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杂谈(四)
在钓场没拍照,多是因光影不佳或鱼口尚好。天色阴沉,小雨断断续续。乘老何的船到翁昭码头至窑上钓场间的狭窄带。狭窄带呈“S”形,如果称翁昭方向为上端,我就在下端的外弯处垂钓。我的对岸是较宽的内弯,从岸壁至水边长满了茂盛的一年蓬(狗尾草)、蒿芝、野油菜、土大黄和苍耳等植物。我钓的近岸也有少量的狐尾澡、莲子草(水花生)和茅草等植物。但分布较窄,3.6米的竿抛出去已是老河沟底。我的右前方有人踩倒一片植物在那里垂钓。昨天到的,夜钓至今。我的左前方,稍远一些的地方也有人在垂钓,他们是一伙的。
当我起了一尾大白条和罗非的时候,他们就撤了。提起鱼护,见有几尾鱼。我问他是些什么鱼?他说有几尾鲫鱼、几尾白条和一尾鲴鱼。老何送我到钓位后又回去吃早餐,进餐后又来到我的后山上给枇杷修枝。今天,我有点贪,想钓鲫鱼和黄辣丁或鲶鱼,主饵是单开野战蓝鲫X5,辅饵上蚯蚓。蚯蚓抛边,商品饵钓前方。蚯蚓抛出去后就很少管它,等的是死口。商品饵还是按照习惯猛拉一阵,待有口后慢拉,然后才是小饵球垂钓。陆续起鱼,大多是大白条(青梢),虽没连竿,但间隙不大。突然有竿杀水较凶,劲道十足。我认为是中大鲫鱼了,露水是尾鲴鱼。幸亏抄网已打开,一斤左右的鲴鱼也是意外收获,目标鱼一尾也没出现。老何干完活,想来陪我钓。我看快到午饭时间,建议他先回去吃饭,再给我炒个饭来。今天鱼口不错,气温也还行,准备多钓些时间。可惜,天公不作美,老何回去后不久,天上下起了中雨。没带大伞,仅有斗篷,尽量把自己萎缩在斗篷下。但,下雨时间过长,在抛饵和取鱼间,袖口和后背还是被打湿了。担心感冒,不敢再钓。老何把饭送来,我吃饭,他去安他的渔具。他安好,我把饭吃完渔具已收好,快速回撤。
鲴鱼蒸来做晚餐。该鱼毛刺多,但鱼肉鲜美,咱俩老口都爱吃。我喜欢吃鱼下酒,老婆喜欢吃完后再吃,细嚼慢咽,是个美好的过程。一口鲜鱼,一口醇厚的自泡白酒,在鲜和醇之间让舌尖享受到了极致的快感,沁得身心爽快。
肥大的大白条要把鱼肉炸酥、鱼骨炸脆也很困难。把它一面一刀削下两片鱼肉,剔掉鱼刺用油炸;把鱼头、鱼骨用来熬汤。有肉吃有汤喝也是一种享受。把它去头去尾,把鱼体煎至两面金黄,叉烂,倒入开水熬汤。汤熬好,滤掉鱼渣,加入青辣、酱茄炒制的汤基,再加入豆腐、肉片和鱼香菜,一钵无刺的鱼香酸辣汤做成,香辣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爱吃才爱钓,在吃、钓间还有消遣,我钓鱼的真正动力。
人曰道:
珍馐难觅
珍贵灵芝深山里藏
美味鱼肉毛刺旁生
窑上水起来了吗
闲适而幸福的退休生活啊。也快轮到我了
早能钓了
啊!祝贺你!
有时间回家来搞
多好
谢谢关注和点赞!
文笔好,手艺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