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几乎天天出钓,自然对周边一些河流的水情、鱼情基本上都能有所了解,再加上一些钓友能够及时提供一些垂钓信息,所以每次出钓空军的情况极少出现。最近这一月多的时间出钓频率自己感觉都有些惊人,一天到晚就是呆在河里,钓了放,放了钓,无休无止。曾经有次一个钓鱼新手知道我的垂钓情况以后,专门和我一块垂钓,他说他几乎十钓九空,想跟我学些钓技,在我看来,他的目的就是来分享我的鱼获。
时间:2023.04.23日下午。
地点:小河野钓。
用竿:韧战5.4米。
窝料:酒米(设香味型)。
线组:1.5+0.8。
用钩:金海夕2号。
钩饵:蚯蚓。
人物:独战。
目标鱼:鲫鱼。
天气:阴,小雨。
这是早晨冒雨试钓的一个新钓位,发现鱼口较为理想,十点多收竿时在窝点上撒了两把窝料,打算下午一点多钟过来垂钓。今天天气情况很差,风雨交加,最高气温只有9度,根本不适宜守钓大鱼,目标鱼也只有锁定在小鱼上才能玩的开心。
提前撒料养了窝,下竿鱼口不用说。我和绝大多数钓友的认知一样,钓点钓位十分重要。每到一片水域垂钓,随便一坐,打窝便钓,我认为应该是钓鱼人的“大忌”,毕竟屁股坐正、运气好的机遇并不多。我一般是抽出竿子挂上线,沿着岸边走两步,先判断哪片水域有聚鱼的可能,哪个位置适合做钓位,打算打窝的窝点多深、多浅,窝点有没有挂底的情况等等,在打窝之前,自己力争做到心中有数。
即使同一段河流相距不远,哪怕只有几十米的距离,鱼情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万一打窝的窝料受穿透力不强、味型不对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很难把鱼诱进窝中,窝中无鱼,何谈鱼获?因此,我认为选择钓位优为重要,如果窝点选在了聚鱼区域,即便窝料各方面都较为普通,也能诱鱼进窝。其实,春末夏初这段时间鱼的聚集区域不外乎水草区,水中障碍物里这两片水域,窝料点仍以“春钓浅”的正常规律去选,一般都有较为理想的鱼获,只有鱼口好了才能玩的开心、快乐。因此选择钓位不要怕跑腿、嫌麻烦,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野钓这方面。
我偏爱野钓鲤鱼,独来独往的时日多了,一般都是寻找偏僻、少有人去的钓点,大鱼喜欢安静,我更喜欢大鱼,每年与大鱼不谋而合的次数很多。因而我的钓位一般都能占住。如果在较为出鱼的水域能够占住自己的钓位,每次收竿后撒料养窝也十分关键,据资料显示,鱼觅食既有一定的规律,又有一定的记忆性,所以下次下竿垂钓一般不必大等就会有鱼给口。
结束语:这只是几年来自己实际垂钓之中的感知,可能有着一定的偏见。不少钓友常说钓无定律,我并不持反对意见。垂钓虽没有固定的定律板块、条条框框,绝对有一定的聚鱼、上鱼规律。正如不同水域的鱼对钩饵的喜好不同一样,只有善于学习钓技,弥补自己实际垂钓中的不足,才能为以后有较为理想的鱼获打好基础,鱼口好了快乐多,鱼获好了不失落。
学习了
钓鱼如同当开发商,选地块很重要,建筑质量好比线组,打窝好比做广告,钓饵如同购房送傢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