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都掉了,还提啥铅坠呢。野钓丢了三两回子线或者铅,我觉得相对于能钓到大鱼的希望而言,我想任何一个人还是比较乐意去接受掉铅。而且丢钩不代表丢铅,别忘了下面还有个太空豆,除非整条子线丢了。
可以用咬签代替,但牺牲掉了灵敏度。咬铅甚至还不如第2款双铅钓法的灵敏度
确实好用。记得试过之后发帖反馈。
带不带钩调漂都可以,不带钩个人觉得会更灵。和正常调漂差异不大。只是在调完漂票后加上跑铅铅皮就好了,加上跑铅,再直接用跑铅找底。跑铅的上端要和上钩的下端持平。基本上比较准确。
小飞小餐条一样干。见帖子后面的实战情况。当然自己也可以实地尝试一下,感受感受。
好吧,我说不过你。你是大哥
这就是传说的有点顿
值得你试试,我也是突发奇想的,只是后来想想,好像还真的蛮灵的。你分析一下,好像真的像那么一回事。
子线长短这个根据个人喜好来调节,但短线相对会更灵。这个大家都知道。但短子线容易惊鱼这个也是小短板。当然这个没有去实地验证是不是容易惊鱼,只是靠猜。
以前我也是和你所说的这么认为,但这次我用这样的钓组,是在水库钓的。感觉效果相当不错。这样的钓法在躲避水面抢食的情况也很优秀。比重铅快速到底感觉还好。最起码他还可以继续采用小漂进行垂钓。甚至因为双铅,还可以采用更小更细的漂进行垂钓。从而降低浮漂插水的阻力。放大信号。你觉得呢?
警惕性高的大鱼确实会对短子线敏感,鲫鱼基本没影响
第三款具体怎么制作的,能不能说一下。
第3种绑法因为跑铅外挂,感觉有点丑,像强加上去一样,有点别扭,再加上外挂,曾担心跑铅缠短子线,事实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上钩下端与跑铅上端持平(其实跑铅还可以上推一点,1/3的样子)。看提杆时看起来上钩和跑铅挨一起了,事实上,因为跑铅重,加上底下有太空豆,反倒将下饵往边上横翘起来,有点子线分叉豆的味道,反倒比不加滑铅更不易缠线。这也是实战的一个体验
主要是子线,其实很简单,两种方式:一是绑线时提前给子线加上一颗太空豆和一个漂座,谁先后都不重要,只要挂钩时调整一下上下钩的子线互换就解决了。还有一种就是正常绑子线,在钓时再截断长子线再加进太空豆和漂座就可以了
你长子线怎么外挂铅皮还能减小摩擦的?我感觉用漂座是不是摩擦力很大啊
说用漂座摩擦力大只是相对钓法三而言的。你也可以把他不当一回事。如果要追求更高灵敏度,确实是那么一回事。以前物理学过,接触面越大摩擦力越大。外挂铅的子线与八字环的那个圈(就是跑铅上的那个圈)接触面只有一点点,所以它的摩擦力就会变得很少。反之,用从中间穿过漂座的方式的话。子线与子线上的飘座中间,接触面相对较多。所以他产生的摩擦力也更多。对鱼吃饵时产生的向下拉力有一定的相互的抵消作用。摩擦力越大就越影响信号的反馈
个人觉得如果短子线钓触底,八字环铅皮座的飘动容易惊吓到鱼,特别是有流水或大风起浪,楼主是否趟底的钩中大鱼比较多呢
实战:当天所有中鱼全是下钩中鱼。无一例外。个人觉得。主要是子线在下,钩饵在上,比较有利于鱼由上往下吸食。加上下饵相比上饵更远离垂直的子线,更让鱼降低警惕,安心吸食。嗯,你也可以尝试去验证一下,到时记得发帖看看你的情况是不是和我那天的一样。
所以你长子线上用的是八字环?
如果担心八字环飘座飘动惊吓到鱼,你可以在配重铅下加多一个太空豆。这样就可以把配重铅往更高的地方上推。铅皮座选择更小的这样就尽可能降低影响,或者说你干脆用双跑铅。上钩将太空豆推到最底下。下钩太空豆与上钩太空豆持平。如果真这样干,到时记得发个帖,我也去看一下这样的效果是不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