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有过这样经历吗?
曾经自己开发的爆护连杆的钓点,忽然开始没有鱼了,即便在不同的天气,钓法,时间都去尝试过,已经半个月没有鱼口了。
之前这个钓点,鲤鱼,鲫鱼,翘嘴都经常遇到。每次鱼获都十几条起步,自从有人在窝点左侧右侧下地笼开始,鱼获一次一次减少,直至空军,一个上午只有几口,要么是河虾要么是螃蟹。
这篇是这个钓点最后一次连杆,容我慢慢道来!
————————————————————
事后总结:此次作钓最大的功劳是把浮漂从1.3g换成了约0.8g以后,浮漂动作变多,顿口清晰,中鱼率提高。
鱼竿:3.6米逐鹿休闲
线组:1.2+0.6
鱼钩:3号金袖
浮漂:1.3g大鱼王芦苇漂
水深:1.7米
窝点右侧靠出水口,我就是做在出水口上,向左斜45度作钓的。
刚开始我没拍照,是因为心里没有把握,以为又是空军的一天。
直到上了第一条鱼,才有信心开始拍照。
还是非常喜欢逐鹿休闲的鱼竿,看着涂装简约,大气,精致。现在很多钓鱼人休闲垂钓,并不是简单为了把鱼带回家,而是希望通过鱼获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是喜欢钓鱼的一套装备,钓鱼的这样的场景,那是一种意境。特别是像我这种钓鱼时间不长的钓鱼人,坐在河边,欣赏着自己钓鱼的装备,享受这样的时光。当意境得到满足后,能不能钓到鱼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我把钓鱼分为7分运气,3分钓技;而我今天的运气似乎不错。
接连上了两条小鲫鱼,原想趁热打铁继续连杆的,可这个热度没把握住。漂相开始微弱,时常空竿。
此时3号袖钩,已经没什么必要再换2号了,那么影响漂相的还有线组和浮漂吃铅。
二十分钟竟是一条鱼没上,不得不做出调整。主线换成1.0的,子线不变,鱼漂换成手里吃铅最小的一支大约0.8g。这支浮漂是朋友自己制作后送我的,当浮漂主人还不是我的时候,它还很长,也很漂亮;可当它遇到我以后,漂脚被我剪了6-7cm。原因竟是水不深,漂盒也装不下太长的漂。如今它只能躺在漂盒里做备用了。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没有口,鱼漂像定海神针一样,你可以改小线组搭配。吃铅太大时,鱼儿吃钩的微小力度,无法让浮漂产生幅度较大的动作。所以我们总以为没有鱼口,实际上鱼儿在水底吃的非常欢快!⊙∀⊙!
当换上小浮漂后,抛竿后鱼漂就有动作,吃口清晰。
听人说大板鲫只有温度低时好钓,进入夏天后,温度变高,大板鲫就会上浮,吃食欲望降低,即便窝点有大板鲫,开口几率也较小。
入夏后钓鲫鱼基本都是瓜子鲫。说的似乎有些道理,这也就不能单纯说资源不好了。
结合后来作钓经验发现,个体稍大的鲫鱼在树荫下,温度低的流水环境下还是常开口的。
俗话说:冬钓阳夏钓阴,也许就是这个意思。
自那天以后,这个钓点来过四五次,每次都是河虾作怪,是不是下面地笼里有诱虾的饵料,导致这一片水底都是河虾,所以鱼儿不敢靠近了。
很无奈,但也只能放弃这个钓点。也正因为这个钓点作废,才有机缘选择了接下来的这个流水环境的钓点。
看看今天的鱼获,虽然偏小,但验证了对钓法做出改变的正确思路。同样结合近期作钓经验,前期没口时,不管是钓顿还是钓灵,都应该做出改变,不要毫无目的的死守。我们心里要先告诉自己,窝点有鱼,但我们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让鱼饵吃钩,什么方法才能让鱼饵吃钩时我们能看到浮漂反馈出动作。
接下来几篇文章就来讲讲近期作钓过程中的不断改变,哪些办法起到了效果。
最近在流水环境作钓,几乎把我理论上学到的知识都用了个遍。
今天猫咪又可以美餐一顿。但十来条根本不够吃了。四只成年猫,六只幼猫。只能让它们尝尝鱼腥味了!⊙∀⊙!
爱心人士,养这么多猫咪
故事始于钓鱼。去年春末,钓鱼时遇到一只狸花猫,他有时安静的坐在我身旁等鱼吃,有时趁我离开钓位偷我饵料吃。一个月后他带着四个幼猫在我家院子里住下了,期间死了一只。一年间三只幼猫已经长大了,今年春末,这只狸花猫和另一只小母猫分别生了三只,一共六只幼猫。十来天后两只母猫把六只幼猫混在一起喂养,真是非常热闹。
几天猫鱼就没劲了
放了吧,这么小的鱼
尾数不少
可能我钓的太少了,喂了它们一年多,每次还是争先恐后的抢鱼
这么晚不睡觉,难不成你是刚收杆回家吗
放了,放到猫肚子里了
三点已经赶到钓点了
牛人,太佩服你了
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