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日
这个地方,看上去就是个好地方,无论如何都应该有鱼,都应该好钓,对不对?
岸边长满了密密的芦苇灌木野草,密到很难钻进去到达水边。我跟蒋行踏着草地,沿着芦苇丛外边徒步考察,有几处豁口,都是钓鱼人劳动的成果,也是现成的钓位。进去看了,成,就这儿。蒋行选好了我再选。两人相隔约百十米。我在他左边。
这片大湖湿地,一眼望去尽是无边无际的荷藕芦苇与高苗,显然是人工种植的。因为站到大堤上看,这些湿地植物还一畦一畦的,畦与畦之间隔着明水。比较有规则。
直线距离一公里之外就是向日葵湿地公园。沿着湖堤跑三公里就是公园的南大门,那里有人值守卖门票。
先连钩线,测试水深,浅则自水面打窝,深则用落地打窝器打。两米多深水!
我先打了四个窝子。两个在明水,两个在荷叶间。
往左,水边的芦苇被之前钓鱼人踩倒了不少,这样可以够到那边的荷藕地。踩倒了大约十来米。仅能打两个窝子。
窝子打好了,我换上靴子,取了双砍王继续去开辟钓位。芦苇丛太密了,芦苇杆也高大粗壮,难怪之前的钓鱼人踩不动了。
看吧,是不是密不透风?!
陈年芦苇杆与今年生的混杂在一起,老旧的一掰就断,今年生的锋利的双砍王一割就断。推进既快又顺利。
倒下的芦苇,踩到脚下,铺了一条芦苇杆“路”。我今天乘坐蒋行的车,没带深筒靴也没带皮衩,图轻省,钓具包里只装了一双短筒靴,脚下有水,垫些芦苇,不然靴筒的高度不够用。
干了一阵,出汗了。出汗比不出汗舒畅。
艰苦年代这些芦苇可都是良好的资源啊,抢不到手的好东西。芦苇花,冬天编织成暖鞋,土名“毛窝子”。我少年时代穿过的。芦苇杆,收获了,晒干,用石滚碾压,用刀劈成条,片,编织成床席,土名“席子”。除了席子还能编织成斗笠,土名“斗篷”。唉!这些都成遥远的回想了!如今物质大大丰富,日子好过了,芦苇站在湖边或湖里,只能“怅望秋风又一年”,自生自灭了。大概只有在端午节前才会有个别人想到来打些叶子回家包粽子。而今粽子也早已卖成品了,而且包装华贵,打芦苇叶子的人也寥若晨星了吧。
开辟了约二十米,再打了四个窝子。
从左边茂密的芦苇丛里传来人声,有钓友来了。只见一只充气皮筏子载了两人轻轻划进了湖里。他们去了里边的有空档的荷藕地。跟我放钓具的地点隔水相望,几十米的距离。
回头到钓具包那儿坐下休息喝茶。
刷了会儿微信,回复了十来个每天都会问候的“早上好”。看了一下钓鱼人我的帖子。看到钓友们的点评,忍不住莞尔。比如“大须谦”被我“逼”得不得不再写一个点评,比如“我是南下痴人”说我文章写了想美人时的由“盼望——失望”的心情……哈哈。
对面的二位比我到得迟,已经钓到鱼了。我也开始钓鱼。自右而左钓。
第一个窝子在明水。钓到四条鱼,三条两鲫,一条约一两五。四条鱼花了约半个多小时。吃口比较慢,也比较轻。还要每隔七八秒提逗一下。开始用红虫饵,太招小鱼,换用蚯蚓,好多了。就用蚯蚓钓了。这个时节蚯蚓还是王牌饵。
天空一碧如洗。太阳俯瞰大地,以湖为镜,照得眉开眼笑。湖上风平浪静。所有的植物静默无语。偶尔,对面钓友会讲几句话,或者跑鱼了会发出一声惊叹。
不知蒋行那里怎么样?心虽想到了,但是却没电话他或微语他。过了会儿还是蒋行微语了我,相互通报了目前钓况。蒋行那里效果不好。我这里也很一般,但是我想这才多长点时间啊?才开始嘛。我说,钓吧,窝子还没钓完呢。蒋行说,好吧。
第二个明水窝子,没口。第三第四个荷叶间的窝子,没口。再钓第一个窝子,又钓到一条。
这四个窝子都在老钓位的可能被人钓了千百遍的的地儿!有死窝正常;或许,鱼还没进窝?
去新开劈的地方看看。
四个窝子都有鱼。当然,钓藕地就是这样,一个窝子钓个一条两条,就没了,过会儿又有了。一般都是这样的。
天气晴朗,没有风,景色秀丽,拍出的照片都色彩绚烂,清晰明朗。天湖高低,层次分明。
往回钓。
钩被鱼拉进了藕梗,提钩,钩不仅钩了鱼也钩了藕梗。抖了几次,鱼抖掉了却没抖掉藕梗。只得拉到近前,拿来超长柄镰刀割断了藕梗,抢救了钩线。
今天一天钓藕地没损失钩线,两次挂藕梗,两次割断取回。
钓鱼时总感觉精神抖擞,浑身有劲儿,也总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两个来回就到中午了,鱼不过钓到了十多条。
补窝吃饭。有的原位补,有的打新窝。
今天有个重要的实践经验没用于实战可惜了,也很后悔。就是钓藕地一般一个窝子进鱼不过一条两条,有时进鱼最多三四条,这很罕见。一个小时左右就应该续窝。本来下的料不多,应该及时续窝。少下点儿料,确保窝子里有料,就会不断进鱼。虽然是深秋,但是天气并不冷,早晨十来度,午间二十度甚至二十一二度,鱼还在积极进食,增厚脂肪,以度过艰难的凛冬。窝子里没食了,鱼也就走了,去别处觅食了。
吃饭时我跟对面皮筏上的钓友打招呼。那儿没人钓过,他们应该是处女钓,当然比我这钓烂了的地儿好钓些。频繁提鱼,鱼头大的也多些。看得人眼馋。哎,人家条件好,没办法。“徒有羡鱼情”!
我会游泳,要是年轻十几二十岁,也非买个皮筏玩玩不可。皮筏是垂钓资源的倍增器!去湿地,渡小河,进人所难进之地,钓人所未钓之处。那才真叫玩得一个不亦乐乎!酣畅淋漓哪!
十三点后了,明水的窝子没鱼。往左边去,荷藕地的那些窝子,一一依次钓过去。有鱼下钩就给口了,没鱼等也是浪费时间。到了最北头,有三个窝子里鱼星点点。站一个位置,三个窝子都能够到,水深也差不多,星漂捋得间隔大点,问题就解决了。有鱼必钓到!三个窝子都钓到鱼了。
太阳西斜了,阳光照到的地方一派温暖,明媚,亮堂,而柳树和芦苇丛的阴影里,光线已经暗淡。我已经被阴影笼罩,拍出的照片蒙上了蓝色,比蓝天蓝得深,比阳光照到的水面蓝得暗,我管它叫“神秘蓝”!仔细看,阳光照到的与没照到的,对比十分鲜明。
每个窝子至少钓出两条,多的三四条。
暂时没了,往南去。中间的一个死窝,几次下钩,几次悄无声息。荷藕地还有两个,靠近上午的死窝,现在有了。每个都钓到了三条。午后的鱼口似乎比上午给力,到底是气温升高了,鱼的活动速度也提高了。进窝时间缩短,给口比较快,不再懒洋洋的。
我和我的鱼窝在下午两点半的时候完全进入了阴影,那两位钓友还沐浴在阳光里。他们那里提钩更频繁了,钓到的鱼比我这儿的大。有位提到了一条大鲫,另一位说,最怕钓到这种鱼!怕什么?怕提不出水挂了啊。他们的对话我这里听得清清楚楚。
再回头。在北边的中间那个窝子里钓到了一条大鲫,今天最大的一条鱼。
这条鱼有三两多,肥肥胖胖的,拉线有力,差点被它挂到藕梗上。钩子把它的下嘴唇穿透了,它无法逃遁,被暴力地拔出了荷藕地,摘了入护。
另一个窝子里有鱼花,下钩,钩被咬了,可是鱼滑了,提钩提起了一片腐烂的荷叶。窝子被搅了。
十四点半,南风起,吹皱一湖秋水,吹翻了片片荷叶。芦苇花摇摆起来,密密的芦苇杆互相摩擦,沙沙声骤起。
回去钓明水那个窝子。有小浪,不影响鱼吃钩,星漂下沉一粒,果断提钩。中了。
这个窝子是新打窝,这是这个窝子里钓到的唯一的一条,也是今天的收竿鱼。
十五点一刻,我正要收竿,蒋行过来了。他已经收了。他说他钓到了约二斤鱼,大部分是小的,不足两的,都放生了。仅仅拿了几条回去熬汤。最大的一条有四两,还有一条三两的。
里面的两位钓友也收了。缓缓往边岸划过来。到了岸边,蒋行对皮筏大感兴趣。说,也要买一个去没人钓过的地方钓。
蒋行跟他俩攀谈起来,问了今天的鱼获,问了皮筏的价格,在哪儿买的。两位钓友一一作答。我只听不语。回来的路上,蒋行说,你帮我选,选好了皮筏,把网址发给我,我来买。我默认。
我的鱼获。
带回了垃圾。
经常看你的文章,写的真好啊
谢谢您啊!
文章真不错,总感觉出鱼的黄金时间段每次都浪费了,就在四点到天黑时间往往鱼口出奇的好
钓鱼装备无上限,等我富有了我要搞一艘游轮去海钓
两位大师好!怎的今天新哥没来啊
新哥是谁?
苟富贵,勿相忘!有了游艇请带上我,酒我带好吗?
您说的是啊,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半鱼口好,可是为了赶路,这个时间都已经收了,走了。
请您继续关注!满意给个赞,不满意也请踢一脚。
鱼获丰盛
大师,用的几米的鱼竿?
你好!钓徒用的是12米竿。
谢谢点评!不多,但已经尽力了。
钓鱼时总感觉精神抖擞,浑身有劲儿,也总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事实证明,随着钓鱼的自然资源的短缺,钓鱼工具必须更新,钓筏得有,办,抓紧办
回复是美德,
谢谢点评!
办!支持!重装出发!
是吧?有此感觉吗?
鱼不鱼的无所谓,我主要看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