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纷飞,户外到处湿漉漉的,却难以阻挡一颗热爱垂钓的心;
下午一点钟,忙完事情便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新据点。
上次来试钓过,鱼情很坚难,这次继续摸索,争取对这个钓点多一些了解。
这个地方水草很多,水肥,浮游生物应该也很多;对于食量不算很大的鲫鱼而言,天然的食物应该是很富足的;
所以鱼也算不上很饥饿,假如在夏秋,天气很好,鱼的活动范围很大,那么在这里垂钓还是很好的。
看看这小家伙胖嘟嘟的身体,可想而知,它们能饿到哪里去呢?现在是冬天,这几天又是雨,又降温的;
它们不是很饿,那么活动范围就进一步的缩小,甚至很多都窝在草里不动了。
同样是鲫鱼,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那么我们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菜鸟之所以能钓到它,估计是刚好饵料丢到它家门口了,它才顺便的吃上几口,呵呵!
通过两次的垂钓,菜鸟开始对这个新据点,慢慢的了解。
这个钓点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第一,水很浅,普遍的都在一米水深之内,这对于冬钓鲫鱼并不是好兆头。
第二,草很多,本来草多是个好事情,鱼也多,但是正是因为水浅,那么天冷的时候,鱼就更喜欢待在中间的草堆里不怎么活动了。
第三,水底是坑坑洼洼的软泥底,菜鸟可以通过站在桥上高处,观察整片水域,能看到有些水深只有30公分的地方,就能看到水底非常的凹凸不平,通过调漂试钓,从浮标入水到底后,所露出水面的目数变化,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水底坑洼不平,就增加了鱼吃饵的难度,从而导致了浮标反应出来的鱼口很轻,夏天鱼的活性十足,或许不太明显,到了冷天就显而易见了,菜鸟通过两次的试钓,也肯定了这一点。
这里没有小杂鱼闹窝,菜鸟也是比较诧异;
估计是清道夫的存在,小杂鱼都举家搬迁了。
也正是因为多数清道夫的存在,而且个体又大,所以这里想要打窝把鲫鱼聚在一起,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除非特定的天气和时间,比如再冷一点,气温11、12度,最好是在8、9度这样,使得清道夫这热带外来物种完全不游走活动,或许在这里能多钓上几条鲫鱼。
普遍来说,鱼儿在秋天疯狂觅食的那一阵已经过去了,菜鸟遇到经常来这里钓鱼的钓鱼,曾经跟他们请教过,的确在十月份台风天气的那几天,有过爆护鲫鱼的经历。
清道夫多,打窝聚鱼难,水浅天冷鱼活性低,鱼口比较轻,鱼不是很饥饿,吃饵犹犹豫豫,漂相模糊不干脆。
以上就是菜鸟对新据点目前鱼情的总结了。
清道夫多,打窝聚鱼难,水浅天冷鱼活性低,鱼口比较轻,鱼不是很饥饿,吃饵犹犹豫豫,漂相模糊不干脆。
以上就是菜鸟对新据点目前鱼情的总结了。
今天中了个目测4斤的鲤鱼,遗憾钩子和子线用小了,
看着出水面一次,却扛不住它第二次冲击;
切线的那一刻,真的是 喔嚯 + 拍大腿!
鱼情很坚难!
革命尚未成功,菜鸟仍需努力!
全贴终!
谢谢!
线用大了又不灵敏,怎么搞
下次换个鸭嘴八字环,加一个泄力橡皮圈;算起来我用的竿子还是算护线的了,第一次冲击扛住了,遛了一会儿,看到鱼出水面了,要不然估计连鱼都看不到,直接 喔嚯0.4的子线,下次也要换成0.6的了
这才3O公分水
是受潮汐影响的河涌吗?30公分水,用溪流漂吧
我钓的这个地方普遍一米内水深,最浅的地方可以在大桥上看得见底,就30公分这样
作案地点有吗
鱼情很差,不说也罢,现在,我很多天不去了,雨下不停
冬天天气可以的话鲫鱼都在浅水,有水草就更好,准备产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