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钓鱼文化传承-休息垂钓者等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垂钓是人类最喜爱的休闲运动之一,我国垂钓爱好者约占总人口的4~5%,但对其等级的划分一直没有科学的体系。闲来无事,聊一聊休闲垂钓的等级问题。
我国官方对竞技钓鱼运动员有严格的技术等级划分体系,共划分为四等、十三级:初级(三级运动员):3级竞钓手、2级竞钓手、1级竞钓手;中级(二级运动员):3级竞钓能手、2级竞钓能手、1级竞钓能手;高级(一级运动员):3级竞钓高手、2级竞钓高手、1级竞钓高手;大师级(运动健将):3级竞钓大师、2级竞钓大师、1级竞钓大师、特级竞钓大师。
该等级体系仅限于职业钓手(钓鱼运动员),是在规定的近几年内获得官方赛事获取积分,获评称号,不适合休闲垂钓爱好者的“业余钓手”的社会等级划分。
春秋末期,曾子在《礼记·大学》中提出“修、齐、治、平”的儒家自身道德修养提升的等级体系:“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可见,国学认可的人格境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等级,其中,“格物”(即探索研究事物的道理)是基石。
参照《礼记·大学》对人格境界的划分标准,小编将休闲垂钓的境界细分成9个等级,依次为:启蒙(新手/小白/菜鸟)→格物(入门)→致知(熟练/普通级)→诚意(精通/钓手或噩梦级)→正心(合道/能手或地狱级)→修身(小成/高手或骨灰级)→齐家(大成/大师)→治国(圆满/宗师)→平天下(化境/神仙级)。
“修身”之前的6个境界,只是锻炼自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格局较小,品位较低;“齐家”不仅能兼顾身边亲人感受,甚至于帮助家属和孩子改善人生三观,促进家庭和睦,如大师级钓手以“钓”为业可养家糊口,格局、品位较高;“治国”境界可加强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提升工作能力,如宗师级大拿以“钓”创业兴办公司,格局、品位很高;而达到“平天下”境界时,其人格则升华为融入自然与社会的大格局,遵循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格局登峰造极,品位绝世风骚。
休闲垂钓不同于竞技钓鱼,不以“钓技”论英雄,应以“境界”行江湖。粗略之谈,一笑置之。
二、古代帝王将相钓鱼轶事
【1.舜帝凭渔暗访】
垂钓等级:“平天下”境界。
约4150年前的“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应是我国钓鱼圈第一历史名人。虞舜是山东诸城人(亦说河南濮阳姚墟人),出生平民,他从小聪明能干,吃苦耐劳,青年时代就被推举为原始部落的小首领,因为他为人公道又有领导才能,所以其他部落的人成群地前来依附他,这样他的领地越来越大,因行孝感天,被帝重用。
虞舜选贤任能,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其和谐之道内涵十分丰富。命大禹治水完成其父飇未尽盛业,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其功,被后世尊为“五帝”。其妻娥皇、女英姐妹共事一夫也成为佳话。
虞舜擅长钓鱼可能是从小练就出的谋生之道。诸城有濉河、南湖,姚墟有黄河、金提河、马颊河等,舜年幼时经常有时捕鱼补贴生计。
成名后,巡游部落领地民情时也不忘本,常常随身携带着钓鱼竿,饿了就自己去钓鱼充饥,不派伙食,不惹民,隐蔽了身份与行踪,充分了解了民情,很好的化解了各种矛盾,管理的部落人心安定,农渔业大获丰收。
尧帝知道后,将他提升到部落联盟协助工作,最终还将帝位禅让给了舜。
钓鱼也算是含金量很高的技术活,协力您成就大业!
【2.穆王娱渔长寿】
垂钓等级:“平天下”境界。
西周第5位皇帝───周穆王姖满(公元前约1026~922年)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古代帝王,喜动不喜静,长寿约104岁,在位56年。
在其执政的第12-39年间,相继西征、东伐、南攻征服了畎[quǎn]戎、徐国、荆楚。
周穆王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最著名旅游达人。不打仗的时候,穆王也不会闲着,驾⼋骏四处出巡,据传还去昆仑拜访过西王母。
西征畎部族得胜利后,他顺便游玩,就到了黄河边,遇到了信仰“河神”的河宗氏部落。古人都很相信神灵,于是,在河宗氏首领的主持下,周穆王向河神献上了许多祭品,传说河神很满意,借河宗氏首领之口说啊:“穆满啊,我告诉你,遥远的地方,有一座舂山,山上有许多宝物,是个好地方啊。”这一说,立刻勾起了旅游达人周穆王的兴趣,好,河神说得对,我们要不就到极远的西方去,去看看舂山上的宝物。周穆王是个说走就走的人,他有八匹千里骏马,正好可以驾着它们出发,这就是穆天⼦驾⼋骏西游昆仑拜访西王母的故事。
穆天⼦不仅是⼀位⼤游历家,也是继舜之后第二个有名的酷爱钓鱼的皇帝。据《穆天⼦传》记载,东征途中常抽空在⽔边垂钓,西征时途径黄河时⼀边钓鱼⼀边欣赏河边参天古⽊。瞧,这帝王真洒脱,东征西征战火不断,还能忙里偷闲抽空钓钓鱼呢。真羡慕!真崇拜!!真实我们后辈钓友的楷模!!!
富甲天下的穆天⼦经常河畔垂钓,当然不是为了获得⾷物,⽽是消遗娱乐了,可能也是穆天⼦长寿过百的养生秘技。
看了穆天⼦钓鱼的故事,钓友们有啥触动啊?没有时间?这托词太OUT了吧,咱们怎么忙也忙不过帝王吧!
【3.宋真宗父子首创黑坑】
垂钓等级:“平天下”境界。
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当之无愧称为我国休闲垂钓先驱者,并率先建筑中国首个“大黑坑”。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是一位明君。在位25年,治理有方,广开言路,勤政治国,政治清明,农工商蓬勃发展,人口增长92%,财政增收高达5.8倍,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史称“咸平之治”,将北宋王朝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宋真宗颁布《文武七条》,告诫百官要“清心、奉公、修德、务实、明察、勤课、革弊”,他的廉政理念传诸后世,影响加大。重视农业发展,引进泰国水稻优良品种,使粮食产量大幅提升。重视手工业发展,景德年手工业制造达到封建社会历史巅峰,如开发昌南镇白崖场专门制造瓷器,遂改名为景德镇。出台了公务员伏日假、丧葬假、饯行假等亲民休假制度。同时,他也是诗人,著有《励学篇》、《劝学诗》等较著名的诗篇,流传“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传世名言。
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也是一位明君。在位41年,宽厚和善,知人善用,名臣辈出,天下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仁宗盛治”。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善于纳谏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因为皇帝的清明,有了包青天产生的政治环境,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讥,还是被喷上一脸唾沫星子,仁宗都很清醒、很民主,对提意见者绝不打击报复,有时甚至会安抚有加。
仁宗驾崩,举国自动停市哀悼。甚至波及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辽国君主都痛哭哀叹“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后世乾隆皇帝曾说:“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可见,宋仁宗之“仁”名至实归。
宋真宗、仁宗父子都特别喜欢钓鱼。为此,在皇宫御花园里建造了个“黑坑”,经常邀请大臣门边钓鱼边议政,工作运动两不误。皇帝喜好钓鱼,举国士大夫、寒窗学子纷纷效仿,垂钓之风盛行天下。领袖的号召力真是力大无边!
有一次,宋真宗召集宰相丁谓等大臣到御花园赏花、吟诗作对、钓鱼。本来觉得自己技术不错的皇帝,半天没见鱼钩动,偏偏边上几个不长眼的太监、宫女反而频频中鱼,搞得皇帝龙颜不悦,觉得自己丢大面子。眼见皇帝脸色逐渐阴沉,丁谓十分着急,眉头紧皱,突然他心生一计,张口就吟诵出两句颇有文采的诗句:“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尴尬局面顿时化解,真宗的心情也立马变得舒坦起来,在场官员们对其应变之强与拍马有术,可谓自叹弗如。
宋仁宗和大臣们一起钓鱼,工部郎中彭乘是个钓鱼高手。下饵不久,鱼就上钩了,彭乘刚要拉上来,同事们给他使了个眼色:这皇帝还没钓上来呢,你急啥?彭乘懂了,甩了甩,等仁宗开张了,才起钓。瞧,为人处事,处处都有学问哪。
宋仁宗也是位诗人,在忙完国家公务闲暇时,年富力强、精力过剩的皇帝时而在御花园里散散步,赏赏花,捕捕鸟,休闲垂钓,并赋诗自慰。《赏花钓鱼》曰“晴旭辉辉苑籞(yù用篱笆等圈围的帝王禁苑)开,氤氲花气好风来。游丝罥(juàn捕鸟的小网)絮萦行仗,堕蕊飘香入酒杯。鱼跃文波时拨刺,莺留深树久徘徊。青春朝野方无事,故许游观近侍陪。”这仁宗皇帝当的真实洒脱,工作、赏花、捕鸟、垂钓、喝酒、吟诗、美女•••啥都没耽误,还能名垂青史!
【4.太公垂钓遇文王】
垂钓等级:“平天下”境界。
姜太公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虽然《封神演义》小说将他刻画成飞天遁地、呼风唤雨的封神大仙,但历史上确有其人。
姜尚(公元前约1154?-1015年),字子牙,又称太公望,据传是河南牧野人。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兵学奠基人。是周朝的首席智囊、军事统帅、开国元勋、四朝元老,辅佐文王(20年)、武王(3年)、周成王(22年)、周康王(6年)定夺天下,并治国安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著有《周书》等主要作品。
他出生寒苦,当过屠夫,卖过烧酒,但人穷志不短,始终坚持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出人头地,直到70岁还是报国无门,闲居在家。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古稀之年终大器晚成。姜子牙博学多才,曾为商纣政府干过小公务员,看商纣无道就愤然离开了。后听说西伯侯广施仁政、招贤纳士,年过古稀的他千里迢迢来到西岐,期望一展宏图大志。但他的“求职”方式比较机智、创新,没有直接拜见西伯侯,而是在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垂钓“沽名钓誉”。此时,尚未称王的西伯侯刚牺牲了长子伯邑考,才从商都朝歌死里逃生回到封地,士气低落,求才若渴,听说满腹经纶、绝世奇才的姜子牙就在渭水边闲赋钓鱼呢,以狩猎为名前去拜见。姜子牙也是借钓鱼的机会默默等待“大鱼”上钩,“恰巧”被户外狩猎的西伯侯“偶遇”,久旱逢甘霖,干材遇烈火,君臣相见恨晚,一拍即合,遂城莫逆之交,贤王名臣组合谋夺殷商、迁九鼎、治天下。
史料记载姜子牙72岁(亦说80岁)遇贤王出仕,辅助了四代周朝天子共51年,长寿达123岁(或131岁,亦说139岁),真是位史诗级寿星啊!
姜太公尤喜钓鱼,前半生流离失所,四处奔波,但其落脚地都选择了临近水边,随时都能钓鱼。各种文献、碑记发现与他有关的钓鱼台多达十几处,除最著名的陕西渭水“磻溪钓鱼台”外,还有陕西咸阳、河南新安和历城、沧州吴桥和南皮、天津静海等姜太公钓鱼台。姜太公十几个钓台不算多,咱们钓友哪个没有十几个常用钓位啊,哪天也搞个碑记留名,说不定后世大发呢,哈哈!
民间传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直钩垂钓”、“钓、钓、钓,大鱼不到小鱼到”、“武王抬轿”、“文王拉辇”等一系列传奇故事,纯属说书人演义搏宠而已,他这么高的修养、古稀之年才喜遇明君,断不会像李白那愣头青放不下的狂放、清高与自负。但他长期蹬候渭水小溪边“垂钓”,时不时言志明心,借芸芸众生口碑相传,声达文王耳中,给文王拜访求贤提供了时间、空间的条件,这“诱窝”打法远胜大青诱窝了。
史载太公钓技不咋的,《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说“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可见,鱼获从未爆护,余心甚蔚!
小编揣测史载有误,司马迁本就是个“书呆子”、“鱼盲”,哪里知道姜太公“不为鱼上钩,只钓王与侯”的功高绝顶境界?太公心境显然超越“心止如水、知行合一”的“正心、修身”,心情澎湃,充满正能量,撸起袖子往前冲,欲救国救民于水火,毫无疑问达到“平天下”的神境。唯有叹服!
咱钓友们的境界还真没太公这么高,能达到“雾起群山隐,持竿水边钓;不为鱼上钩,只盼心如境”的“正心”境界就小成,达到“齐家”则大成了。
【5.陶翁垂钓放生】
垂钓等级:“治国”境界。
范蟊(máo公元前517-448年),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可谓我国历史上成功人士典范,世人赞誉“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为官,至越国上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铁骑吞吴灭勾践,本作“狡兔死,走狗烹”的人身哲学,立马功成身退去经商了。
为商,行至陶地(平遥古城),见此地为贸易必经之路,落地经商,自称“陶翁”,富可敌国,然“谦受益,满招损”,又三次散尽家财,热心慈善事业。
为情,与綄纱美女西施情投暗合,联合施展美人计将西施进献给吴国勾践做了宠妃作为内应,灭吴后,又将红粉情人西施带走,终于抱得美人归。
瞧这一家子,男才女貌!
范蟊也喜垂钓养生,辞官离开越王勾践后,携西施归隐,划船到各地游玩,沿途停舟靠岸时,他就在岸边钓鱼,钓到大鱼则烹而食之,钓到小鱼则放生,后⼈把它放⽣的鱼称为“范蠡鱼”。
曾隐居于无锡的太湖,教当地的百姓养鱼,著有我国最早的养鱼著作《养鱼经》。
【6.王守仁钓鱼格物】
垂钓等级:“治国”境界。
王守仁(1472—1529年),浙江余姚人,又称王明阳。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更是杰出的军事家,并因战功赫赫封侯。
其心学讲的是“知行合一”,至今仍为哲学经典。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他的阳明学思想集立德、立言于一身,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曾说:“一生俯首拜阳明。”
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著有《王文成公全书》,收录《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等名篇。
他出身显赫,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天生奇才,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二十岁时,乡试中举,学业有成,但更喜欢军事。二十八岁进士及第,44-46岁领兵平定数十年的民变祸乱,47岁平定洪都的宁王叛乱,54岁时辞官回乡宣讲“阳明学”,传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55-56岁再次领兵平定西南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西南平乱后,病逝归途。明穆宗念其战功显赫,追赠新建侯。
王守仁在悟道之前,喜欢到处格物(意思是探究万物的规律),静处体悟,事上磨练。为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了,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典故。
钓鱼也是他“格物”的一种方式,而且非常痴迷“格渔”,不仅研究如何钓鱼,还把每种鱼的习性都研究得很透彻,甚至在“格渔”中探究人生哲理。《五经臆说》序曰“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鱼醪之未得,而曰是筌与糟粕也,鱼与醪终不可得矣”(意思说:捕到鱼之后就忘记了捕鱼的竹器,酿罢酒之后就丢掉了酿酒的糟粕。在鱼和酒都还没有得到之时,认为竹器和糟粕仅仅只是捕鱼与酿酒的手段,之后就不重要了,那么最终鱼和酒都不会得到。)。
真是奇才啊,干什么成什么,成就都非凡。
古代王侯将相钓鱼轶事就暂说说这六个,您有趣闻轶事共享吗?
下期“漫话渔史4”,小编为大家说道说道古代文人骚客的钓鱼轶事。
此帖一是回答了困扰钓友的休闲垂钓运动者的等级划分问题。二是梳理一下古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传奇人生与钓鱼的故事。诙谐幽默,引经据典!