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天的相对高温过后,这两天苏州这边又在明显的有降温的情况,看天气预报显示这降温也是三两天的事情,过后温度又会回升到二十几度,总感觉现在的一年四季只有冬夏;已无春秋。
今天得空还是又来到了湖边转转,一是寻找好的钓位,二是出来向钓友们了解了解最近的鱼情到底怎样,因为最近几次渔获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手啊。
徒步围着湖边走了有一公里多,坦白说看哪里都觉得会出鱼;毕竟这湖里鱼多呀,今天路边的钓友没见到几个,可能是因为都在搬砖赚银子吧!
转了一圈之后看到一处有水草的位置,感觉这里应该不错的,于是就决定把钓位扎在这里,返回车里把渔具搬了过来,来回折腾了一会儿,一看时间都已经9点多了,于是快速的把钓位扎好后就支杆开饵了,今天准备干两根鱼竿了,一根4.5米,一根7.2米,线组都是用的1.5➕0.8,鱼钩:6号金秀,浮漂分别吃铅:2.3克和2.8克,饵料:通杀腥和通杀香。窝料:五梁诱酒米。
忙活一通后,一看时间都已经十点了,于是就开始抡竿抛投了起来,7.2米的鱼竿用的是搓饵,目标是想守个大点的鱼,4.5米的鱼竿拉饵抽频率,目标鱼主要还是鲫鱼为主,面对大水面钓鱼其实相对水面小的河道,池塘等它诱鱼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毕竟自然水面大,鱼的密度也不会那么高,那么在大水面做钓就必须要勤快一点了,这里说的勤快是指抛竿的频率要快,要持久,我们在大水面如果守钓大鱼,一般情况下都是打重窝,然后来守钓大鱼,这样也无须要快频率拉饵抛竿了,我今天想说的是我们在自然水域中面积相对很大面积的水域中垂钓,根据我自己的实战经验是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提前打个窝,然后过几个小时去垂钓,效果肯定要比立马下竿垂钓要好很多,那么如果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在确定好钓点后首先把窝打下去,尤其是在针对垂钓小鱼的情况下,窝料也不需要打的太多,比如垂钓鲫鱼的话,一般情况下,在30克左右酒米就可以了,同时可以用粉饵搅拌在一起打窝个人觉得效果会更好一些的。
其次在打好窝后,就快速地支杆杆开饵,等一切都做好后就开始高频率的拉饵抽窝子,在这里我还是强调一下,饵料在开制的时候尽量不要开的太粘,要保证有很好的雾化效果,这样在我们抛竿下去后饵料在水中就会产生很好的雾化带,这样对诱鱼的作用会比其它饵料状态好很多,只要我们一直持续的高频率抽钓的时候,附近只要有鱼就会快速的被饵料雾化效果给吸引过来,这样我们在垂钓的时候效率就会高很多了,同时在饵料的选择和搭配上也要根据鱼情,季节,气温等相关因素做一些调整和优化,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钓位附近要有鱼才行,所以我在此强调的是如何快速的把附近的鱼诱过来,只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措施,相信一定在垂钓过程中能看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将近一小时的不停抽拉,短竿4.5米的鱼竿终于上鱼了,而且还是一个双尾,不愧我拉了这么久的饵,抛了这么多的竿,一切都值得了。
前面双尾上过之后,总觉得窝子里有鲤鱼在,因为窝里一直在冒泡,我于是就放慢了抛竿的频率,来守一下,果然不出所料,在我收到第5竿的时候直接一个大黑漂下去,拉着就跑啊,我立刻扬竿刺鱼,这个4.5米的鱼竿又成功把这尾鲤鱼给生擒上岸了。
倒是这根7.2米的鱼竿一直是纹丝不动的。浮漂像定海神针一样屹立在水中,我分享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抛投频率,仅凭一点窝料在短时间硬守,效果肯定是不尽人意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4.5米的鱼竿都在陆续的上鱼,而7.2米的在整个垂钓过程中就仅仅上来了一条白条,在同一钓点,产生不一样的渔获,问题主要还是出在细节上,虽然渔获不是很多,但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希望和钓友共勉,不喜勿喷。
祝大家垂钓快乐!!!
技术流
我认为是钓深的问题,两根竿的钓深不一样,7.2米竿处没有鱼。
我也觉得,我这儿运河钓2米以上容易打龟
回复是美德,
说的有道理,我们这儿也是一样。气温来回的变,温差也比较大。
苏州的自然水域就是好,在吴江随便甩几杆子就有鱼。不像我们南通,啥玩意没有,人比鱼多!
钓鲫鱼靠勤
高手所略同,不过我喜欢用戳耳抽频率
厉害
7.2的杆离的太远了。
值得学习
谢谢
感谢阅读
哈哈哈哈,其实现在哪里钓鱼的人都多
谢谢
野钓打龟正常,只是心情比较郁闷
也许是的
这么大的水面搞俩抛竿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