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冷暖气流交替,乍冷乍热都挺平常,前几天高温都到了20几度,街上都有光膀子的小青年,当然穿的花枝招展的大姑娘小媳妇就更多了,一派春意盎然,然而这两天东北风大作,最高气温都成了个位数了,穿上过冬的衣服一点都不感觉累赘。春捂秋凉,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及时添减衣物是必须的不二之选。现在新冠几乎无人谈及了,然而甲流又有发展的趋势,新冠和甲流都是病毒性的东西,具体到表现基本上都是欺软怕硬,你强壮了,他们就拿你没办法,趁虚而入搞偷袭是它们的专长,愉悦身心适时锻炼是少不得的,那好吧,让我们为了增强体质而加强户外运动吧!虽然今天的风小了一些,但外面依然是乍暖还寒的局面,让我们钓鱼走起。
早春的村庄略微有一些萧瑟景到,然而正是钓鱼人喜欢这种宁静,这种质朴,这种与世无争,这是桃源景象。世界如棋,每招每式变幻莫测,谁又能高瞻远瞩看到多少年后没有村庄的田野?这是一种文化,是田园的,是乡间的,也是童年的,今天可以惬意的观赏,谁知道这些会不会有一天成为只有在梦中能见到的景象。
大约是20年前,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发现在堤坝上的土地不容易盐碱,于是就尝试着将土地抬高,这就是上粮下鱼的原型,就是将荒废的盐碱地从中挖开,高的地方去种粮食或者是农作物,矮的沟渠用于养鱼。总体设想非常不错,而且上粮也发展的非常好,只是这下鱼成功率并不高,这里面有水源,有技术,有习惯等等条件所约束,真正养鱼的水面并不多,不过,大部分沟渠因为有水嘛,野生的鲫鱼之类的淡水鱼还是不少的,无意当中给钓鱼人搞了一个不错的福利。
距离城区最近的毛坨村上粮下鱼搞得不错,而且毛坨村的人们大部分都非常憨厚淳朴,种粮种葡萄都是一把好手,对于我们这些散兵游勇式的钓鱼人也是非常的友善,绝大多数的水域是开放的,这样就让我们茶余饭后少不了多跑几次,毛坨村一个野钓的好地方。
长杆短线传统钓是最适合本地这种环境野钓的,不必纠结,十米的杆子很好用,在尺寸上,宁可余着也不能让它不够。线组选择上确实挺让人挠头,默城钓鱼最喜欢的就是方便,都是提前做好线组,到了钓点挂上就能用,而且可以反复使用的。近几年七星飘用的次数比较多,因为携带比较方便,完全不必带浮漂桶,一个小小的绕线板就解决问题了,所以长短粗细各式各样的七星漂钓组准备了不少,主线的粗细就野钓来说不是太讲究,主要考虑的还是用什么钩型,朝天钩比较稳重,防挂性能也比较好,挂蚯蚓也比较容易上手,问题是自己手上观有的朝天钩,大部分钩门比较宽,也就是钩号比较大,适口性太弱,毕竟咱们玩的水域小鱼居多。最后选择了一套主线1.5,小号七星漂,1.0双子线,三号无倒刺金袖。
周围的朋友野钓的并不少,然而使用无倒刺钩的朋友很少,大部分考虑到是跑鱼率的问题,今天咱们使用无倒刺的钓组,主要考虑的还是可以让目标鱼的伤害程度小一些,既然不想吃也不想送人,那么最好还是有一点考量的好。
下午来的时候天已经不是很早了,酒米打上窝子,过一段时间就开始挂蚯蚓饵,开钓。
没过多长时间就开竿上鱼了,不出所料,小奶鲫居多。春天鲫鱼都是一群一群的,遇上一群上鱼上的还挺快,个体基本相仿,吃口与漂相也是一顶一的漂亮,唯一的遗憾就是个体了,过两的鲫鱼也上了三两条,别的不说,毛色是真的漂亮,黄灿灿的,金翅银鳞金光闪闪。
连去带来一个半小时,还可以,玩的很开心,不过天有点凉哇哇的,时间长了人也吃不消。
放流回家。
老铁,你牛逼
东营好地方,我出差的时候经常钓鱼
鱼获不错
小鱼
野钓资源还好!
可以
现在钓鲈鱼可以吗
可以啊
漂亮
不错!
开钓了?
没空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