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冷空气来的比较火爆,气温降十来度,风刮了两天一夜30多个小时,让人们一下领略了秋风扫落叶的冷酷,借此也叫人们提前感受一下冬的气息。
老钓鱼人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叫做"风前雨后"的俗话,意思是说在刮风天的前期,鱼类相对比较活跃,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窗口期。
这场天气前基本上天天都在水边,实在没有发现明显的窗口期,几乎每个人都很苦闷,都说鱼情不怎么样,默城在这方面的感觉也是颇深。
是有窗口期钓鱼人没有遇上呢?还是老俗话说的有点不着边呢?
今天上午还到环城水系去玩两个小时,钓了大小十来条鱼,饱受大风的摧残,颤微微抱着大炮竿子与狂风作斗争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本来下午打算休息半天,这风都不太让人敢去钓鱼了,不去钓鱼的日子实在太无聊,搭眼看到窗外的树枝摇晃的轻了感觉风似乎小了许多,就又按耐不住自己那颗不甘寂寞的心,提上渔具再次出发。
来到环城水系一看,风势小了些,但远没有达到自己想象的那么小。
到了钓鱼台以后,看到钓友宋明还在他上午的钓位上,原来他中午就没有回家,简直是太革命了,这种精神真的是值得所有的钓鱼人学习借鉴,问他鱼获如何?他说钓了有十条鱼左右吧。十条左右和我上午钓的差不多嘛,可能他钓的个头大一些,不过五个小时左右的鱼获也不能算很理想。
风还有些大,钓友说鱼情又不怎么样,难免会有一点灰心丧气,希望和自信心受到了双重打击,对今天下午钓鱼也就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就在上午玩的那三个窝子里少量的续了一些酒米(今天没有配制窝料),懒洋洋的收拾工具,准备开始钓鱼,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一次出钓的装备和钓点的基本情况。
时间:2022.10.10;下午3.00——5.00;
钓点:环城水系冬瑞园段钓鱼台;开放水域;免费;
钓手:默城;
玩法:传统钓法,多窝逗钓;
鱼竿:十米炮竿;
钓组:七星漂;朝天钩;2.0主线;
环境:睡莲草洞;
窝料:酒米;
钓饵:蚯蚓;
水深:0.6m——1.1m;
目标鱼:鲫、鲤、鲶鱼;
天气:晴;大风,渐小;较冷。
下午没有使用上午使用的那条线组,基本可以肯定那套钓组的钩子是小了点,容易无谓的脱钩跑鱼,本来现在鱼口就稀罕,每跑一条鱼都感觉像是心头上剜肉,还不如早点换下来,这套线组是钓友小徐去年送给我的,平时使用的比较少,过穷日子过惯了,无论什么东西都想珍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今天为了保证中鱼成功率不得不取出珍藏多时的小宝贝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风还是有点大,特别是一股股的阵风,还是要有五六级的,不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低,明显处于一种疲态,过了三点半以后,风明显小了一些,四点时基本上就不影响下钩看漂了。
由于信心不足的原因,酒米补窝的量不是很大,三个窝子基本上跟平时打一个窝子的窝料差不多,钓着钓不着,本着休闲消磨时间的心态在玩,这种心态与钓鱼有些背道而驰,不值得称颂表扬。
上面图片中这个朝天钩就是本人今天使用的朝天钩,自打换上它一下午没有出现脱钩跑鱼现象,原本铅头是红色油漆包裹着的,现在油漆都磨掉了,本色裸露在外面。
在3:40左右的时候出来一波小高潮,浮漂嘟嘟嘟嘟抖几下,马上就送漂,风力没有原先那么大了,所以看漂看的也清楚了,板鲫连续上了六七尾,将不远处的宋明和他的朋友都眼馋的直吧唧嘴,一个劲儿的问我用的什么饵,用的什么窝料,有没有偏方,闹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说了,好像自己在说谎说假话似的,其实鲫鱼可以为我作证,我对宋明他们说的没有半句假话,都是大实话。
这人一不好意思手就软,三个窝子立马就停口了。
在吃线最深的那个窝子里,七星漂经常有动静,上半个漂豆,下半个漂豆,空提了两三下,最终上来这么一个黄货,漂亮是很漂亮,就是太迷你了,小倭奴。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四点,现在的风基本是微风状态,非常适合钓鱼的一个风力,真的是难得,只是来的有点点晚。
今天这三个窝子是我早上新开的三个窝子,虽然距离原有的老窝子都不很远,就这么大地方,也不可能离得很远,有一个老词叫大鱼弱智,默城不太赞同这种观点,鱼类的智力不可能赶上人类,但还是有一定智力的,据默城观察,鱼进老窝子里都比较谨慎,越大的鱼越谨慎,进窝的次数越多就越谨慎,所以说窝子的周边一些重障碍区是窝鱼的好地方,这就使开辟新窝子有好的结果也说不定了。
三个窝子扇面分布,在一个钓台上竿子就都能够到,最远的一个却是最靠近岸边的那个,水深比较浅,大约也就是六十公分左右,之所以在这儿打窝,是因为这儿刚好有一小片亮水,而且旁边还有一块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我们这个地方是冲积平原,所有的石头都是从外地拉来摆放的,石头下面一定是藏鱼的好去处,就是远一点也值得,上午这个窝子出了两条鲫鱼,个体都不是太大,这一天这个窝子是三个窝子当中出鱼最少的。
就在这个窝子里时不时会看到鱼星,有时候还一小团一小团的,有鱼应该是肯定的,但将钩子顺过去好几次,完全都是无功而返,让人感到很纳闷又古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四点半以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虽然漂相一动不动,但我越来越坚定的肯定那一定是有鱼。
这个地方水比较浅,只能下面两个漂豆起作用,有些动作相对来说就很难看清楚,但由于感觉自己面对的猎物挺狡猾,难免加了几分注意,就看到倒数第二个漂豆在抖动,也没有提竿,而是轻轻的斜拖了一下七星漂,动作比较轻,然后继续等待,差不多有五秒钟,漂豆又开始抖,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距离水面不远的第二个漂豆的抖动在加速,一下就给送出了水面,不能再迟疑,果断提竿,钓鲫鱼提竿不能太暴力,不然很容易将鱼嘴打豁,造成脱钩跑鱼,而且尽力要平稳,就感觉到竿头比较重,不过重量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将猎物提出水面,好大一条板板。
多重咱们咱们没办法准确的说出它的重量,但长度超过了20公分却是写在刻度上的,好多天没见这么大这么漂亮的板板了,非常开心,就作为今天的收竿鱼好了。
今天的鱼口总体来说还是挺火爆的,最后的鱼获倒在钓台上晒一晒,拍照留念最后放流。
不愧是钓祖
点赞点赞
个头真整齐
不错啊
你好撒
厉害,钓这么鲫鱼
大板鲫真过瘾,改天也去野沟子探索探索去
野钓收获不太稳定,有时候挺过瘾
蚂蚱蹬腿儿小踢塔
一把莲子
谢谢兄弟们的支持
人放天养,叫护养塘。没人放才叫野塘。野的含义更主要的指的是自然繁殖,自然生长…
不错不错不错
谢谢兄弟们的鼓励
环城水系雨是人工开凿的,但里面的鱼完全是自己生长的,没人放,也没人养
是不是看到鱼的个头都差不多?其实这个现象很常见,很多钓鱼人都会发现,个头差不多的鱼才会群聚在一起
你是不是感觉有钓鱼台就是人工放养的池子?那钓鱼台只不过是城市建设者们作为一种景观而建造的,半点也没有想让人们真把它作为钓鱼台来使用
这样的环境能算是野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