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2日。
地点:乡村小河。
垂钓十几天的这条小河,虽然水位涨涨落落对鱼口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前天下午在这片水域垂钓时听对岸的钓友说大沙河的鱼囗好,个头还偏大,前几天他在大沙河垂钓鲫鱼时误中一条目测有三四斤的鲤鱼,遛了好几圈后由于竿短、线细、钩子小,鱼难把控,不小心让它钻进了水中草丛里切线跑鱼了。这消息对我来说颇有诱惑力,他说是因为那条河流猛然严重走水他才挪到这片水域来的,于是我便有了前去一钓的打算。昨天早上赶到他描述的位置,转悠了好大一圈,几乎就没有发现岸边有钓友坐过遗留的痕迹,无奈之下选了个钓位,在那里作钓了一大晌,仅有十多尾小鲫鱼的收获,比起我的“老菜地”来差别很大。
今天早晨八点多再次来到自己的“老菜地”发现水位下降的特别厉害,最深的地方深度也难过一米,其实初夏钓浅并没有什么毛病,于是马上用酒米打上窝子,准备开钓。
虽不连竿,有口就好,鲫鱼的个头有些偏小,可能与这次降水有着很大的关系。
刚上了几条鱼风力就开始变大,水面上不时地有落水的杨恕漂流过来,由于窝点打在了水草的一边,挡住了水面上漂流过来的杨絮,越积越多,覆盖了整个窝点,主线上也粘了许多难以切水,不时带动浮漂慢慢移动,如同鱼儿给口一般,给看漂、判断漂相带来了一定难度。
风越来越大,水面的杨絮也越积越多,最后竟然出现了抛钩蓬钩的情况,杨絮搅和已成定局只好收家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