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日,下午。
地点:小河野钓。
用竿:韧战5.4米。
用钩:金海夕1号。
线组:1.5+0.8。
钩饵:红虫。
天气:晴,最高气温14度,气压1031pha。
午后的气温达到了十多度,就这段时间来说并不低,坐在水边抛竿并没有什么冷意。一侧的老钓友比我早来了一个多小时,他在深水区域作钓,窝点深度超过两米,鱼护还在他的身后放着,并没有下水。我猜测也许浅水区里鱼口会好一些,一旁的浅水水域深不过一米,水温理应比深水区里高一些,不料坚持了四十多分钟,仅下竿时遇到了一口,心欢喜过后浮漂叫起真来,始终没有鱼口的信号,无奈之下又挪回到深水区里去作钓。
这片深水区域里的鱼资源还算可以,连续作钓几次没出现过空军,最好的一次作钓有三四斤收获,鲫鱼的个头、皮毛较为理想,野钓水域鱼资源好的不多,加上这些天忽高忽低的气温、水温,能给上几口就知足。
从午后的气温及各方面的参数来看,应该是个出鱼的日子,结果让人有些失落。钓无定律,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窝料、钓位选择等各方面因素都可制约鱼口的好坏。
鱼口不好免不了埋怨几句,一侧的老钓友这几天常和我作伴垂钓,每次都目睹过我的鱼获,便调侃我把这片水域里的钓完了。对过有个钓友,看他其间扬过几次竿,并不曾看到有鱼上岸,让人揣摸不透今天这片水域鱼囗不好的原因到底存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