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日子看起来似乎有些慢长,因为大多数钓友也和我一样,鱼获总是不尽人意。追其原因:一是刚摆脱寒冷的冬季,鱼的活性并不强。二是闰二月的闹腾、气温还低,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锚工、网工、药工、电工也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他们在本来鱼资源就不太好的水域反复扫荡,没有给咱们这些安分守己的钓友留有多少玩耍垂钓的空间。唉,还是一切随缘吧,有片给口的水域就应该知足,见点阳光就要灿烂。
其实我觉得钓鱼的学问很多,总感觉很难学完,不是“钓无定律”,而是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明白。钓鱼上鱼看起来容易其实并不容易,其口多口少的因素让人感觉比xy还要繁琐。有时自我判断应该是个鱼口好的日子,实际垂钓中偏偏鱼口非常惨淡。
这两天的气温仅有十多度,钓友老陈告诉我晚春野钓鲫鱼千万不要单一钓底,如果窝点没口或者上鱼特别慢,要在窝点下捋浮漂找一下鱼层,这一细节很容易被一些钓友忽视。
老陈说鲫鱼并非单一在底层觅食,尤其晚春这段时间,“倒春寒”反复无常,气温忽高忽低很不稳定,再加上恰逢鲫鱼的甩籽期,鲫鱼很容易遛边或上浮。
其实寻找鱼层我认为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浮漂调三目或四目钩挂蚯蚓或红虫不断地下捋浮漂即可,哪个深度给口就停留在那个深度。如果用面食作钓,就将浮漂目数适当调高一些而已,至于钓几目自己做主,浮钓我认为看见目数就可以,和鱼口好孬应该没有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