。水葫芦不停的在玩漂移,捞了一次又一次,勉强钓了三小时,三条鱼收杆。问了下李大师,鱼情差不多。
八点半回去的路上,看了又看。本想再多钓一会,问了下钓友,八米的杆子,没有鱼口,只有用水怪打中间才可以逞强。
曾经的钓点,记忆犹新。
青草绿水,一竿一线,一浮漂。
第一次看到鱤鱼,身形瘦长,牙齿很锋利,在淡水中,处于食物链顶端。
月底出趟远门,七月再约。
新时期的背包客,藏着一颗待解毒的心。
太难了,都难,何以解忧,唯有鲢鳙。
收获不错,能钓鲢鳙的都是高手
鳜鱼圣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