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一位知青说过,东北有句顺口溜: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就是只有辛勤耕耘,才能粮食丰收填保肚皮,经几代人的努力,当年的北大荒早以成为我国的北大仓!
钓鱼难免鱼获不好甚至“空军”,事后分析鱼口不好,除了目标鱼少、竿长没选对、线组太大、饵料味型不对路、水太肥或太瘦、风向是南风吹、温度太高或太低、走水、挂底……
你可想过从鱼的角度换位思考?
比如:
鱼爱选何处吃食休息、回游?这不就是钓鱼人常说的鱼窝、鱼道!
鱼对什么颜色敏感?听说是红、黄色,所以窝料常调配此色,甚至鱼钩边镀此色!
鱼对振动、声音很敏感,所以钓鱼时切忌大声喧哗!
倒树、乱石陡坎等处人难立足,鱼进可取食、退可藏身,是不是鱼多在此!
周六因现场拼装的遮阳棚问题不少,多方联系沟通后已无心垂纶了。
昨天预报有雷雨,但想着鱼谚也说“风前雨后宜钓鱼”,平台适钓分数不错,所以出发!
又来到中央公园2号塘,放眼四眺未见其他钓鱼之人,好嘛!这里被我一人承包了、钓位任选!
开始想选去年连拉9尾鲢鱼之位,后想鲢鱼太小兴趣不大,且此处离平台上灯杆远些,不能利用灯杆的45度锥角防雷,所以选了二周前的老钓位。
打好窝、拌好饵、拍照时发现一叶小舟,晃晃悠悠奔我钓点而来,好在临近时船头微偏到钓鲢钓位那里去了,原来是去割疯长的荷片,还好没选钓鲢的位置!
座下开钓不久大雨如约而至,伞上的滴水也连像珠帘一般,天上也响起了炸雷,虽然没有头发竖起、掌心发麻等导状,但总感觉钓伞的伞尖突出灯杆防雷锥角了,已纠结是留是撒?但看着倾盆大雨、一大摊台钓装备,自我安慰此时以不变应万变为好,收竿时碳素竿更易引雷,且过去的工作修桥铺路二十二年也积了德了,于是留了下来。
都说风雨过后现彩虹,大雨过后雨时小时停,鱼也开口了,但为避雷我快抛大斜提尽量减少扬竿高度和时长,手机也少动少拍照……
还好鱼情不错,虽然钓钝脱钩不少,但逐渐精调后大多正口上鱼,还有一次双飞鲫鱼。
时间临近下午1:00,浮漂一沉扬竿后有些手感,拉至水面一条黑乎乎、圆滚滚的鱼,定晴细看黑鱼一尾,这是用饵料上的第三尾,但这次是香饵还真感意外,一手擎杆一手装抄网时,小黑钻进水草丛中,心想别像上次挂草脱鱼了,于是加快了拧抄网的速度,还好这次抄网入水稍一牵带,小黑被牵出水草丛,抄网伺候!
今天定量拌制的饵料要用完了,见我钓得可以也有人来钓了,我问他竿长也是4米5,于是让他直接接我的窝子,我撤到一旁收摊、放流的拍照留念。
这几条带回家孝敬老母了!
昨半天钓得很开心,回味中想到圈中钓友老庄曾说:“钓鱼要以鱼为本,不能光想你舒服,要从鱼的角度考虑”。
言之有理!特做此帖予以呼应。
受益匪浅
专业的分析,学习了!
没见老铁山地车呢。钓鱼很开心啊
老庄的“钓鱼要以鱼为本”说得好!到底是曾经的钓鱼协会会长。
久病成医,久钓小悟。
离母亲家不远,考虑途中下雨可直接杠着钓伞回家,结果归途杠上了
任你风也好雨也罢 我自在南青北翠间
大雨过后有时候行有时候也不行,有一次小雨有口,下大以后彻底停口了,只得回家了
老根据地!
不确定性也是钓鱼的乐趣,所以要斗智斗勇
这个地方收费吗?
野塘,不收费。
兄弟钓伞几米的?
钓伞直径2米
谢谢
那条黑鱼漂亮!帖子里说的道理,我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