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独自前往河边,今天天气还算不错,但是我隐隐感觉今天不太妙,反方向去买点蚯蚓带上,河边情况一直没有太多变化,有风,有落叶,稍走水,理想的坐钓环境在野钓基本很少有,我能独享这一方资源已然很满足,至少今天四周没钓鱼人。
说起来最近一直都在野钓,之前也去黑坑玩,但是常去的地方老板没怎么放鱼,都是回锅滑口鱼,感觉老板赚钱欲望不高,好久没放鱼了, 甚至都说不要钓费,锅底鱼随便钓,但是不能带走,即便如此,我依旧选择野钓,又想让我去喂鱼。
男人迟钝的第六感一直在预示着我今天鱼口会不太好,所以只开了少许饵料,但是打窝可没有偷工减料,商品饵料今日并没有能成为今日主力,只想着发窝诱鱼适合,通过饵料雾化能激起鱼儿开口的欲望,话不多说,开始打频率。
实在搞不懂,这些小鱼就跟知道我要来似得额,总是第一个到达,吃口猛,浮漂漂样活泼,抓口都没有想法,过程还是要走完,频率不停,偶尔提竿带条小杂鱼上来也是顺手扔掉,我希望通过窝里的酒米和持续的频率能让我的目标鱼赶快到来。
钓上目标鱼放缓节奏,我出行的时间是在午后,虽然我处的位置在河流弯弯处,你让我分个准确的方向我还真不好说,但是从太阳的位置,我处在河东,迎着太阳钓鱼,虽然有点晃眼,但是我依旧没有选择背阴处,眼瞅着立冬了,鱼不太好钓了,饵料钓鱼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换上蚯蚓钓一阵。
蚯蚓是大家口中的万能饵,通常野钓出行钓鲫鱼最为常用的一种饵,也是很多钓鱼人出门必备的。虽然商品饵用起来更加方便,但是经常有鲫鱼不太吃商品饵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较小的水面。而深秋尤其是秋末阶段,随着气温的下降,主钓鲫鱼应该在较小的水面。越是小水面食物越是比较充足,往往鲫鱼都不太吃商品饵,这时候蚯蚓就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如果用红虫可能会更nice。
钓了一下午,鱼口不是很活泼,天气原因占主要因素,天冷了,不仅仅是温度低鱼进食欲望差,而且我也冷,这才秋末,水都拔凉拔凉的,刚刚说了我处在向阳处,一是这里晒着太阳我也暖和,另外我觉得向阳位置水温升的快,鱼应该也会在这边水域活动,商品饵料吃口不好,换上蚯蚓勉强算上不空军吧,鱼个体明显有些偏小。
通过这些天出行坐钓,我感觉钓鲫鱼越来越困难了,那些熟知的鱼界顺口溜其实也不能完全作为依照,像夏钓潭秋钓阴冬钓浅按理论说没什么问题,但是就目前这秋末冬初,我还是认为钓一些相对深一些的地方吧,早晚温差大,相对深一些的水域温差变化能迟钝一些,如果是浅水区,冷的快,热的也快,估计鱼可能会有,但是开口要差一些,可能鱼是过去晒太阳的,如果钓点普遍不深,钓位最好找有草的附近或者掏草洞钓,因为这里即有食物温差也会比空旷水域变化慢,抓住温差、食物,钓位这几个方面灵活思考,这个冬季或许空军的次数能大大减少,还有就是这个时间段钓鱼就不要像夏季那样钓早晚了,不仅鱼冷,你自己也冷,适当的晚些出行,也许会有不错收获。
太牛了
分析的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