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倾听大师吐真言

他吞吞吐吐2014-09-10 23:46:45

  

  打接口,从压水说起……

  元月八日,一个人到鱼池过钓瘾。绝对超级大边,所以选了比较大的钩线:4号钩,标准的0.6号主线和0.4号子线,比平时掐鱼用的大了不少。冬钓用小钩细线,这是常识,于是在久不上鱼时,怀疑是钩线用的太大。

  我不怀疑饵料。随时可钓的池塘,供应充足的饵料,一清二楚的小料,怎么会不上鱼呢?思想斗争了半个小时,才注意到有接口。于是不压水:浮漂要么在翻身迟缓,要么翻身后站立超时,要么一个小小的加速下滑,要么是减慢或停止下降……多么丰富的信号,怎么起先竟没有看到呢?猛然悟到,原来是压水时机把握不当所致——浮漂正在下降时压了水。突然内疚起来:要是在正式比赛,等这么长时间才发现,真是“掉得大”了。

  钓接口,我并不陌生,这是竞技钓的基本功。鱼的密度足够大,天热时接口很多。不过只要有接口,基本上都改为拉饵打浮了。近段时间常常掐鱼,鱼上的很慢,基本上都是钩子到底后等好长时间才有一口,或者是拖逗一下才有个小口,渐渐养成了守底的习惯。惯性思维或曰惰性思维的结果,是根本就没想到,这个时候会有接口信号。事后想想也有道理:鱼多、钓鱼人少,鱼不猾,水上层温度低,出现底层接口也在情理之中。

  再想想,还是基本功欠缺。首先是没有预料到可能出现的鱼情。想玩好竞技钓,对鱼情应该有相当的预见性,预见不到鱼情是因为缺乏经验,比赛时就要落后一大截儿。其次是对竞技钓的很多做法一知半解,现在具体地说就是对压水问题一知半解。人家抛竿我抛竿,人家压水我压水,看起来一样,有时小型比赛也说得过去,可关键时候就差的太远。因为压水时机完全措,也就是放弃了一种提竿中鱼率很高的信号。

  那么,什么是压水?为什么要压水?什么时候压水?什么时候不压水?压水和不压水有什么不同?压水怎么和饵料配合?压水怎么和鱼情、钓法配合?要弄清这些问题,不仔细想想、亲自试试还真是不可能。通过这次的教训和后来试钓、和钓友交流,才有了如下结论,希望对初学竞技钓的钓友有所帮助。

  压水,就是抛竿后下压后拖竿尖,把风线(浮漂到竿尖间的钓线)压入水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风线受风吹和波浪的影响,减少浮漂的杂乱信号,同时减少线组的移动。以此标准衡量,在无风无浪时,完全不必压水。

  压水时机,有两层意思:一是环境,有风浪时需要压水;二是后拖下压鱼竿的时间,不能因为压水而干扰了浮漂的信号,特别是耽误了看接口信号!我犯的正是这个错误。个人以为,正确的压水时机,应该是浮漂还横在水面时进行:竿尖下插入水、竿柄略后抬,让漂在水面的风线,靠自己一边的先入水;在浮漂站立前,浮漂附近的风线也全部入水。

  到这里,压水动作只做了一半,另一半要等浮漂快要下降到钓目时才做。而在做第二个压水动作前,一定要耐心看漂,因为这个时候是抓底层接口信号的关键时候。站立迟缓、站立时间稍长、下降加速、下降减慢、停顿,都可能是真实鱼讯。在鱼钓的很猾时,浮漂假动作很多。可是刚刚列举的五种信号,特别是站立迟缓、站立时间延长和浮漂的下降减慢及停顿信号,显得特别真实。

  第二个压水动作,可以在两个时候进行。一是浮漂降到接近钓目时,轻轻后拖,再回送。往往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标准的小顿口,提竿即中。这时的压水动作是和逗鱼结合在一起的,玩的纯熟,钓起来真是开心啊!鱼吃钩再猾、动作再轻,这个信号也比较真实。这时钩子和子线在水中,正好是钩子快要到位时。一个后拖,子线再次一摆,鱼一个抢食,很快就出真口。拖的速度也有点讲究:可以短促快速拖动,拖动停止后看漂;也可以匀速、较大距离地拖动,让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在无鱼上钩时保持不变,于是在拖动的过程中也能对浮漂信号明察秋毫。如果不上鱼,略停一下再拖一拖、逗一逗——当然,这已经不是压水了。鱼上的比较快时,多是这个时候拖动,而鱼上的慢时,则可以待浮漂到位后再轻轻回拖再回送。这时回拖的目的是结合逗鱼,让子线竖直,浮漂到达正常目数。

  垂钓时,压水和不压水有什么不同呢?风力影响除开,不压水、端着鱼竿钓,水面对风线有一个向上的托举力量,钓手持竿也有一个向上的牵引力量。这两个力量加在一起,往往会对浮漂产生2目以上的上浮力。这个力量反映到浮漂尾部,其数值往往因为钓手的姿势和浮漂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还有就是提竿速度和灵活性的差别:端着竿钓,速度快、更灵活,适宜快速钓,尤其适合钓底层接口。

  压水还有和饵料配合的问题。雾化很强、特别松散的饵料,在压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在中层加大雾化而引乱鱼层。因此,无风无浪不压水时,可以调制比较松散、雾化性好的饵料,不抛满竿、不压水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