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0日。
地点:小河野钓。
用竿:韧战。
线徂:1.2+0.8。
窝料:酒米。
用钩:袖2号。
目标鱼:鲫鱼。
天气:多云。
早晨试钓一片水域,打窝下竿时的鱼口很好,这是一处交通极为不便的“T字”口,一侧是春节前清淤、加深的河沟,一侧是多年的老河道,又具有深浅交界的优势,坐在铧尖上钓老河道的水草处,深度七八十公分,下竿就有口,上鱼就连竿,玩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吃饭的时间便匆匆回家吃饭。明明知道这是一处几乎没人去垂钓的水域,确总耽心有人占了自己的钓位,一顿饭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全是好鱼囗惹的事。
找到聚鱼的水域,窝料打在鱼路上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认为也是三分靠判断,七分靠运气,同样的鱼资源,如果占住这样的好钓位爆护就占了一大半的可能。
偏爱野钓鲤鱼,又到了钓鲤鱼的季节,双窝双竿是自己贯用的垂钓方式。用老坛谷麦打窝诱钓鲤鱼,酒米打窝诱钓鲫鱼。有个野钓鲤鱼的老钓友曾告诉我,象这样的小河、小水面,窝料易少不易多,才能有个好鱼获,实践证明他的这种打窝方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窝子八成碰巧打在了鱼路上,鲫鱼、黄骨鱼、地爬子、白条、泥鳅等各种“过客”都有咬钩上岸的。这几年野钓以来,还是第一次钓到泥鳅,据说这种鱼种几乎让下地笼子的抓绝了。
这片水域里的黄骨鱼看起来十分正宗,条条金黄发亮,摘鱼时尽管十分小心,还是被它将手扎出鲜血,让人疼痛难忍。因其分泌的粘液太多成条,弄的手粘粘糊糊,据说它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较高。
尽管一上午的鱼囗不断,也并没感觉怎么累人,还是鱼口好了过手瘾。
总结:其实好的野钓鱼资源不多,选择钓位十分关键,宁肯多跑一断路,也要找个聚集鱼儿的好去处。就目前这段时间来说,仍然以钓浅为宜(深度不超过一米)。譬如深浅交界的浅处,水草前,洄湾处等等大家都认可的这些水域,它们大多都是聚鱼水域。如果作钓的水域面积不大,我打窝也是本着“易少不易多”的模式去做,一般就是一中型打窝器的容量,如果第二天还来钓,收竿后就在老窝点上撒把窝料养着窝子,这就是我认为的“打好窝”,并非窝料多么神气,主要靠自己的操做。
好资源,自从以前在浙江捉黄辣丁挨了两次扎后就有经验弄了,等它停稳(不要急),拇指和中指卡它两刺后面,十指压中指顶那刺,反正几两的随便它挣扎都不会扎到手。七八两及以上没遇到过。
棒棒哒!!
三个手指放三个刺后面往上顶
让它扎出血几次了,特别疼,把刺弄断进护后倒不出来,有一次护里落了两只,一个鱼护也被老鼠咬爆废了。
以前开始不会弄也清楚那玩意被刺了会很痛(感觉就是麻辣的痛),还得多久才能止血,应该是有微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